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级学生对待童话的态度是喜欢看、喜欢演,但不喜欢讲,尤其不喜欢写。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童话类课文,让童话发挥它的特有功能,助力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非常喜欢演童话故事,文章提出运用 “言演相趣—微童话剧”的模式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在讲和演中,使童话剧本创作和微童话剧表演相映成趣、相互促进,助力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言演相趣;微童话剧;作文教学
作者简介:陆霞云(1979—),女,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齐家小学。
童话因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它特有的儿童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接触的各种动画片、连环画、故事书大多以童话形式呈现;在笔者的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课文是童话。笔者对童话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调查显示,童话在整个三年级教材中占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三年级教材还安排了好几次童话故事编写。通过几次童话故事编写练习,笔者发现学生虽然很喜欢读童话故事,但对写作却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基于此,笔者对本校三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三年级学生童话故事看、讲、编、演现状分析”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2%的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52%的学生喜欢讲童话故事,28%的学生喜欢编童话故事,83%的学生喜欢演童话故事。其中,不喜欢写童话故事的学生占到了72%,原因为不知道写什么(占56%)、不会写(占26%)、不想写(占18%)。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的形式,同时结合平时的童话阅读课、童话习作指导课分析观察发现,三年级学生对待童话的态度是喜欢看、喜欢演,这说明学生的脑海里装着许多童话故事,他们也非常喜欢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把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但他们不喜欢讲,尤其不喜欢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童话类课文,让童话发挥它的特有功能,助力教师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呢?
笔者尝试采用“言演相趣—微童话剧”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所谓“言演相趣—微童话剧”式习作教学是以童话文本为依托,让学生自主进行童话“微剧本”的仿编和创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从人物语言、神态、动作中深入探究“微剧本”,体会“微剧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微剧本”进行大胆想象,最后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和配合对“微剧本”内容进行艺术再创造,把文字变成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创造性表演的方式再现“微剧本”。
一、感悟语言特色,临演“微童话剧”
主题教育论认为,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童话类课文中的语言活泼形象、人物性格丰富鲜明、情节生动,给学生们留下了很大的创作、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学生们临演。在临演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帮助学生感悟童话独有的语言特色,为接下来的仿编演和创编演做好准备。
(一)朗读揣摩“微剧本”
1.示范朗读“微剧本”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朗读能力、技巧多半是从教师的范读中模仿而来的。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特点的语调为儿童示范朗读童话文本,能充分展现童话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中的情感美,以真情牵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明确故事的感情色彩。
2.自悟朗读“微剧本”
在童话临演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把童话故事大声地读出来,读给爸爸妈妈听、读给伙伴听、读给自己听。然后把童话故事讲出来,讲得活灵活现,讲谁像谁,让人物从纸上活起来,从口中跳出来,把童话中人物的语言、手势和眼神再现出来,借此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听的人听得有趣、有味、入迷,感到新奇。
(二)言行体悟“微剧本”
在读透“微剧本”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定一名“导演”,由“导演”根据组内成员的能力进行角色分工。每个角色把自己的语言从“微剧本”中提炼出来,在有声有色朗读的基础上,根据“微剧本”的提示加上动作、神态,读活角色语言。
(三)舞效渲染“微剧本”
童话剧是一种集语言、表演、情境为一体的戏剧方式,为了让“微童话剧”更有可看性,笔者让每个小组根据“微剧本”的特色,适当加入舞美(简单的头饰、服装等)、配音(学生自主播放或设计)、歌唱(学生自主轻唱)等舞效来渲染“微童话剧”,让“微童话剧”更富情境感,从而呈现更完美的舞台。
(四)个性临演“微话剧”
临演“微话剧”是在朗读、体悟后,加入舞效,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文中的人、事的本来面目。学生除了直接引用课文中的对话,还需揣摩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并将其表演出来。教师要尊重学生表演的差异化,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将角色表演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积极主动性强,喜欢看、喜欢演,喜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表演的欲望十分强烈,大部分学生对临演“微剧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对童话“微剧本”的临演,能够激发学生读悟童话文本的兴趣,帮助学生感悟童话独有的语言特色,积累丰富的童话语言,使學生解读童话文本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也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拓宽视野。
二、尝试剧本仿编,仿演“微童话剧”
仿编演“微童话剧”是指根据现有童话的情境,尝试拓展、延伸、仿编故事情节,并用“微童话剧”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笔者尝试采用的模式为:故事仿编—朗读揣摩—言行体悟—舞效渲染—个性表演。
(一)模仿式表述仿演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仿写能有效地降低学生独立写作的难度,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1]。三年级学生很善于模仿,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机会。所以,笔者引导学生在临演童话文本的基础上,自主仿照课文的句式和结构尝试进行童话仿编,然后小组合作润色修改出一个最佳的童话故事进行仿演。如有的学生学了童话《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后,灵机一动创造了一个微剧本《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并进行了“微童话剧”的表演。大家兴趣盎然,把裁缝和顾客的性格倒过来编演,创造了另一个“急”和“慢”的故事。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仿编演,无形中加深了对原文的深层次理解。CCBA9201-A6B0-4571-932C-502B33326B61
(二)续编式表述仿演
