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2-06-21 22:56:21殷雪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初中语文

殷雪

摘要: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很多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语文基础,同时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良,保证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发挥价值,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引言

群文阅读具有非常强的知识性、思想性与教育性,是初中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初中生进行自主阅读、自我发展的快乐成长途径,因而能够成为教师实现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更是教师展现教书育人、塑造生命这一时代职责的工作区域。

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群文阅读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篇阅读,也不是单纯的文本数量叠加,而是师生通过合理选择一个或多个阅读议题,将多个具有紧密相关性的阅读文本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组更加系统、结构化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开展群文阅读实践,能使师生共同围绕特定的阅读议题,展开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营造温馨融洽的阅读氛围,达成更多的学习共识;同时,也能给予学生更多充分自由的阅读时空,激励他们在多文本阅读情境中熟悉阅读题材,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在联系,发表和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获取丰富知识,完成知识建构,达到有效阅读学习的目的,最终实现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有效发展。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积极组织引领学生,一起尽情享受阅读,共享阅读进步和发展。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设计群文阅读目标

实施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应明确设计群文阅读目标。在设计目标时,教师必须注意:第一,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教学前,教师要紧密结合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实际情况,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合理设计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在群读活动中真正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增强阅读语感,丰富阅读体验,达成阅读学习目标。第二,要注重层次性。教师应结合已设定的阅读目标,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契合学生的阅读实情、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教学目标。第三,要紧扣初中生的阅读心理特征。教师应从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阅读目标。

(二)精选群文阅读议题

首先,从“人文情感”的角度选择议题。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时,应充分挖掘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设计阅读议题。例如,在《背 影》一课阅读教学时,从“人文情感”视角来确定“如何感受亲情”的议题,并将老舍《我的母亲》、莫言《母亲》等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多文本比较教学,激励学生深入开展阅读,使他们感受到亲情教育,唤起他们的感恩之情,体味父母愿倾其一生,只为孩子的成长。其次,从“语用”角度确定议题。这一类的阅读议题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从修辞方式、表现手法、文章结构三个方面来确定议题。例如,在《春》阅读课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文中的修辞手法,以“比喻”为切入点,组合《足迹》《一日的春光》等文章,指引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一起欣赏这些文本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最后,从“学生”角度设置议题。教师重视选设具有开放性的议题,能鼓励学生充分讨论;对文本解读不能太过单一,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开放性议题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生成多元理解,实现群文阅读的价值。

(三)践行群读培育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落实落细于课堂实践,践行群文阅读是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发展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创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形式,使群文阅读真正得以有效推进,引领学生亲历群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实现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一,创设情境,激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励学生主动融入群文阅读课堂,教师要注重设计有趣的议题,选取典型精彩的文本,为学生创设贴切的阅读情境,让他们充分享受群文阅读的乐趣。例如,开展《苏州园林》一课阅读时,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何独具特色”为议题,将《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篇章结合在一起,并适时为学生展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微视频片段,指引学生深入阅读。学生们围绕议题,在直观生动的微视频情境烘托下切入多文本閱读,从《中国石拱桥》中了解到我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及精妙的施工技术,从《故宫博物院》中认识到紫禁城和故宫的宏伟壮观,进而从《苏州园林》中引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深刻感受,体会了传统建筑艺术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二,巧引探究,集体建构。在群文阅读课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加强小组合作探究阅读,增进讨论交流,切实实现阅读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建构。例如,针对“如何刻画人物形象”这一议题,教师选取了《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祝福》等多篇文章开展群读,先设置问题:“(1)深入研读课文,阿长有何性格特征?(2)阿长没有文化,她是怎样买到《山海经》的?后来她的心理又有何变化?”激励学生探究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可以得出阿长是一个纯朴、热情的人;接着,引导学生继续联系阅读《孔乙己》和《祝福》,归纳表达出阅读感受,从这些文本故事情景中细致体会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圆满地完成了文本探究任务,有效促成学生们共同建构语文阅读知识和能力。

第三,对比拓读,涵养素养。单篇文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往往不够,通过整合群文进行对比拓展阅读,能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理解群文主题,发散阅读思维,让学生能从多个视角观察和思考同一事物,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和素养。例如,教师在《背影》阅读教学后,围绕“感悟亲情”议题,选择《回忆我的母亲》《合欢树》等文章,引领学生进行拓展群读,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亲情的,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又使学生体会到亲情的伟大,深度理解了文本中的真挚情感。

结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应坚持完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不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生动有趣的群读议题,有效整合阅读文本,激励学生在体验联系阅读、对比阅读、拓展阅读等进程中充分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增强文本阅读和解读能力,真正培育起优异的阅读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素娟.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2(04):99-101.

[2]张红.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会宁县实验中学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2022(04):141-142.

[3]汪海东.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教育界,2022(03):102-104.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