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精神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

2022-06-21 22:56白献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能力培养

白献梅

摘要:科学推动着人类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任务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必须还要具备包括核心素养在内的其他关键能力,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则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为根本。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精神的角度出发,给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精神;能力培养

前言

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就是对未知的东西提出疑问,然后去探究和证实。科学发展的根本在于对问题的探究,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很难产生新的进步。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并积极地优化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精神与探究精神。

一、现今小学科学学生探究精神培养的问题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意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活动的缺陷。

(一)教学方法乏味,学生缺乏积极性

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早期,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多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都很低,无法有效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而在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欲想培养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无疑是一种空谈。

(二)教学中的实践性不强,理论性教学效果显著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既要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产生疑问、提出质疑,并进行探索探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学活动理论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很多时候,课堂上只有教科书,老师只会给学生们进行简单的讲解,而这类抽象性的知识让学生很难“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那么就更难进行实质性的探究了。

二、小学科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策略

独有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自身首先应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采取适当的策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把质疑和探究融入到科学课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一个胜利的一半。正确的引导是一个引子,它能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去,而不是让探究变成累赘。

1引入试验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可操作性很强,它的现象比较突出,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食盐的溶解》内容时,老师可给学生进行示范,用一杯水和几滴盐,把盐放在杯子里,然后把盐倒进杯子里,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常识尚未完备,因此多数学生会疑惑,这水如此清澈,那么盐到哪里去了?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引入信息理念

多媒体综合了图文影音,在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这门学科的学科特色,更能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多媒体呈现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和静态,而是把那些固态化的、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信息化设备转化为动态化的、直观生动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意识,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3设置悬念

學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悬疑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能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在学习磁铁时,老师可以事先把磁石放在衣袖里、口袋里或者水瓶子中,然后用衣袖的摆动,把水瓶粘在衣袖上。而这时大部分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可是学生们自身手中的东西却不管用,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就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思考,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索。

(二)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其内在含义是说:问题是学生探索的内在动因,是发现的基石,是智慧的开始。我们要善于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陷入愤悱的求知状态,并积极地进行探索,以解决他们内心的迷茫。这种教学模式从“教师讲授”的被动消极的吸收状态转向“学生主动探索”的主动积极的汲取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1问题须具备探究性

太过简单和太复杂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探索,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已知到新近发展区域到未知区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和未知的连接点附近的发展区域提出问题,以建立在学生实际的认知基础上,而在此基础上,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免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

2问题须具备层次性

不同的学生因其实际认知与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它能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并使其更具个性地发展。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刀切”地提出问题,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不同水平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来。

3问题须具备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文本知识记忆,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思维桎梏,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索。

(三)基于仿真实验的牵动探究精神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知识的掌握往往取决于实际情况,而非特定情境下的抽象性的知识点则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些课程的具体实施却不能完全符合他们的实际体验需求。而运用信息技术来模仿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他们置身于虚拟的情境中,对于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是非常有益的。而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对物体进行真实的观察对照,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一步步探索,这对于其探究精神的萌发与培养无疑是极为关键的。

如,在数百亿年前,在地壳运动、岩石和化石等方面,许多地壳运动、岩石和化石的生成都是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数亿年为周期的。与长期的地质学史相比,其他的地壳类事件则更迅速,比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等等。要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体会“漫长”与“瞬间”,仅凭教师的表述和学生的想象是难以取得成效的,而应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则可以构建一个相关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对其变化历程中的“快进”与“慢放”进行仿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而他们在明白这一现象时,其探究兴趣无疑会被勾动。

(四)实施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实施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的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表扬、少批评,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不管有没有道理,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质疑精神,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让学生明白其对在哪里、错在哪里。通过实施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的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这门课程设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其今后更高阶的理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二则是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精神,以保证其在今后更为深广泛与深入的学习与发展中能够有足够的动力源,而这一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新时代社会赋予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长征.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12(17):66-68.

[2]刘焕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探析[J].速读(下旬),2017(4):61.

[3]柳顺发.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5):57-58.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能力培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