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五菱:颜色命名鬼才
五菱的营销总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火热出圈。近日,五菱公布了其新车宏光MINIEV GAMEBOY的五种配色,均为灰、银、粉和黑等常见配色。颜色还是一样的颜色,不过戏码很足的五菱在这些颜色的命名上却很是有趣,不仅配色的命名有趣,海报上的文案也很有画面感。
从五菱官方的几张配图来看,灰色外观命名为“渣渣灰”,借用了关于明星张家辉的网络热梗“渣渣辉”,并配文“追唔上我,就被秒成渣渣灰”,借梗造势,噱头很足。银色外观命名为“东北银”,并配文“开上它,不管东西南北,没人敢瞅你”,巧妙借用了东北方言的谐音梗和“你瞅啥?瞅你咋地!”的网络热梗。此外,还有紧跟时事的“健康码绿”和“乌漆麻黑”两种配色,这两种颜色更是引得不少网友直呼“笑喷”了。
五菱一向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将营销玩出了高级感、幽默感,这一波颜色命名操作简单又幽默,非常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同时还有很多网友纷纷为五菱“建言献策”,表示还可以新出一些配色叫“黄灰红”“酒酱紫”“绝绝紫”等。还有一些网友称,这真是年度最有鬼才的命名。
No.2 麦咖啡×中信书店:世界读书日,来书中寻找“小黄杯”
4月19日至28日,麦当劳旗下的咖啡品牌麦咖啡与中信书店联手推出了“书中自有小黄杯”活动。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巧妙,完全融合了麦咖啡和中信书店的调性,两者联名定制了咖啡杯形的书签,并在书签上面印有名著的经典语录,将其投放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多地的中信书店中,等待参与活动的读者发现书签。找到书签的读者可以凭借书签兑换福利。
这波合作可以说是毫无违和感。首先,咖啡场景和读书场景调性极为契合,都给人一种休闲精致之感,而麦咖啡又以巧妙的设计将自己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小黄杯”与读书相结合,传达出读书和咖啡都是满足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也让“小黄杯”这一品牌核心符号进一步深入用户心智。其次,活动海报中所对应的人物形象及场景都出自经典书籍,强化体现了“书”的存在感,更完美贴合了世界读书日的营销节点。
最后,这些书签被随机夹藏在书店公开借阅的书籍中,让读者能与它们不期而遇,既将“书中自有小黄杯”的活动落到实处,也以这种互动形式鼓励用户品读书籍,关注中信书店。
No.3 蕉内:《凉皮之夏》广告片
4月18日,蕉内推出全新防晒基本款“凉皮”系列,并邀请品牌代言人王一博与“老戏骨”刘佩琦共同出演一支武侠风广告《凉皮之夏》,二人就“吃的凉皮”与“穿的凉皮”展开了一场角力,以凸显蕉内防晒系列的优势。视频发出后,反响热烈,微博相关热搜“王一博怎么不怕晒”10小时阅读量已破亿。
正如网友所说,有意思的广告一定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把产品品牌、特性融入故事中,把故事讲好了,产品自然而然就走进了用户心智中。冬天有“热皮”,夏天就要有“凉皮”。这次蕉内的“凉皮”广告是对其冬季保暖产品“热皮”的遥相呼应,广告片借用夏天吃凉皮的概念,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诠释了自家夏季防晒产品如凉皮般轻薄、丝滑的质地。新老演员的“小猪佩奇”组合网感十足,大漠烈日的场景,自然地由吃凉皮过渡到穿凉皮,在冲突性中找到统一感。
《凉皮之夏》能用“可以穿的凉皮”这个创意的背后,蕴含的是品牌解决痛点的心意。基于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防晒痛点的洞察,蕉内将防晒场景融入广告片的故事表达,在丰富趣味的观看体验中,蕉内快速建立起用户对产品的形象认知,凸显了产品的独特设计和优越性能。
No.4 肯德基:“疯狂星期寺”开店了
最近,肯德基在珠海开了一家“疯狂星期寺”,引得很多消费者打卡拍照。走进这家肯德基,仿佛走进了苏州园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意境属实是拉满了,假山、庭院、水榭、锦鲤,这些古色古香的设计不仅为品牌带来了不小的话题度,也让门店本身深度融入城市,成为当地颇有盛名的打卡景点。
