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新,李 聪,刘 倩,郭新荣,王卫刚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1],属于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的范畴,是临床常见头痛疾病。本病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交替性血管搏动性头痛,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眩晕和失眠烦躁等症状,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且受遗传、饮食、内分泌、理化因素的刺激和精神因素等影响,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1-3]。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止痛药、镇静药和抗焦虑药等西药对症治疗,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药物依赖性,停药后极易复发,且药物副作用较明显[4-5]。而针灸治疗该病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和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本研究拟通过对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数据挖掘,以期总结出该病临床用穴规律,为临床上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思路和科学依据。
以主题词“血管神经性头痛”and“针灸”or“针刺”or“电针”or“艾灸”or“温针灸”为检索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中文文献。检索时限为1986年4月2日—2020年10月1日。
1.2.1 纳入标准 ①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或试验研究;②明确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③以十四经穴、经外奇穴为主要作用点,采用针刺、针灸和温针灸等针灸疗法为主,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的文献;④明确给出针灸处方;⑤所采用的诊断或疗效评价标准均为国际或国内公认的通用标准;⑥重复发表及研究数据相似的文献取其中1篇。
1.2.2 排除标准 ①综述、个案、动物实验、Mata分析、新闻报道和专家评论类文献;②表述不清、无法获得主要信息和未明确给出针灸处方的文献;③研究结果显示无效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④以头皮针、耳穴、平衡针或腕踝针等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文献。
将3个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所有相关文献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Zotero中,剔除重复文献。由两名检索人员对文献标题和摘要独立进行初筛,再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仔细阅读和筛选全文后提取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两名研究人员交叉审核,如遇分歧则与第三名研究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是否纳入。最终收集有效文献63篇。其中31篇文献进行了辨证取穴,故以“1组主穴+1组配穴=1条处方”的形式从31篇文献中选取160条处方,再加上32篇中提取的32条处方,共计有效处方192条。将192条针灸处方的腧穴名称、部位、归经和特定穴归属等信息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
①本研究内所有穴位名称及归经均参照《经络腧穴学》[6]进行统一规范;②统计学处理:将上述192条针灸处方腧穴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腧穴、归经、部位及特定穴进行频次分析;在Windows 10操作平台上,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
本研究用穴总个数为79个腧穴(含经外奇穴6个),应用频次总共为589次。腧穴应用频次较多的依次是风池、百会、太冲、太阳及合谷等。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选用频次前15穴位
192条处方中共涉及15条经脉,主要为胆经、督脉、奇穴和胃经,占总使用频率的57.55%,小肠经、心经使用频次较少,经脉以阳经为主,阳经的总使用频率为65.20%,阴经的总使用频率为23.10%。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脉选用频次
本研究所用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颈及四肢,占总使用频率的94.57%。其中头颈部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共320次,占总使用频率的54.33%,用穴个数最多,共38个,频率为48.10%。见表3。
表3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部位选用频次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选用的特定穴总频次为429次,个数为51个(相同穴位在不同特定穴中出现均按1个计算),非特定穴总频次为160次,个数为28个。交会穴是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共198次,以头颈部腧穴选用为主,风池穴应用频次最多,共51次。五输穴用穴个数最多,共19个。见表4。
表4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特定穴运用分析
选用SPSS Statistics 25.0系统学分析软件对使用频次≥8次的22个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将腧穴分为两大类,经分析发现一类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常用主穴及重点穴,一类为辨证配穴;可提取4个核心穴对外关-悬颅-后溪-血海-阿是-天柱-丰隆-三阴交-上星,太溪-足三里-列缺-内关-四神聪-印堂,合谷-头维-率谷,百会-太冲-太阳-风池。见图1。
选用SPSS Statistics 25.0系统学分析软件对使用频次≥8次的22个腧穴进行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683>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χ2值为593.021,自由度值为231,P=0<0.05,提示各变量间存在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方法选择最大方差法提取7个初始特征值>1的公因子。见表5。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021%,表示携带大部分原始信息量。
表5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纳入文献使用腧穴公因子与穴位-载荷系数对应表
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20次迭代后已收敛,得到旋转后空间中的成分图。见图2。空间中的点代表各个腧穴,相互之间距离较近的点(腧穴)可以组成公因子,如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血海、太溪与列缺这6个腧穴在空间上距离较近,故可以组成公因子F1;后溪、天柱、百会和外关这4个腧穴在空间上距离较近,组成公因子F2。
