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宗红 韩文杰
【摘 要】教学习作单元,需要从整体出发,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线,思考“教学评一致性”。为此,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明晰单元目标,构建进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评任务。具体到每个课时,则需借助课时学评单,使教、学、评相互嵌入,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习作能力;教学评一致性;单元设计
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习作单元的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怎样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如何真实、有效地检测习作单元核心目标的落实情况?为此,教师需要运用课程思维,在教学目标统领下整体思考,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适度进行单元重组,直指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整体把握,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需要一种“先森林,再树木”的整体感。只有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高度整体规划设计,精准定位各级目标,才能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可以说,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
(一)解读教材编排,明晰单元目标
1.纵向厘清写人类习作序列,定准核心目标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统编教材中首个写人类习作单元。此前,统编教材已安排了5次关于写人的习作,从尝试写人物特点到结合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从抓住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到从多个方面写人物特点,体现了写人习作能力的螺旋上升,而本次习作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写人技能的综合运用(如表1)。
2.横向梳理单元编排意图,明晰单元要素
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精心设计了6个相辅相成的板块(如图1)。
从“单元篇章页”中可以提取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一要素概括了单元目标,将其渐进式分布于之后的各个板块中。“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再聚焦写法。“交流平台”点明写人时要选取典型事例,并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初试身手”指向单元习作的重难点,让学生在练写中进一步体悟写法。“习作例文”围绕单元目标提供两篇新样例,并通过批注进一步丰富习作策略,既可成为精读课文的补充,也可作为习作评改时的范本。“单元习作”再次明确单元习作目标并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内化所学,综合表达。
经上述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及具体要求清晰呈现(如图2)。
(二)分解单元目标,构建进阶目标
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实践,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可基于单元目标构建多个相互关联、螺旋上升的进阶目标,重组学习内容(如图3)。
相对于单元目标,进阶目标更加具体,它可以是1课时的目标,亦可以是2~3课时的目标。目标之间呈现从学习到运用、从简单到综合的趋势。设定进阶目标时,要努力体现如下几点。
一是组块推进,注重“勾连”。先将单元目标细化为如图3所示的4个依次叠加、有序递进的目标组块,分别指向“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周围人反应”“综合表达”。再据此对教材各部分内容进行适度重组,使其前后勾连。
二是逐课渐进,强调“一得”。除了组块之间的目标是有序递进的,每个课时之间的目标也是渐进的。如组块二为达成“描写外貌、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目标,安排了3个课时,逐步推进。
三是全程读写,倡导“即时”。整个习作单元力求读写同步,即了解一种写人方法后,及时练写,以便师生及时诊断得失,精准改进,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如与上述目标组块相对应,学生先后进行了4次练写。
二、依据进阶目标,设计学评任务
设计学评任务,是指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内容及与之匹配的评价标准。它是落实评价的抓手,贯穿学习全过程。在进阶目标指导下的评价内容可引领学生向着单元目标渐进,而评价标准则促进师生诊断在各阶段达成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紧扣单元总目标和进阶目标,设计以下有梯度的学评任务(如图4)。
学评任务的前3项实施单元习作过程性评價(累积十星),第4项实施单元习作综合评价(分项五星级)。
为全面而精准地诊断学生单元习作的情况,可将单元目标分解成“有特点”“选择典型事例”“写具体”三个要素,结合写作能力分项,设计更为细化的、指向习作能力的分项评价标准(如表2)。此标准在“选择材料”维度重点评价能否围绕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在“安排材料”维度侧重评价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突出,在“语言表达”维度侧重评价学生能否合理运用多种写人方法。
相较传统的习作整体评价,指向单元习作能力的分项评价标准和评定结果,更能引领师生进一步明确习作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持续提升。
三、借课时学评单,落实学评活动
学评单,是从学习目标出发,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融目标、评价和学习活动于一体的学习工具。它既是学习活动的航标和支架,又是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诊断教学的鲜活档案。
评价先行,学习跟进。课时学评单围绕课时目标,使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相互嵌入。以第一课时为例,其设计从如下几点出发。
(一)立足单元,创设真实情境
结合单元目标,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出发,创设了编制《校园之最》手册的情境任务,开启写人类习作单元的学习。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平时常说“吉尼斯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海洋之最”,近期班级想编制一本《校园之最》手册,特向每位同学征稿。
请你们留心观察学校里形形色色的人:不同学科、独具风格的老师,爱好广泛、品行优良的同学,还有默默无闻的后勤职工……选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之“最”(特点)。题目自拟。
习作前,先在奖状上填写人物姓名和“校园之最”名称。
为了撰写一篇精彩的征文,让我们开启第五单元的学习吧!
编制《校园之最》手册,不仅能为检测单元学习目标达成度提供依据,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写给全校师生看”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向着目标学习”的内驱力。情境越真实,习作动力越足;任务越明确,学习导向越强。
(二)学为中心,任务明确可行
课时学评单是为学生而设计的,主要涵盖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标准。“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本课的学习目的。“评价标准”采用十星级制(学优生可加星),不仅清晰可操作,还指引学生“向着标准努力学”。“学习活动”则分成课前学习活动、课堂学习活动、课堂作业自测三种类型,要求简洁明确,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架和步骤,同时最大程度呈现了学生向着学习目标而努力的学习痕迹,使过程可见,结果可测。
【学习目标】
(1)概括主人公的事例,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选一位家人,列举几件表现其特点的典型事例。
【课前学习活动】概括主人公事例★★★+★
自评:( )★
俗话说“人不离事”。阅读《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思考:分别写了主人公的什么事例?试着用一两句话(短语)概括。
●评价标准:
(1)完成三篇选文的事例概括,且不超过30个字,一件事一颗★。
(2)能根据课堂交流,用不同色笔修正自己的概括,加★。
【课堂学习活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同桌互评:( )★
默读课文,思考三个主人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语句,用1~2个词语(短语)批注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与同桌交流,选择最精彩的一处摘录在下方方框内。
●评价标准:
(1)按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出人物特点,一个人物一颗★。
(2)同桌交流后达成共识,选择一个人物,合作完成词条,加★。
【课堂作业自测】列举家人典型事例 ★★★★
组评+师评:( )★
选一个家人,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她)的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
●评价标准:
(1)能围绕人物列出4个及以上事例,得★。
(2)事例能体现人物特点,得★。
(3)其中1~2个事例具有典型性,获得三位组员点赞,一个事例一颗★。
(三)追求一致,学评同步并行
由上文可以看出,评价任务嵌入“概括主人公事例”“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列举家人典型事例”3个逐阶展开的学习活动中,课时目标、评价标准和学习活动三者高度一致。如围绕“概括主人公事例”的课时目标,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学时用一两句话(短语)概括事例,而每件事“不超过30个字”这一清晰易测的评价标准,驱动学生阅读时反复细读,捕捉关键词,锤炼语言。至于预学成果,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估。预学侧重于情意态度的评价,概括的精准度需留待课堂交流与反思。
本课时的学评单融自评、组评、师评为一体,与学习同步并行,保证了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与评价的真实性。教师在使用中,可结合学情進行微调和补充,发挥其最大效用。
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尤为强调编排的整体性,而“教学评一致性”为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评价范式,是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和评价素养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
[4]邵朝友,韩文杰,张雨强.试论以大观念为中心的单元设计:基于两种单元设计思路的考察[J].全球教育展望,2019(6).
(浙江省杭州育才登云小学 3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