肯德基对于中国特色的精准拿捏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在国内很多旅游城市,肯德基都会设计一家体现当地城市风格的门店,可以说拿捏了消费者的喜好,如平遥古城肯德基、西安大雁塔肯德基、长沙橘子洲肯德基、丽江古城肯德基,等等,这些门店的设计颜值全部在线,虽然脱离了肯德基固有的红色大背景,让人一眼反应不过来这是肯德基,但也足够吸引大部分人的眼球,狠狠地為自己赚了一波热度。
如今的肯德基“疯狂星期寺”,满足的不仅是年轻人的美食欲望,还有精神追求,去“疯狂星期寺”拜一拜,成了很多年轻人星期四去肯德基的一大理由。
No.5 网易云音乐:建了一座云村地铁
4月22日,网易云音乐在品牌成立九周年之际,以网友的云村地图为灵感,上线了一组云村地铁线路图,邀请用户一起来云村探索每个站点。云村地铁线路图是基于网易云音乐APP内的94个功能点和不同的曲风“街道”设计而成,共计有10条线路。
在官方微博发布的9张站点海报里,每一个站点都藏着菜单,站点名背后都有特别的回忆和故事。比如音乐评论站,来自云音乐每一首歌热评显示的乐评数字;城南花开站,来自热爱三月的村民@城南花已开和音乐人@三亩地为他特别创作的同名歌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藏在网易云音乐精心打造的这组云村地铁线路图里,等待着云村村民自行探索。D75A5F2A-68C5-46E4-9A46-B8D17F020BDE
从地铁乐评到文案出圈,网易云音乐的乐评作为文案界的一股清流,总能凭借真实扎心的文字,直戳心底,引起众人的共鸣。有一个网友说道:“这正是我为什么喜欢云村的原因,有温度有想法,每次都能够做出来一些令我感动和耳目一新的东西。”
No.1 瑞幸:玩bug营销?
4月18日早间,有网友发现瑞幸咖啡在饿了么平台上出现超低折扣,原价64元两杯的咖啡套餐,仅需6元便可拿下。看到折扣信息的用户纷纷下单,奔走相告,但随后大家发现瑞幸饿了么平台上的门店开始全部“暂停营业”,部分已经下单成功的用户还发现自己的订单被自动取消了。事件发生后,瑞幸紧急关闭线上店铺,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声称该事件是由于“公司内部人员误操作”。
为了弥补用户订单被取消的损失,瑞幸也给出了补发代金券的补偿措施。然而,从网上的评论来看,瑞幸“取消bug订单”的做法并未得到消费者认可,甚至有网友认为瑞幸这样的做法是恶意营销。bug营销在商家眼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事实上,星巴克在4月12日也曾被网友曝出其APP内出现bug,账户里突然多出了许多优惠券,包括生日邀请券、周年庆邀请券等,但许多消费者尚未来得及使用,星巴克APP和小程序便无法继续使用消费券。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经营者通过刻意制造价格漏洞进行营销,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财产权益,也砸了自己的招牌,应该受到必要的惩戒。另一方面,即便只是工作失误,但缺乏充分透明的证据,证明标注超低价格确属“操作失误”,也难免让bug看起来更像一个营销事件。
No.2 卫龙:涉嫌低俗营销
近期,零食品牌卫龙因产品外包装上的“约吗”“贼大”“强硬”等宣传语,引发网友热议,被指低俗营销,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面对网友潮水般的指责,卫龙的客服回应称“包装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做标注,设计的时候可能没想那么多”,大有掩耳盗铃之嫌。随后,卫龙发文致歉称,公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意见,将停止生产有争议文案的包装,同时进行整改及优化。
一直以来,卫龙都以其话题十足的营销风格被大众誉为品牌圈的社交达人。它幽默风趣的包装文案,也曾让消费者津津乐道。然而吸引眼球,需要有底线。打擦边球,在越界的边缘试探,并不是可取之举。毕竟,品牌不仅需要声量,更需要能够彰显品牌深度价值观,建立消费者信任,拉近消费者心智距离的优质品牌形象。为了引发关注而消耗品牌好感度与价值感,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
