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园
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程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抓手,也是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措施。对城市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崇尚科学,轻视劳动”的现象,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劳动时间和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因此,上好劳动教育课,改革教育评价制度,让全社会形成全面、健康的教育观和劳动价值观至关重要。
一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劳动课程目标。《标准》明确阐述了劳动课程的性质、内容等,对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和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本校实际,合理设置劳动课程,团队协作开展劳动课教学,探讨劳动实践的指导方法,促进劳动课高质量实施。此外,《课程方案》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为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我们可以把劳动课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二要选择适合城市学生的课程内容,开发适宜的劳动项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校的地域特点,设计优化任务群中的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课程。科技馆、植物园、公共图书馆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阵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智慧、技艺和对劳动的热爱转化成劳动成果,享受劳动带来的自豪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要统筹利用好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淀。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与学校劳动教育形成合力;还可以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社区资源,多开展讲座、演习、示范等活动,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丰富本校劳动教育课程。此外,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相关劳动场域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的观念。
四要注重劳动过程的指导,凸显情景的真实性、教育的开发性、指导的规范性和评价的合理性。劳动技能的淬炼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对劳动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全方位讲解示范;在实施阶段,要强化学生劳动时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专注品质和合作意识,及时与家长、社区沟通,督促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在反思阶段,要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注重过程性评价,例如通过体驗日记、作品展示、劳动视频、美篇纪实等方式开展演讲与讨论活动。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B415C67F-4F88-4754-B286-42A7633161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