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娅
摘要:双减政策是指全面的减压学生的作业总量、时长以及学习负担。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就需紧紧的围绕着教学核心来改整实践学习活动,将课文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达到量少质精的特点。学生作业的“量”减少了,教师必须在作业的设计上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实现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综合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数学;实践作业;作业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后,作业如何在减量的前提下实现提质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点研究课题。数学实践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开发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中把教材知识融入到生活情景中,丰富作业形式,将其富有生活化、个性化、社会化特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总结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数学实践作业的现状与设计类型
(一)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现状
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灌输式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在机械重复的完成工作任务中,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某些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落后,过度的重视学生的考試分数,而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和新课改所提及的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教学理念[1]。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高,对教师的教育衡量标准以分数为主。
(二)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类型
数学实践作业重点是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真情实现、所见所闻促进学生更能投入到学习任务中。而实践性作业形式可分为创作型作业、游戏类作业、探究类作业、设计类作业。创作类作业可培养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游戏类作业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在游戏规则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比较适用于低年级。探究类作业主要围绕着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设计课题,可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而设计类作业更多的以学生动作操作为主,在交流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以此培养综合素质。
二、优化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方法
(一)明确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
教学工作的设计需要适应于教育目的,贯彻教育评价的概念,工作内容和教育要求需保持一致性。再者实践作业设计需符合数学教育标准框架中的笔试要求,教师需充分理解数学本质和问题设计的意义,并考虑数学标准中所提及的基本特征[2]。做到书面作业和实际作业有机结合,控制书面作业数量,加强对于学生的实用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如将小调查、阅读、制作等穿插到作业设计中,适当的组织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内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从中获取理论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进作业评价、加入分层理念
在实践工作的设计上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差异性学习能力,将设计从模仿、掌握技巧、创造等几个阶段实施,设计强度从浅到深、从简到难。教师利用教材来丰富作业的内涵,设计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息、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习动力为基础,关注于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成长变化。除了需要关注学习作业中的对错,还需要关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贯穿分层式理念,保证学困生可以“吃的了”,中等生可以“吃得饱”,而优等生能“吃得好”的作业内容。其次为了加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其的反思评价。教师认真的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分析出学习近况做到疑问解答共工作,将工作的批改环节做到精选、全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能力会随之成长变化,教师需全面的了解学生不同时间的特点和功能,如周末和上课,在双减背景下不断优化将作业,将作业内容针对化,设计出适应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练习,用于解决、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三)丰富实践作业内容和宽度
增强作业设计针对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能接受的形式,如高年级多适用于创作类、调查类的形式,而低年龄多运用游戏类、创作类。再者是在实践工作的设计中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结合年龄特征设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低年龄主要培养对数学知识理论能力,而高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延伸能力,适当的融入其他学科元素的文化精华辅助学生理解。善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沟通探究能力,在沟通中开发无限可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作业设计中进行重组整合,在扩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把握好作业设计的方向,抓住其本质特征,明确定位,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出分层式、符合学生成长赋能培养的高质量作业,将减压提质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洪金坚.“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实践——以“平面向量”复习课作业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2,29(07):11-14.
[2]魏雪梅.“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作业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