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芳芳 邓红燕
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历史题材单元,着重呈现了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是党史教育的良好载体。历史题材内容的编排具有连续性与发展性的特点,相对于其他主题单元具有更强的专业属性。而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是兼职教师,其历史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事实是无法回避的教研难点。教师个体的备课缺乏历史专业度和准确度。因此,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合力开展深度教研,探究历史单元的教学策略,提高历史单元的教学质量,是本单元教研的重点。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可以发现,历史题材的教学有三“难”:情感体悟难深入、时空观念难建立、探究活动难开展。对此,教研组发挥团队合力,通过名师引领准确解读教材,把握历史题材的教材属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悟;通过骨干精研课例和团队研磨整组教材,找到年代尺、史料实证等学习支架,拉近时空距离,推进探究活动。
教研组在初步分析教材后发现,历史题材单元的知识体系专业程度较高。教师要先了解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教学梯度上的区别,以便准确把握小学历史题材教学的年段定位和学科属性。集团发挥教研合力,由中小学三名道德与法治名师牵头,联合大学思政教师,开展“大中小思政教师同备一堂党史课”活动,对教材定位、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比对和分析。教研组在通读中小学教材后发现,中小学教材编排的线索高度吻合,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表述统一,但知识难度和思维程度呈梯度上升的趋势。中小学历史题材教学的侧重点差异明显:初中阶段重在分析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缘起,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鉴往知来;小学阶段则侧重感知,旨在让学生了解重要历史线索,增强爱国情感。
团队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邀请思政专家,为教研组提供专业书籍杂志,并为教师梳理近代以来的基本历史线索,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升其历史素养。比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学生的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能力是在整个系统学习中不断形成的。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三个核心素养是初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点。
专题教研促进了教师对单元教材的准确解读。历史题材的重要特点是“历史性”,但如果只有历史性,就成了纯历史的教学。如何运用“历史题材”表现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性,需要教师准确地解读教材。同时,历史也是德性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解读历史,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探究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中的人与事,建立前因后果的联系,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教材编排遵循历史线索,但也出现了一些“疑惑点”。面对“疑惑点”,名师团队的解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例如,在《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中,教材呈现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历史,讲述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妥协求和,签下《南京条约》而告终的事件。教材编排以时间为线索,“屈辱史”的呈现清晰可见。但教材末尾却出现了下面的内容,如图1。
图1
通过研读教参,把握学科属性,教师发现本课的落点是“感受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精神,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对小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是启蒙情感,涵养精神。这里的今昔对比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种积极向上的引领,让学生感受到奋勇抗争胜利的成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这样的编排在本单元的很多课中都有呈现。例如《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中,“圆明园的诉说”框题下的“活动园”链接的是当年圆明园中被掠夺的文物“铜虎首”和“铜猴首”,并说明如今这两件文物已回归祖国。由此可解读教材意图,破解“疑惑点”:小学历史题材的教学一定要吃透教材编写的意图,紧扣学科属性,达成德性教育目标。
准确解读教材,才能把准学科属性,打造充满“历史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名师的引领下,教研团队的备课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之后是骨干精研,即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教师整体投入到本单元的课例研磨中,打造课例样本。
教研团队以年龄结构、专业能力等为依据对教师进行分组,三人一组磨一节课。第一步为“我说你听”,即小组中的年轻教师模拟上课,小组成员对教学设计进行评议;修改教学设计后进入第二步“我试你评”,教师到课堂现场上课,由小组进行评课;第三步为“你上我学”,即师徒针对这一节课进行课堂同构,师傅示范上课;第四步为“你我共进”,即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课堂试教,组内教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就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在观点分享与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单元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堂研磨,教师发现“时空距离难拉近”是“历史题材”内容教学的最大难点。对此,骨干团队聚焦难点,寻找历史题材教学的有效路径。策略如下。
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为例,在第一轮试教之后,团队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新中国的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激动和喜悦的感受不深。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建立历史时空观念,无法感知近代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奋斗历程,难以理解这幸福的“来之不易”。为此,团队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教师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带领学生参观中国近代史展厅,回顾了前面几节课上学习的自1840 年以来中国遭受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英勇抗争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以年代尺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后面学习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做了铺垫,课堂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按一定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借助年代尺,将“阶段史”放入“总体史”中,能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历史学习的动态体系,产生时间意识。综观整个单元,每一课都可以借助年代尺提升学习效率。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为例,教师梳理的年代尺如图2。
图2
历史地域图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能展现过去人们活动的时空情况及其特征,是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好材料。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动态的地图,并附上历史照片,使得艰难的长征历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长征经过的地方,从地理环境上感受长征之难,教学有图可依。由此学生感受到长征精神之伟大。
在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师出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学生通过观察历史地图,发现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和国外的日本、法国等国家都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这些早期组织唤醒了许多有志青年,推动他们走上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历史是具有发展性的,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出发,走进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知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的激动和自豪之情。教师从说一说“我们如何庆祝国庆节”切入。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论人们欢度国庆的多种形式。之后,教师提问:有人取名为“建国”“国庆”,以纪念国庆节,你身边有没有取这种名字的人呢?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呢?通过采访,学生知道了名字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这些特殊的名字承载的是无数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民最朴素的家国情怀。
对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教师设计了“祖孙三代比童年”的活动,将实物或者照片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比较祖孙三代童年的巨大差异,感受改革开放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骨干精研课例的同时,教研团队发现历史题材的教学对素材的选择和运用非常有讲究,直接关系到“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教研组组织教师重点研磨素材,从浩如烟海的素材中遴选出高价值的史料,寻找恰当的时机,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通过团队的课堂实践,教研团队探寻出了历史题材教学中素材选择的基本原则——讲究真实严谨。史料包括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和各种实物,具备真实性。历史题材课程素材非常丰富,有人物故事、文物资料、影视作品、场馆资源、地方红色资源等等,教师要精选课程素材,为实现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服务。素材选定后,教研组对素材的学习形式进行深度研磨,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来优化使用素材的方法。
比如《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中“走向胜利”板块的教学,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党中央在西柏坡的革命事迹,感悟西柏坡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最初,教研团队收集了关于介绍西柏坡旧址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纪录片《西柏坡精神》、歌曲《西柏坡组歌》等素材开展探究活动。试教后发现,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感悟并不深刻。对此,教研团队在课堂中不断进行实践,发现以西柏坡纪念馆的“文物”为载体,能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让学生拥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师设计了“透过文物—探寻故事—感悟精神”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创设了“地图上的故事”“电报里的故事”“数据中的故事”三个探究情境。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相关的文字资料、文物、数据等资料,结合教师提供的探究思路进行学习。比如,在“地图上的故事”资料包中,教师以文字介绍和一张用红蓝毛线表示敌我作战区域的地图引导学生讨论:阅读文字资料,观察指挥作战室的环境,思考地图中用红蓝毛线表示作战区域线的原因,从中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哪些精神?
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学生自然感悟到了“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史料的呈现,还原了历史真相,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开展团队“历史题材”整组教学的教研,充分发挥了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高了不同年龄段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整个学科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系统而扎实的历史题材单元整组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了解历史、思考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的历史思维,涵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