所谓续写,即根据童话故事内容提供的线索、情节、环境、人物性格及作者的思路等,通过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情节[2]。很多童话的结尾是言犹未尽的,教师让学生续写结尾,由小组讨论最终得出合理的结尾,然后进行仿演,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习作的能力。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单元卷童话故事续编《离家出走的小狗》的习作训练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进行自主创编,最后教师从所有的续编故事中精选出了一个微剧本,并进行了表演。其中,第四小组的创编演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他们进行了表演前的充分思考、撰写、修改、剧本挑选、朗读揣摩、言行体悟,并精心加上了一定的舞效渲染,把小狗离家出走后遭受的种种磨难,产生的后悔莫及的心情,以及回到家中的情景编演得细致入微,引人共鸣。
三、 多元剧本创编,创演“微童话剧”
皮亚杰说过:“除非是白痴,否则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想象力。”儿童的想象是他们对世界创造性的想象,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出来,也是儿童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渠道。所以,习作教学如果局限于教材或者已有的素材,就容易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也会感到索然无味[3]。因此,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创编童话故事,然后进行创演。模式一般为:故事创编—朗讀揣摩—言行体悟—舞效渲染—个性表演。
(一)词语串串创编演
没有任何依托的童话故事创编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因此教师应有意识、有选择地给出几个词语,让学生自主进行“微剧本”创编,然后在“导演”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润色修改出一个最佳“微剧本”进行创演。如在童话故事创编的语文习作拓展课上,笔者给了学生这样几个词语(医院、核酸检测、消毒水、发烧、痢疾),然后让学生先自主进行童话故事的创编,提示学生必须用上这些词语,注意以对话为主,适当加入神态、动作的词语来创编“微剧本”,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剧本”的筛选和表演。第二组同学共同合作创作出了《病毒丧命记》,并进行创演,他们演绎了人类是如何与病毒作斗争,最终将病毒“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生动的情节、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
通过词语串串创编演的方式,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一次习作训练的机会,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筛选、修改“微剧本”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习作评价能力提升的过程;而小组成员共同表演“微剧本”的过程,更是学生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角色反串创编演
童话是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的适于儿童阅读的故事,它本身是天马行空的。所以,笔者经常利用语文拓展课把童话中学生熟悉的角色单独拿出来两三个,让学生自主进行“微剧本”创编,然后在“导演”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润色修改出一个最佳“微剧本”进行创演。如在一次语文习作拓展课上,笔者拿出了这样几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青蛙、小鱼、蜻蜓、燕子,让学生思考如何把这些形象反串起来,以语言为主,适当加入神态、动作的词语,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剧本”筛选、修改和表演。第五组同学共同合作创演了《青蛙和小鱼》:在水中游玩的青蛙邀请好朋友小鱼一起去岸上游玩,小鱼盛情难却,且对此充满好奇,于是跟随青蛙上岸了,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编演得生动形象,还在结尾处告诉了大家深刻的科学道理。这样的编演模式让孩子们喜欢,因为喜欢,所以认真对待,因为认真对待,所以习作能力、修改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想象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角色反串创编演中,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想象力贯穿于整个习作和表演的全过程。
(三)看图写话创编演
三年级除了作文课,在其他练习中也会出现很多的看图写话题,而这些看图写话题大多是童话故事创编,笔者以此为契机,在利用好这些习作素材的同时,从另外的渠道挖掘“看图编童话”的素材,让学生自主进行“微剧本”创编,然后在“导演”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润色修改出一个最佳“微剧本”进行创演。如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据笔者给出的图创编演了“微童话剧”《过桥》。学生把小猴和小鸡过独木桥时嚣张跋扈的样子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又在小猴和小鸡意识到自身错误的结局中教育了大家: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
(四)个性自主创编演
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天马行空式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中给学生推荐了几本课外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稻草人》,这些都是童话故事书,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看了以后在脑子里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笔者就让孩子以童话故事书为依托,自主进行童话“微剧本”的编写,然后在“导演”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润色修改出一个最佳“微剧本”进行创演。如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自主创编后,精选出了《森林超市》进行“微童话剧”表演。同学们把小兔子落水、啄木鸟求救、猎狗救人的场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生动展现了出来,最后画面定格在“森林超市”门口,那是小兔子赶来感谢超市的主人猎狗和营业员啄木鸟的。从语言文字到表演,学生浸润其间,不仅收获了习作的方法,也收获了表演的乐趣。
通过模仿编演和创新编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合作表演能力,从而提高了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习作能力。特别是加入了对学生自主创编的“微剧本”的表演后,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还会在修改讨论、排练表演的过程中细细推敲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动作,这无形中对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助推力。
总之,“言演相趣—微童话剧”式习作教学提高了三年级学生解读、仿编、创编童话“微剧本”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起步习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它达到了童话剧本创作和“微童话剧”表演相映成趣、相互促进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童话的世界里认真地思、愉悦地写、开心地演。
【参考文献】
[1]周燕.依托童话,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01):81-82.
[2]张道明.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策略[J].教育视界,2018(22):30-32.
[3]王恒.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2):12.CCBA9201-A6B0-4571-932C-502B33326B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