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摘要:英语学习离不开文本,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即使是同一内容也会千差万别,所以文本解读对于一名英语教师来说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借助文本解读在日积月累的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作者从图文两种素材谈了解读文本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解读;角度和维度;两主两体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结合21 世纪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对英语课程的目标维度进行了重构,明确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提出了英语课程中以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目标(教育部,2017)。那么,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现状如何?如何通过文本解读实现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本文试图探讨这三个问题。
一、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在语言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是使用的文本材料相同,其解读的思路、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设计也会存在差异,最终体现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素养的达成度的较大差异。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有以下三类常见问题:
1.重语言知识,忽略语境解析,导致碎片化解读。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文本视作语言学习的文字材料,其教学定位强调知识目标的达成,无视文本的主题和情境,导致学生在脱离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对词汇、句型等语言点进行机械性的识记和操练,使教学碎片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言和建构意义。
2.重语言训练,忽略逻辑建构,导致浅表化解读。
许多教师的文本解读在语言知识完成后戛然而止,一味强调语言技能目标的达成,忽略了对文本的结构化解析,弱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解读浅表化。
3.强贴情感标签,忽略意义挖掘,导致生硬化解读。
文本的育人价值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去思考、探究,但有些教师不想或者想不到,文本解读缺乏价值引领,或者生硬地贴标签,缺乏正确的方法。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文本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亟须改善。
二、文本解读的定义及作用
1.文本解读的含义
文本的范围很大,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都可被视为文本——《百度百科》。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解读的文本就是教材。基于《课标》编写的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短文、对话、句子,甚至与之配套的图片构成了文本,但它们不是简单的词语叠加,作者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情感态度都蕴含其中。那文本解读就是通过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用来实现编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走进文本,走进编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2.文本解读的作用
文本解读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它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它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和学生学习的深度。
三、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路径与方法
1.两主两体语篇解读法
在此,笔者以人教社三年级起点教材为例,阐述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方法:角度+维度。文本解读的角度包括两主和两体,即主题角度、主体角度、体裁和体会(读者角度)。主体角度包括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因为三者是相互融合的,所以主体角度可以从维度要素即5W1H(即六个疑问词)开展。以下为案例展示。
例一:以六年级上册 《Unit 5 Read and write》为例。
本课为阅读课,课本内容分为读、写、语音三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图片和文段,為文段选择题目,并落笔完成第二部分关于Hu Bin、Sarah和Robin的爱好、梦想职业和工作地点的信息表;第三部分为语音意识培养,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明白英语中逗号是停顿的朗读技巧。下面是作者对本文的文本解读示例。
体裁:说明文五种结构(总分式、统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和递进式),本文属于并列式;主体角度(在4W基础上加How,即可以发展思维,形成必备品格,又可拓展语言,发展关键能力);体会: What`s your dream job? How can we make our dream come true? NO job is noble or humble and every trade has its master.(职业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The happiest thing in their ideals.—Socrates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从读者角度谈论理想职业及实现梦想的路径,达到价值观取向的引导及意志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二:六下 Unit 2 Last weekend Part B Read and writeE2031AEA-1ADD-498C-BB7C-4B107AE49DBE
本语篇材料以“上周末”为话题,对Wu Yifan及其家人在酒店中的遭遇及感受进行了细节性的描述,旨在培养学生读懂投诉信类型文章,能预测下文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用一般过去时写投诉信,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与想法的积极性,同时唤起学生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本文的文本解读如下:
《修订课标》把思维品质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从主体内容框架像剥洋葱一样层层的搭建到学生在体会环节就作者观点说出读者观点或者结合实际生活说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培养,这种生长在骨子里的能力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2. 插图解读法
插图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中间,有的通过插页方式呈现,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和艺术欣赏作用。--《辞海》 它具有提高兴趣、增加知识和解释说明的功能。
(1)转换视角,趣味解读
陶行知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在解读图文的过程中要放低姿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能力来解读,发现文本的趣味点,。如新版PEP六下Unit 3 Where did you go? A Lets learn部分hurt my foot图片中描绘了孩子骑自行车摔倒的场景,但学生看到这幅图片时却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
(2)深入观察,细微解读
三年级上册Unit 5 Lets eat B Learn,文本呈现内容只是快餐店点餐,但是细看上面的图片,我们就会发现有两项西方文化蕴含其中: 了解中西方餐具的不同,了解刀叉的使用方法。西方用刀叉吃飯,中国用筷子吃饭;文明就餐,吃饭不说话、不打闹。
日本教育家佐藤正夫说:“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就是目标。”教材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制定的,教材有丰富的内涵,教材的每个文本,不仅包含了预期达成的语言目标,而且传达了编者想要表达的精神思想、人文情操、文化内涵等。因此,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表层的直观信息、核心句型与词汇等,而是要像照X光一样,透过现象深入分析,体会并理解编者的意图,精思图文刨深意,这样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