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班级活动区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丰富的发展环境,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则,幼儿有较强的自主性。幼儿在活动区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的材料、内容、主题和同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方式和语言等来进行操作、探索活动。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保护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创设;区角活动;儿童头脑发展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班级区角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一部分,随着幼儿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好坏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大力提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现如今,怎样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中之重,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政府、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幼儿园区角创设与儿童头脑开发的研究,分析当前幼儿园区角活动实施的基本条件,描述并分析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特点、教师组织活动的规律以及区角活动的评价。探讨幼儿园创设区角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整个区角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三、幼儿园区角创设对幼儿头脑发展的影响
(一)区角创设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尤其突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通过亲身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水平,不仅要满足幼儿好奇心,还组织幼儿动手动脑,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故事、实验、看录像等各种手段,给幼儿创造体验感受学习的机会,不仅括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找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答案,从而激发起再次发问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区角创设激发幼儿创造力
正如科学家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刺激幼儿的探索行为,因此,在区角创设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适合其发展水平,满足其内在需要和兴趣的物质环境,诱发幼儿自主活动,自发探索,以使幼儿自由选择,独立操作,自动练习和自我发展。
(三)区角创设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就是“刺激与反应联结,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预测刺激”。幼儿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种刺激条件,可以有目的地塑造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可以影响或促进幼儿特定方面的发展。
(四)区角创设激发幼儿思维潜力
区角活动的形式是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体验、感知、操作进行活动。有的幼儿在正规的教育活动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有的幼儿,则问而不答。
(五)区角创设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区角活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价值,不仅表现在它促进构成智力的各种心理要素的发展,更表现为它为幼儿的智力活动的进行和智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在活动中没有强制的目标,因而减轻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耗费精力小,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在轻松、愉悦的心理背景之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幼儿园区角创设促进幼儿头脑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区角创设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重点提出了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这些文件明确地指出了活动区创设的最根本的目的: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通过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进行区角空间的设计和布置时要讲究科学化、合理化,活动区空间的设置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动,区域的种类或活动区所在的位置都应不断作出调整。其次,要增加不同区域之间的联动性。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外部结构上,同时还应体现在各区域之间的动态关系上。
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创设是幼儿的主体权利之一,因為活动区创设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创设,不仅使幼儿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获得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还能够为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惊喜。
(二)合理投放材料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首先,材料一定要美观,富有趣味性。其次,要选用操作性强的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吸引力,使幼儿在半个小时的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最后,增加各活动区材料之间的互动。如建构区里有塑料积木、木质积木等,这些材质的物品都可以拿到科学区来用。不仅实现了一物多用,还让幼儿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材料观。
(三)给予幼儿区角创设充足的保障
幼儿园区角创设活动的能够有效地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除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及物质环境,还要给幼儿的活动区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并且将活动区活动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活动区活动提供目标和内容上支持及保障。
(五)提高教师在区角创设中的指导能力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首先要懂得观察什么,不仅要观察幼儿的人际交往情况,还要观察幼儿自身、幼儿参与的活动区、幼儿对材料的操作等情况。其次,要采取有效的观察方式,这关系到教师能不能系统地观察到幼儿在活动区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此外,还要做好观察记录,便于教师客观地评估幼儿、对幼儿在活动区中的行为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
教师需要在尊重儿童意愿的基础上,以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提升活动技能为目标,把握好介入的时机、参与的度以及使用的方式。随意介入幼儿的活动,这只会打断幼儿的正在进行的活动,还会影响到幼儿活动的情绪。把握恰当的介入时机,必须要对幼儿及幼儿的活动有一个了解,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
参考文献:
[1]阎水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J].幼儿教育,2010.
[2]王东兰.对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建议[J],教育导刊,2010.
[3]郭海燕.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生成课程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2005.
[4]李利.浅谈英国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J].教育导刊,2007.
[5]王珊.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8.
[6]赖佳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M].新世纪出版社,2011.
[7]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8]范春林.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教育研究,2008.
作者简介:沈文璐,(1994.10),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合肥市振兴路幼儿园老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