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6-26 10:26刘洪燕
民族文汇 2022年34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古诗词传统文化

刘洪燕

摘 要:古诗词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于古诗词语言相对精练、时代较为久远,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大意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基于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把握古诗词大意的能力。在诗词教学中,帮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景物特点、地名信息理解关键字词,通过反复朗读去抓住“诗眼”进而整体准确把握诗词大意,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助于活跃诗词课堂的气氛,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由于古诗词语言相对精练、时代较为久远,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大意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基于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把握古诗词大意的能力。

一、搜集历史资料,从诗词的时代资料和写作背景入手,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初步感知

明确诗词的背景资料、题材特点及作者简介,对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大意有着很大的帮助,课堂出示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也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尝试把搜集这些历史资料作为学生的周末课前作业。以统编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为例,我布置了三项课前作业:一是搜集有关盛唐君主卫边拓土、南宋和金的对峙、“安史之乱”等历史资料;二是梳理2-3首学过的边塞诗,描绘边塞画面;三是制作王昌龄或陆游、杜甫的人物卡片。课前作业的布置能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搜集资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将古诗词作品放置于学生已初步了解的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中,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诗词作品的孤立感。

二、融汇地理知识,抓住诗词中描写景物和地点的词语,指导学生对对诗词信息进行梳理提炼

在学生扫清了文字障碍、掌握了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景物和地名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诗词的客观情境进行进一步把握。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学生很容易找出了“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等地名。其中“剑外”“蓟北”可以借助注释进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厘清其余四个地名之间的位置关系,我布置的课前作業是让学生画出四个地名的方位图,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出示了地图。通过标方位、看地图,学生理解最后一句中的“穿”“下”“向”时难度就降低了。

三、反复指导朗读,品悟诗词中对人物或事物描写的关键字词,帮助学生找准表达诗词情感的“诗眼”

掌握了一首古诗词的背景资料,把握住诗词中景物的特点、地名的关联之后,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去推理、猜想事情的因果或人物的情志。以《从军行》为例,我在指导学生初步朗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去掉描写景物和地名的词语,重点体会 “暗” “遥望”和 “百战”“穿”,把握准这四个词就把握住了边塞环境和戍边生活;我在指导学生再次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不破”“终不还”,把握住“终不还”这个词,就抓住了这首诗的“诗眼”,也就理解了戍边战士令人震撼的豪言壮语和报国之志。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在指导朗读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去体会“喜欲狂”这一“诗眼”。

四、结合当今事例,借助诗词的情感与单元教学主题的碰撞,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贯通共鸣

将一首诗词流露出的情感与当今事例相结合,并融合在单元教学的主题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拉近与诗词的时空距离,激发出新时代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以《古诗三首》为例,抓住三首诗的诗眼“终不还”“又一年”“喜欲狂”,把握住作品感情的同时,我以播放视频的形式与学生分享祁发宝、陈红军、肖思远等戍边英雄的感人事迹,与他们交流了疫情期间“舍小家,为大家”的白衣战士执行完任务、隔离期满终于与家人团聚的感人场景。当诗词教学与本单元教学的主题“责任”进行关联融合,学生再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时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五、让学生展开想象,据诗作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出画面,然后用图画来表达出诗意。如李白《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就很有可画之意,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来据此作画,看看他们对诗意的理解。最后,可以将好作品在教室里展出,供大家品评、观赏。有较大缺点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们评议,找出其不足所在,分析其不足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们牢记了诗句,还锻炼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激起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此外,利用班活动课,开展几次古诗词诵读比赛也是很有好处的。比赛可以分几次进行,一是教师提出诗词的题目、作者,学生分组推荐代表背整首诗,这是各参赛组的必答题;二是由教师尽可能生动地描述出诗词句的内容,或告诉学生诗词句所包含的意思,或报出题目和作者,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说出诗词名句;三是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诗歌并诵读,然后由学生评出优劣等次。三项累计得分最高者为优胜组。这样复习古诗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很浓。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从课外古诗词教学的尝试中,深切感受到卢梭此话之真。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帮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景物特点、地名信息理解关键字词,通过反复朗读去抓住“诗眼”进而整体准确把握诗词大意,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助于活跃诗词课堂的气氛,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论小学古诗文教学中音乐资源的选择与利用[J]. 邹青.语文建设.2020(24)

[2]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效能——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示儿》为例[J].张玉芳.语文建设.2021(20)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变革[J].林恩涵.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古诗词传统文化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