No.3 黄天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近期,被网友调侃为“鸡蛋界LV”的黄天鹅,因其大肆宣传的卖点触及广告法红线,引发网友广泛议论。更有相关专家直指该品牌宣传的“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并不具备权威性。
随着现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健康安全,可生食的无菌蛋开始在餐桌上变得受欢迎,黄天鹅正是以“更好吃、更营养”的无菌蛋逐渐占据C位。尽管其价格高出普通鸡蛋好几倍,但包装精美,再加上各大宣传渠道的不断“神化”,黄天鹅迅速占据各大电梯间广告牌,覆盖多数新消费渠道,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五轮融资,晋升为估值超十亿元的“鸡蛋界的LV”。
“心急”的黄天鹅,或许抓住了新消费时代的用户痛点,但却显得不够真诚。可生食鸡蛋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究竟是真消费升级,还是又一笔智商税?行业内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至于所谓的可生食鸡蛋标准虽正被资本热捧,但这颗无菌蛋似乎还没完全飞起来,就遇上了成长中的烦恼。
No.4 椰树集团:争议广告,屡教不改?
继椰树与瑞幸联名款出圈后,椰树集团再次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这次争议源于椰树集团发布的一则招聘广告。4月13日,椰树集团再次发布了去年涉嫌违规的争议招聘广告,当时这条广告被认为“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椰树集团因此缴纳了40万元的罚款。而这一次,它“坚持自己没有错”,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之前的设计风格,甚至连文字都基本没有改动,只是改掉了文案上“肯定有美女帅哥追”8个字,并将招聘人数从20人扩至30人。
椰树集团为何屡教不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椰树切实从“土味”宣传风格广告中得到了曝光量和关注度,该品牌自己也表示,2019年“我从小喝到大”椰树牌椰汁广告风波和2021年“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员招生广告风波”,合计引起5亿多人次网友关注,提升了椰树品牌知名度,促进其销量持续逆势增长。二是反映了椰树对其产品力的自信—只要产品好,引发点负面舆论无所谓,甚至更能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
有争议的营销,使得椰树在反向营销的路上越走越远,但从长期来看,不断产生负面印象,对品牌的价值实际上是有所损伤的。
No.5 Ulike脫毛仪:低俗电梯广告被罚款
代言人全智贤手捧脱毛仪,其中一句“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的广告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版面,同时字体加粗放大。这是脱毛仪品牌Ulike在深圳不少小区电梯里投放的广告,由于该广告被指“辣眼睛”“擦边球”“拿女性来开玩笑”,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引发争议。
拿女性开玩笑,Ulike深谙低俗套路。事实上,这已经不是Ulike第一次引发争议了。在2021年,该品牌就曾发布过一则“Ulike高级,高级女人用高级的”的电梯广告,不少人认为“高级女人用高级的”口号不妥,涉嫌物化女性。但显然,在Ulike看来,广告只要能吸引来用户的关注,其他的就不用管了,颇有一种不择手段的“决绝”。
品牌想要走得长远,靠广告宣传拉人气,这是常规操作,本来也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失掉自己的底线,靠诋毁女性,走上黑红的路子,吸引眼球也容易引火烧身,时间长了引发消费者的普遍反感,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D75A5F2A-68C5-46E4-9A46-B8D17F020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