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永霞
【摘要】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从课堂和学校中跳脱出来,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生命理念,了解和感知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现象背后蕴含的原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在相应的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传授相关科普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从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出发,分析了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STEM教育理念;概述;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1—0057—04
STEM教育理念其核心宗旨在于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STEM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以跨学科综合知识及手段为支撑,解决现实问题。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STEM包含了四门不同的学科,首先是Science(科学),其核心在于认识世界,可以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行解释;其次是Technology(技术)以及Engineering(工程),两者可以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合理改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是Mathematics(数学),可以将其看作是技术与工程学科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基础性工具[1]。STEM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以及数学素养进行培养,强调借助开放化和动态化的课程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在跨学科教育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具备融合性的特征。在运用STEM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教学互动更多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在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理念,属于一种情境教学模式,关注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问题的解决。对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以及活动实施的过程,设计出贴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解决问题[2]。二是跨学科的知识整合。STEM教育理念并不是简单地将上述四门学科叠加在一起,而是从问题解决情境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梳理整合,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STEM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综合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实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M教育理念强调以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进行教学,融入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动手实践,思考和解决问题[3]。
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将STEM教育理念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世界,认识客观规律;工程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技术学科可以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技能;数学学科则能够获取有效的分析推理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相应的主题,实施活动方案设计,依照自身的想法来提出方案设想,培养创新精神。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从小组整体学习过程,以及作品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有效的合作活动,能够推动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很好地满足了新课标的要求[4]。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STEM教育理念能够摆脱单一学科教学对学生思维产生的束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能够将生物学科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多学科知识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整合思维更好地理解知识,对零碎化的知识进行组合运用。STEM教育理念下,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促进其生命观念的形成;教师则可以借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话题或者案例,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对国家以及社会认同感的提升。在实践环节,教师应该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客观规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科学思维。
1.创设教学情境。STEM教育理念中,情境性是最为典型的特点,生物教师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进行教学,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夠推动生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5]。
2.提出研究问题。通过相应的情境渲染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问题基本都来自现实生活情境。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和解答问题,作出科学的点评,通过与学生的共同讨论,确定最终需要研究的问题,要求学生就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6]。
3.设计实验方案。在明确问题后,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应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合,确定好具体的实验流程,分析各种思路实施的可行性,形成相应的实验方案。而在针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做好小组内部讨论工作,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思路。
4.构筑知识体系。学生在分析资料、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与支持,讲解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与学生一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分析课程中的STEM元素,确保其能够合理地利用生物知识,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方案的优势和缺陷。在实际评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针对性引导,确保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明确自身存在不足的同时,学习其他小组的优势,帮助学生对实验计划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7]。
5.开展探究实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应的探究实验,做好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一些关键事项,对照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恰当的工具资源,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进行指导,提出合理建议,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提供完善的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6.实施多元评价。在相应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的实验成果,做好实验过程中经验和问题的总结,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在小组间相互评价环节,需要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同时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就目前来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都是以自身为主体的总结性评价, 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评价,推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互结合。基于此,生物教师在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能忽视其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评价工作的有效性[8]。
1.融入新闻事件。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编制方面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新教材从整理到编制再到出版使用,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在这个时间内,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教材的内容也可能滞后于环境发展,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可能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此,教师在实施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視社会新闻事件的融入,以新闻取代教材中的“旧闻”,这样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时效性[9]。例如,在教材中“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中,提供的素材包括非典型肺炎以及SARS病毒,其发生在2003年,对于高中生而言十分陌生,在缺乏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学生存在着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具备较强时效性的新闻事件,如新冠肺炎,这个蔓延全球的疫病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显然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对于生物教师而言,应该随时关注新闻事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充斥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衔接现实生活。对于STEM教育理念而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其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梳理,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针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进行教学时,教材中安排的课后阅读材料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其中很大篇幅都是强调热量,抽象性强,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10]。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相应的讨论环节,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健身、减肥、美体塑形等。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肥胖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学生群体中,肥胖症状也在不断增加,是否能够运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对肥胖问题进行解决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切实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
3.引入前沿技术。分析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知识,如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放射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等。从生物教师的角度,在针对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必修二以及必修三中的技术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功效,创新课程教育理念,也可以更好地凸显STEM教育理念的特点和优势。如,在完成DNA基本结构与碱基排列规律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热点话题及前沿技术,如克隆技术、转基因作物等[11],与学生共同讨论相应的问题,如“克隆技术如果被应用到人体克隆领域,可能引发怎样的伦理冲突?”“如果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成为常态,我们今后生活的社会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应该做到“浅谈即止”,事实上,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即便是浅谈也能够激起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4.关注结果评价。教师需要重视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否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是否能够依照探讨得到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够对自身在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导向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知识的问题化以及问题的项目化,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团队意识,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1]沈刚.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51-52.
[2]林清武.浅析分层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21(27):19-20.
[3]王金泉.“STEM”教学理念与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的融合[J].高考,2021(24):63-64.
[4]王勤.STEM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J].高考,2021(24):65-66.
[5]朱莉莉.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J].清风,2021(16):66.
[6]朱慧.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J].天津教育,2021(23):69-70.
[7]张馨予.应用CDIO模式的高中生物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8]刘玉,龙主多杰.STEAM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教育观察,2021(19):113-115+134.
[9]李首智.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14-215.
[10]陈宜.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活动课教学案例初探——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拓展实验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1(05):68-70.
[11]江楹华,杨智慧.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考试,2021(15):38-40.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