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乔阳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发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在地理课堂融入生活元素,不仅能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减少单一乏味的课堂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文章分析生活元素视域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活元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元素;教学策略
初中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了小学阶段的基础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提升。进入中学后,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升认知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部分教师虽然顺应教育改革要求将生活教育融入地理教学中,但是在课堂上应用生活元素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完全借鉴现成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且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注重方法和效果,也没有正确认识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不利于发挥生活元素的教学价值。为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探索地理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一、贯穿始终,促进理解
创设生活化情境大多集中于导课环节,在讲授、活动、作业等环节中应用较少。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让情境推动着教学的深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人口》时,教师创设多个生活化情境。在导课环节,教师提出问题: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与特点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在介绍人口分布特点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让他们分别找出上海、郑州、拉萨等人口疏密不同的城市,并说出人口密度,思考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及原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因课而异,因人而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流于形式的现状,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生活情境,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要选择重点突出、适度适量、真实可行的情境资源,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情境促学的效果。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形式,情境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相匹配,就不能引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并熟知的生活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将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立足于生活视角去认识地理现象。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上中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教师创设情境:大家根据从昨晚到今天中午的着装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列举气温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的例子。有学生说藏民的藏袍既可以保暖,也可以在夜间当睡袋;也有学生列举不同温度带的水果,温带有苹果、桃子、杏、草莓等,热带有香蕉、椰子、菠萝等;也有学生从建筑风格入手,气温低的地区讲究保温,房屋建有地暖、壁炉等取暖设备,而气温高的地区讲究通风散热;商户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选择销售合适的衣物;等等。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才能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引领学生去探寻、分析问题,促进他们对新知的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生生间的协作配合,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水资源》时,教师创设情境:某地招商引资建一个造纸厂,给当地的环境带来污染,但由于受制于当地经济落后的压力,污染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教师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造纸厂负责人、当地百姓的角色,展开分组讨论。
三、寻找素材,融入媒体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生活化素材,为课堂教学所用。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气候》时,教师可以呈现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不同的节日景观,从住行、建筑、植被等方面阐述我国的降水特点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河流》时,可以用视频呈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的壮观场面;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土地资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土地医生”的角色,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处方”;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上中的《水资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讨论各种切实可行的家庭节水办法,制订家庭节水计划。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已经融入地理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创设情境的目的旨在向学生生动地展现生活点滴,并提出生活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地理教学方法,针对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既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有效融入生活元素能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营造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因此,地理教师应将生活元素积极融入课堂中,并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法,充分体现生活元素的价值,让学生带着学习热情学习地理知识,明白地理理论知識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地理综合能力,进一步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海英.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探究:以《季风气候显著》的教学为例[J].新教育(海南),2021(08):52-53.
[2]张涛.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校管理,2021(04):38-39.
[3]贾秀芳.初中地理读图题解题方法分析[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21(0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