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育人要素。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可从机制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原有的高效心理育人工作进行创新升级。本文主要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高校心理育人路径展开分析,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育人;路径
前言:
心理育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的新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不仅仅是聚焦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更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要从高校心理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模式内容、工作理念角度等方面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心理育人概念及内容
2017年12月,由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被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
当前国内对心理育人的解释“心理育人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育人的目的”。在心理育人这一概念中,“心理”与“育人”之间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多层关系,“心理”既可以指“育人”的手段、途径、方法,也可以指“育人”的内容、理念、态度、氛围等,总的来说,都是指通过“心理”最终实现“育人”目的。育人是目标,是目的,是根本,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二)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
积极心理学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强调人自身的积极力量、优秀品质和潜能的租用,认为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它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构建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素养。
积极心理学把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这種理念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明确和丰富。高校心理育人应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积极向上人格品质。除了将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还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汇总,如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等,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创新机制体制——搭建多元工作体系
以往的高校心理育人大多都由学生工作部门统筹心理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无论是在学校的心理支持服务还是在同其他育人工作之间的系统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全系统、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其育人内容应该覆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亟须建立起人人都有心理育人职责理念,自觉将心理育人扩展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社会的多元育人体系,是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强调主体责任、对校综合治理机构防控管理责任、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防控管理责任、院系及其辅导员防控管理责任、大学生组织自我防控管理责任、家庭防控管理责任、社会协同防控管理责任。在工作中要进行合理细化,充分发挥各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教育防控和管理防控相结合、辅导员密切关注与同学敏锐观察相结合、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与个别性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专业人员检测与非专业人员观察相结合、领导重视与部门配合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治理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努力形成学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学生——家庭——社会“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创新育人体系——搭建素质培养体系
心理育人应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是少数学生防病治病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为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服务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品质与消极品质,但个体的优势才是使人适应环境的最佳力量,通过激发个体的潜能,个体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并且强调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为良好人格的建构和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高校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育人过程中,通过培养人们的良好行为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形成积极的应对困难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可以根据参与人数和主题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可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校园心理情景剧、大型户外团体活动、班团组织生活、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或者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朋辈互助小组等形式开展。此外,还要重视大学生个体独有的人格特征。针对大学生因独有人格而产生的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心理需求,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心理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而是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转变为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视角,以培育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创设健康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搭建多元化心理工作体制机制、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多样化心理育人模式,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丹.提升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成效[D].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10.
[2]霍胤睿.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2.
[3]张亚萍.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途径[D].郑州日报,2021.10.25.
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生工作研究课题资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机制探索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ITSZXG202109.
作者信息:华丹(1986.8-),女,汉,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