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价值、困境与路径

2022-07-02 11:10侯志中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困境价值

侯志中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课程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本期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展现此方面的多维思考与特色样例,以飨读者。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学校教育要通过传统文化进课堂,为学生健康成长培根铸魂。而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功利化的目标取向、知识化的内容导向、单一化的传递方向、参差不齐的教师素养导致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关键是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实施,在提高学生兴趣上做文章;教学要突出知行合一原则,在引导学生体验上动心思;并且还需要加强职前职后教育,在提高教师素养上下功夫。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价值;困境;路径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精神的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华夏大地,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枝繁叶茂的沃土。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处世方式,既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服务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长。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为学生健康成长培根铸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价值意蕴

1.回归成人成己的教育原点,关注核心素养发展

教育目的是什么?是“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有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是他們奠基起步的基础;而广泛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既有艺术般的优雅,又有哲学般的从容,通达高远深邃之境。”[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这是由人的生物属性决定的,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传授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原始形态的部落教育到古代的私塾教育,直至现代的学校教育,教育对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一功能从未改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知识教育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然而,人除了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除了要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的成果,更要涵养性情,培育真善美,成为有深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教育既是成才的教育,更是成人的教育,是成己达人的教育。教育,要让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主见、有思想的自己。

近代以来,特别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态。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不同于以往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教学情境的生成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为人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然而,人工智能时代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确保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无为而治”,不仅包含着治国理政的思想,也是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的宝藏。在教育中,准确理解、科学阐释、正确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归教育原点,凸显育人本质的重要途径,还可以为全人类规避人工智能的技术伦理风险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挖掘以德育人的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凝聚了人们的思想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饱含着丰富的“以德育人”内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原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孔子提出的“君子”“仁人”“圣人”道德培养目标,意在引导人们完善个人品格,为“圣贤政治”的社会政治理想服务。孟子认为,人只有保有仁、义、理、智等本心,才能培养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重视对人的道德教育,注重内在品行的修为,引导社会遵循道德规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万物和谐之生态。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德育为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德育资源,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课堂教学理应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形成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

3.回应多元文化的自我认同,夯实自我境脉根基

现代社会,人的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冲动、烦躁、失眠等,其实部分原因就来自多元文化与自我文化的冲突。对自我的认知不清,个体缺乏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这些问题导致个体的幸福指数下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理解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悟东方文明的中庸思想、和合精神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借助自己的文化境脉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再阐发及运用。理性的知识学习和优秀的经典文化有机结合,在克服单一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获得知识和德性的共生共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现实困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揭示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体系中,为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个人美好的道德品德,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反观当代教育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课程体系和统一部署,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面临诸多现实困境。08196D75-C69E-4D36-8C5B-6D1AC39E8C75

1.功利化的目标取向

四十年来,我国对学科课程教育目的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较低,社会文盲率较高,为满足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落实“双基”、扫除文盲便成了当时教育的根本任务。到了21世纪初,我国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将课程教育目的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目标”是“双基”的加强版,之所以增加学科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为了培养文化人的意蕴,但是在一线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评价与衡量,课程教学目标除知识目标得到落实外,其他目标维度常处于漂浮状态,导致三维目标很难在课堂中得到全面落实。直到2014年,国家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至此,学科教育目标指向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学科育人的重要性。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才的深入认识,教育目标越来越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个体的内在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仍以知识目标代替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愿景迟迟无法得到实现。

2.知识化的内容导向

人类原初的教育是为了传递劳动生产的经验,用口口相传的教育形式将先辈们的知识和文化传承下去。当社会生产力进入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时,教育的目的更直接指向知识的学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们的全部艺术”[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为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材教授知识提供了依据,并被教师奉为圭臬。长期以来,教育的目的越来越窄化,我们往往把学科知识的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全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学生的场域属性被漠视,学生与学科知识越来越近,但与学科文化日渐疏远,课堂教学的过程往往是有知识、没文化,课堂教学的结果就出现了“知识的精英、灵魂的侏儒”。

3.单一化的传递方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要旨是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知识为探究科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相比其他学科学习方式,德育课程,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我们不是说教师的讲解传授不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虽然也是以教师的讲解传授为主,教学形式也很单一,但二者对话教学的实质是通过师生的对话引发学生自我的内心对话,其中就渗透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一种以文化人的过程。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班级授课制虽然解决了教学效率问题,却忽略了学生基于个体生命特质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单向讲授型方式,不仅没能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认同,反而消弭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过如此。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多样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甚至是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4.参差不齐的教师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什么、怎么进、进的效果怎样,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和独特阐发,他们的学科知识教学没问题,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却做得很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职前教育——师范教育过分注重学科知识本身,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不足;二是教师的职后教育——职后培训大多注重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对教师应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却微乎其微。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实施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关键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中。基于上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的认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现实困境的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师资储备等方面采取措施。

1.重视教学目标实施,在提高学生兴趣上做文章

合宜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取得实效的前提。学科课堂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学科知识目标,也要有学科能力目标,更要有学科文化目标。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由一门具体的学科课程达成的,而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共同努力下达成的。在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学科文化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应表现为进各个学科教学的课堂,如语文课堂、数学课堂、体育课堂、艺术课堂等。

进课堂,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对于某一节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什么、进多少、怎么进,准确而清晰的目标定位是前提。设定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教师要立足教学文本的特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科内容完美融合。其次,设定教学目标要做好兴趣激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准备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色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者,设定教学目标要契合学生文化境脉。要了解学生已知,判断学生未知,还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由已知导向最近的未知,进而再从最近的未知出发,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内化深入且持续地进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主动,对自我道德品质的修为更积极。

2.突出知行合一原則,在引导学生体验上动心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滋养。这种内隐式思想教育靠单纯的说教模式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透过知识涵养人的精神气质、指导人的行为处世,因而教学方式更应该设定为体验式、互动式,力求知行合一,用“知”指导“行”,通过“行”来固化“知”。例如,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边行边看边学;通过情境再现,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此景此境;透过欣赏活动,让学生观摩省察;设置综合探究,让学生寻根问道。总之,各学科有各学科的融入方式,但教无定法,贵在08196D75-C69E-4D36-8C5B-6D1AC39E8C75

得法。

3.加强职前职后教育,在提高教师素养上下功夫

针对学科教师个人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是改革现行职前教育培养体系,为未来教师培根铸魂。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引导未来的教师——师范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筑牢师范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同时,在师范专业培养中,指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师范生扎根中华大地,培养家国情怀,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与归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未来教师的血脉。

二是加强职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进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如完善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研修专题纳入各学科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目,记入继续教育学分考核,通过课程研修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立足校本教研,通过研讨课、观摩课、比赛课、展示课等形式,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进课堂的意识。并且,还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坊(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一批教师从事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三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教师进课堂的主动性、自觉性。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师的评价始终贯穿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全过程,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是否得当等;同时我们还要开展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将师生的评价纳入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通过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进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就割掉了精神命脉。”[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稳固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策略与研究”(项目编号:XJK21BJC042)和衡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DJ202103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OL].新华网,2014-09-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08196D75-C69E-4D36-8C5B-6D1AC39E8C7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困境价值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踪导练(一)
一粒米的价值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给”的价值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