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菲菲
摘 要:在校园生活中,因为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所以学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而一旦对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而这时班主任们针对于这些情况,就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在学生的平时生活中心理变化与发展,营造一种温馨而健康的校园生活。所以,班主任必须重视学校在道德方面的德育,让学生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文章讨论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希望更加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行为标准,用它去约束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惯例,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班主任在课后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互动熟悉他们的生活,以便进一步的了解他们。
一、德育管理工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所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更加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生涯之中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多的品德魅力。对老师来说,有利于贯彻落实老师本身“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增强了老师的职业魅力和教育成就感。对于家人来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培养、完善孩子自身的内在道德美[1]。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前进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中培养注重道德修养的良好氛围,为社会的前进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
(一)班主任和学生平等友好相处
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位班主任可以与自己的学生良好的交流,与他的学生们在课后可以如好友一般沟通的时候,这位班主任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便会轻松了许多,而学生们也会更加配合班主任的课堂教学,会更加崇拜这位班主任,这样班级的教学风气便会良好了。当学生们与班主任之间的时间差距可以缩短一些的时候,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简单了许多。所以这位班主任在日常课堂实践中,应不是过高的抬高了自己的教学职务,而是尽量亲和的去与学生们沟通,形成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创设出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这样就可以从一定意义上引导他们更加积极的学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试想一下,假如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他们就会对教师反感,继而厌恶这门课程,也就不认真学习。所以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交往方式对于培养他们的心理和品德品质具有非常好的意义[2]。
(二) 转变德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班主任为了成为学生课堂上的引路人,就需要积极或主动寻找更有效实施道德教学的方式。并且依照自己以往的实际课堂经历,可以归结起来大致是这样两点:第一、学生们由于处在青春期,对许多事情的认识并不清晰准确且不少学生会都有点叛逆,因此班主任就需要以引路人的角色促进学生学科素质、价值观念的养成。而道德课堂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们处在一种平等,悠闲的环境中开展道德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端正的道德三观。班主任可以在教学上,慢慢的诱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但需要着重注意一些性格较为叛逆的问题学生,与学生更多沟通交流,以一种聆听者的身份和和问题学生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从迷径中知返,并逐渐建立正确的三观。让德育开教学的开展获得更好的效果。第二、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教育,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高效的了解核心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引导,这也是个性化教育所涵盖的内容。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行德育教育
现在的信息技术相对于过去来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班主任也能够运用这些新颖而成熟的教学方法开展德育的任务,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水平。比如把多媒体设備引入到初中课堂中,班主任就可以从班会中选取一些道德素养的新闻事件或者视频内容,并投入资源在大画面上供学生观赏,甚至是投放纪录片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中国的道德传统文化,让学生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真正的含义;而针对在当地区域内建设有历史博物馆的校园,班主任也可引导学生游览一些博物馆甚至是历史遗迹。通过举办这种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心理体验[3]。比如为了使学生体验到中国抗战英雄事迹,班主任便可引导学生们去中国抗日战争博物馆中体验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辛以及烈士们浴血拼搏的精神,并借此来鼓舞学生们大胆前进,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文化观念。此外,通过这种活动还能够更有效的缓解因学校的考试而造成的学业压力,提升学生们在整体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要不断的寻找好的方法去进行德育教学,争取把德育教育开展的越来越好,学校强化德育教学对初中时期的整体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甘树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 基础教育论坛,2022(4):106-107.
[2] 温国太.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1):159-160.
[3] 王志宝.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2(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