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创设

2022-06-21 02:27:11龚贤朝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探索实践

龚贤朝

摘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环境的培养。情境教学是我国著名教育界李吉林先生提出的,在几十年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本文以小学教育的研究为依据,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将情境教学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使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从而达到改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此外,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标准也对情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语言的工具和人文特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度阅读,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情感要素,理解情感信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语文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

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讲授知识,而是师生在同一个情境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建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情境的价值及其创设的基本思路。有人说,情境教学的实质就是创设虚拟场景,其目的是让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虚拟场景是相对于课堂而言的,虚拟并非是虚构,更强调从真实生活中提取相关元素,然后再通过重组与优化形成一个适合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人们对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是:语文的工具性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语言交流;人文性可以使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与传承人类文化。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体现出来,使人们的交流更具有意义;语文的人文性通常体现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细节里。有效的文本解读,是人们进入情境后的具体感知;有效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人们在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就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来理解情境,其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如果情境与学生高度契合,情境中的素材足够丰富,那么情境就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价值,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设计出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应尽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欣赏语言之美。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以案例或情境为载体,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与妻书》一课教学中,笔者试图通过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效果,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以及充满感情的语言,也能够让学生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如预期。后来,笔者进行了反思,发现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缺乏情境。从学生角度上看,教师之所以有那么深刻的感悟,是因为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一定的语境认知,当读到《与妻书》时,眼前就能浮现出相关情境,就能想到书中的经典语句。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因此,笔者借助情境来展开教学,将情境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学生阅读课文之前

《与妻书》是作者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在那个时候,作者已经决定参加起义,这是一个慷慨赴死的选择。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当时起义的背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影视材料进行剪辑与组合,设计必要的旁白。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者视频,就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接受信息,从而理解林觉民的选择。实际上,在个人生活与国家需要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学生往往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再阅读课文,就能够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得更加深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走向深度阅读。

阶段二:学生解读课文之后

为什么在解读课文之后还需要情境呢?这是因为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课文解读的前奏,还是课文解读的要素。在教学《与妻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整体感知。在课文解读之后,笔者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了角色演绎。演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了旁白的角色,这是站在林觉民的角度来感受他给妻子写的信;有的学生组成二人小组,通过一读一听的方式,演绎自己对课文某一片段的理解。这种方式能够打动学生,虽然原文中没有妻子这个角色,但是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让妻子作为一个无言的倾听者,让学生用语言和动作来演绎自己对《与妻书》的理解。

三、情境教学要重视情感要素

无论是课前的情境还是解读后的情境,都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还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角色。如果说教师在解读之前创设的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入境,那么,在课文解读之后创设的情境,就是让学生作为一个课文解读者与演绎者,对文本的内涵进行领悟,通过演绎的方式感受文本的語言、思维、审美与蕴含,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是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对情感的渗透,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等高级情感。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激活情感要素,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情感信息,进而发展认知能力。这样,无论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结语

本文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以促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使中学语文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探讨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情境教学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雪玲.高中语文阅读课上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31):56.

[2]周晓晔.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改革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8):26-27.

[3]阮琼.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路径研究[J].课外语文,2021(22):36-38.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探索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