因子分析碎石图可用于显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其横轴为因子序号,纵轴表示特征根大小,见图3,陡峭的线段对应较大的特征根,表示该因子作用较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因子1到因子5之间的线段较陡峭,因子5到因子7之间的线段相对平缓,但因子1到因子7其特征值均>1,且从因子7开始,后面的因子特征值<1,说明前7个公因子能够涵盖足够的原始信息量。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称之为“头风、脑风、首风”,其病位在头,多与肝、脾和肾关系密切,各种外感邪气和内伤痰瘀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失和,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上多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为主。针灸选穴多以局部配合辨证取穴。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选用的高频穴位为风池、百会、太冲、太阳与合谷等穴。风池穴位于头部,为胆经、三焦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具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和清头明目之功,是治疗该病之首选;百会穴居巅顶,入络于脑,为诸阳之会,可醒脑开窍、升举阳气和疏导头部经气;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可疏泄肝胆、清利头目进而止头痛;太阳穴为经外奇穴,具有清肝明目、止痛醒脑之效;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为行气止痛之要穴,善治头面诸疾。合谷穴配太冲穴,称为四关穴,《标幽赋》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具有醒脑安神、开郁止痛和疏调气血之功,研究[7]发现针灸四关穴后CGRP显著下降,而β-EP、5-HT显著升高,并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转导,从而起到镇痛作用。经脉选用频次最多的是足少阳胆经、督脉和足阳明胃经。3经循行均过头部,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原则。足少阳胆经循行经侧头部,可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善治少阳头痛。诸多研究[8-11]表明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能改善脑血流,抑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有效预防疼痛发作,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及程度;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调控全身经脉气血运行,其循行上额交巅,入络脑,与脑和脊髓关系密切,督脉畅通则脑髓神机运转通畅,起到健脑安神、定眩止痛的作用;足阳明胃经“是主血所生病者”,是多气多血之经,其循行于发际,至额颅,可调理头部气血、疏导气机,以达通络止痛之功。从穴位分布情况上看,头颈部的腧穴使用频率最高,占总频率的54.33%,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说明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结合辨证取穴。在特定穴方面,应用最多的是交会穴和五输穴。交会穴大多分布于头颈部,指的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可使脉气相通以达一穴多治的作用;五输穴是经气流注的汇聚点,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现了远部取穴的特点。
本研究通过对频次≥8次的22个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来探究选穴规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选用的高频腧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常用主穴及重点穴,即风池、太阳、太冲和百会以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另一类为辨证配穴,可分为3组:①合谷、头维和率谷疏泄肝胆、行气止痛;②太溪、足三里、列缺、内关、四神聪和印堂醒神清窍、补肾益髓;③上星、三阴交、丰隆、天柱、阿是、血海、后溪、悬颅与外关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通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出7个公因子,每个公因子代表着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常用的穴位组合,穴位对应的载荷系数越高代表其权重越大。公因子F1: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血海、太溪与列缺为远部选穴和辨证选穴。三阴交、血海为脾经的腧穴,三阴交又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两穴可调理肝脾肾以治其本;丰隆为胃经之络穴,是化痰要穴,痰除则神清;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下合穴,为全身保健要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因脑窍失养引起的头痛常取此穴。有研究[12]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激活肌间神经丛内含脑啡肽神经元, 释放脑啡肽, 从而抑制运动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镇痛作用;太溪为肾经之原穴、输穴,肾为先天之本,生髓主骨,肾精充足则脑髓充盈,故针刺此穴可滋养肾精、充养脑髓。以上5穴合用具有荣养脑窍、滋补气血和益肾填髓之功;列缺为肺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为人体四总穴之一——“头项寻列缺”,故能祛散头面部风寒、通经活络止痛。现代研究[13]发现针刺列缺穴可有效调节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改善血管痉挛从而缓解疼痛。公因子F2:后溪、天柱、百会和外关重在疏利脑窍、调神导气。后溪为小肠经之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百会为督脉之穴,又为手、足三阳经、肝经和督脉之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其循行入脑,二者合用可健脑安神、疏导头部经络气机以达止痛之功。研究[14]表明针刺百会穴可改善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量,调节脑部血液循环,使脑血流通畅;天柱穴为膀胱经腧穴,位于督脉之旁,与督脉经气相通,可宣通督脉以清利头目、振奋头部阳气, 针刺此穴可改善眩晕、头痛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外关穴为三焦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阳维脉维系一身之阳,《拦江赋》曰:“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外感头痛配之可振奋阳气、祛风散寒和解痉止痛。公因子F3:头维、太阳、合谷和率谷重在平肝熄风、行气止痛。头维穴为胃经的腧穴,又为胃经、胆经和阳维脉之交会穴,为阳明经气所发,维系于头,故名“头维穴”,可将胃经之气血运输于头从而维持头部正常生理活动,具有疏泄风邪、通调头部经气之功;太阳穴为经外奇穴,位于侧头部,可疏风散热、祛瘀通络,为治疗偏头痛之要穴;合谷穴为大肠经之原穴,为人体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善治头面诸证,可疏风和营、行气止痛;率谷穴为胆经的腧穴,又为胆经、膀胱经之交会穴,胆经循行经侧头部,此穴可疏解少阳经气、舒筋和络,为治疗偏头痛之特效穴。公因子F4:四神聪、上星和印堂重在醒脑清窍。四神聪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头顶部,具有镇静安神、健脑益智之功,善治巅顶头痛;上星、印堂穴均为督脉之穴,可通调督脉经气、开窍定志和醒脑宁神。公因子F5:悬颅、阿是为近部选穴。悬颅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百症赋》曰:“悬颅、颌厌之中, 偏头痛止”,具有疏风消肿止痛之效,善治偏头痛;阿是穴可疏导头部气机,缓解局部疼痛。公因子F6: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心包经循行所过胸中,历络三焦,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和活血止痛之功,可缓解头痛伴随恶心的症状。公因子F7:风池、太冲为上下配穴。风池为胆经的腧穴,又为胆经、三焦经和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脉维系全身阳经,针刺风池穴可升举一身之阳气,将气血输注于脑,以达疏风解热、除眩止痛之效。现代研究[16-18]表明针刺风池穴对头痛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脑动脉的血液供应,影响头痛发作过程中的血管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医彻杂证·头风》云:“头风之疾,乃本肝经而作”,且肝经循行与督脉会于巅,可见肝经与头部联系密切、肝脑相通,故针刺肝经之输穴、原穴-太冲可疏泄肝胆、理气止痛。两穴合用可疏肝潜阳、通畅肝胆二经以调达头部气机。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相关文献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的核心穴位和穴组可指导临床应用。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未纳入国外及古籍中对该疾病的临床报道;②仅纳入以体穴治疗为主的文献,排除了以头皮针、耳针、平衡针和腕踝针等治疗的文献;③针灸处方受医者主观选择,较难达到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