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露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学校软、硬件设备普遍得到更新,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日益明显,师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意识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顺利转型和教育资源的高效重组,是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亟须考虑的问题。
作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学校,近年来,学校适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学科教学,合理增加学科教学的技术含量,为学生带来了现代化学习体验,形成了“两学、两境、两线”模式,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融合,为现代化教学注入了新鲜动力。
信息技术、互联网媒介具有强大的展示、互动、评价功能。大力推广“电子数字化教具”,创设“两境”(如图1),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视化素材和更多互动、评价的机会,快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
图1
1.信息化情境。平板、多媒体设备能够将真实的情景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区优质课《垃圾分类与废纸再造》中,教师引入平板电脑和相关学习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使课堂教学形成互动闭环。学生在接受多感官冲击的同时,参与各项游戏、挑战,完成相关任务,产生新的学习体验。教师用大数据和学习系统,收集和展示课堂信息,解决实时生成的真实问题,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实时互动和精准评价。
2.模拟式实验。在科学教学中,难免会涉及一些由于现实条件有限而难以开展甚至无法开展的实验,例如天文领域的相关实验。对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电子课件、视频等进行环境还原,实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解读,有效地思考,形成正确的认知。例如,教师制作了《日食和月食》Flash课件,将十分抽象的天文教学难点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Flash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信息化教学能够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解决教学重、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看、做、思、研四个方面入手,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3.沉浸式互动。“沉浸式”体验是当下较为流行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例如“声音”单元的教学,本单元的内容十分抽象,相关实验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且需要眼、耳、口等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因此,创设沉浸式的实验环境尤为重要。在浙江省2020 年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研训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展开了“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节研究课。
本节课涉及到的抽象教具均为电子数字化教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投影软件。教师可以对“演奏时弦的变化”进行实时投影,让学生看清正在发声的部位。且弹奏、观察和汇报可以同步进行,由此保证汇报的时效性,使操作、观察和理解等环节更好地结合。第二类是视频剪辑软件。课堂结尾的《秋日音乐会》视频由多个视频剪辑合成。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看到更多的弦乐器以及不同音阶的发声细节,并且能欣赏到一首完整的曲目,课堂的艺术感染力得以增强。
1.可视化微课。可视化微课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最早形态。目前,微课不仅在课堂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力也延伸到了课外的学习中。微课教师可以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解读、归纳……创设课外学习的课堂虚境,让平面化的课外活动变得立体化。省优秀微课《谁轻谁重》指导学生利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自制简易天平,开展拓展活动。这一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了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2.翻转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翻转,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后带来的变革。教师可以利用多个技术平台,创设远程的开放性学习域,以邮件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开展自由学习,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学作用。
3.电子作业。以电子形式呈现学科作业设计,打破了传统纸质作业的单一性。学生可以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完成和展示作业,也可以从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该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了更多选择,体验、竞争、互动的良好局面得以形成。
“两境”重在夯实课堂内容,具有普适性,“两学”(如图2)则注重抓实课前预习、课后拓展,促进个性化学习局面的形成。新媒体的介入可以最大可能地满足适性分层教学的要求,形成个性化学科教学资源包,突破重、难点,催生新起点。
图2
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会因其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决定了教师需要预设合适的分层导学菜单,明确不同学生的特点、需求,呈现不同学生的预习要求,部分要求如表1。
表1 科学导学电子资源包分层示例
以“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一课为例,准确地分辨音高是本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对此,教师采用了“菜单式”导学资源包,通过课前“音阶分层电子导学单”(如表2)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其感悟音高,解决教学难点。
表2 音阶分层电子导学单
课后拓学电子资源包的建立,不仅便于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和反馈,开展深度学习,也便于教师进行活动指导。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高阶拓学探究,学习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从低阶开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进阶”拓学探究。这样既能有效形成高阶思维共振,又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优化教学质量。
“两境”“两学”最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淬炼成为两条教研主线,形成城乡结合、城乡共进的“双线”异地立体互动课堂,实现了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如图3。
图3
“一师一班”的传统课堂被“互联网+”打破,“多师多班”的同步课堂正在引领合作互学的新风尚。同步课堂设有“主课堂”和“分课堂”,主课堂由主教教师管理,分课堂由助教教师管理,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步课堂使城乡联盟学校有了新的交叉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有了对话媒介,他们互通有无,同步思学,实现资源共享。近年来,学校共推送了10节科学、10节数学、5节美术、10节语文、10节英语同步课以及27节专递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日常教研也搭载了网络快车,形成了多条“教研平行线”,使更多区域和教师产生思维碰撞。
1.校内教师间的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钉钉”科学教师群,通过“个人备课+备课组+教研组”的递进模式,把握教材内容;通过“科学组+信息组”的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教研组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优化教学方式。教研组还进行线上交流直播,对已有的备课内容进行审核和探讨,最后形成共享资源。
2.校际“共同体”间的互动教研。学校依托“共同体”的教研模式,联合联盟学校开展网络研究,建立“共同体优质资源库”。放入其中的课堂设计需经过三轮审议,即“个人+小集体+共同体”,力求使“共同体优质资源库”既有基础又有拓展,使教案设计既有操作性,又有参与性,供所有同年段的教师使用。
3.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间的网络研修。教师参加网络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反馈日常教学问题,收集经验,提炼解决方案,再对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全球化的技术革命浪潮中,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以此优化教学方式,创设全新情境,打开教学新切口,延展教学外延,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