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诚诚
摘要:本文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以资料查询的方式对目前中职院校思政的研究和建设进行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对策。在构建战略方面,突出“课程思政”这一核心需求,并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工科专业的需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院校;工科专业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课程思政”被不断地提到,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课程思政就是把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同一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全员、全课、全程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综合性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基本教育目标的综合性教育思想。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一、中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认知不到位,机制不健全
“立德樹人”这一基本任务,“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一基本要求,教育界并无异议,但从实际意义上讲,则是局限于“立德树人”。职业院校对课程思政的技能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认识上的欠缺和体制上的缺陷。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实践性课程中,往往会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高素质”是一个全面的人才需求。各地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注重师生技能竞赛、科研项目拓展、教学信息化、产教融合、教师“课程思政”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系统性工作,常常是走走过场,用文件来执行,“为党育人”这一基本任务,却被无形中冲淡。老师们热衷于领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做项目、做课题,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培养他们的技能,为他们提供考级、考前、考前等服务,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有些老师甚至有“开倒车”的倾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功利化”导致的,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识尚未形成,“教育为党”也只是一种空谈。但由于认识上的欠缺,全面课程育人的观念还远远没有达到普及化的程度,难以形成课程、专业、教学、考核、教师等多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党委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教育合力尚未有效体现到课程思政中。当前,各地已相继总结出课程思政的建设实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距离建立起业内公认、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还有很大距离。
(二)体系不完整,合力未形成
目前,中职院校的普通教师普遍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但常常把它看成是一种政治工作,而不懂得把它与自己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整套“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不了解课程思政的目的,不能找到思政课程的切入点,不具备课程思政的要素挖掘能力,表现出专业与课程思政两面皮的现象。课程思政在不同专业中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存在着跟风、缺乏针对性、缺乏专业特色、不受学生欢迎的特点,有些老师干脆将自己的一段时间投入到思政教学中,变成了另外一种“思政课”。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思政”资源的认识不够,“思政课”不能和“课程”相结合,“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不能以专业核心素养为中心,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各类隐蔽课之间互相独立,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甚至是一种“课程意识形态”的功利主义现象,“课程思想”难以形成综合素质,未能形成“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的合力精神。
二、中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搭建
(一)中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搭建的总体要求
在解读《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二是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三是要科学地设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系统,尤其要抛弃一些“贴标签”、“两面皮”的思想政治课程;四是要按照职业教育的类别、课程的特点,实行分级推进的要求。第五,增强教学技能;六是健全有关评估制度与奖励制度,加强保障。
(二)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特点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纲要》中,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核心的科学精神,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要对问题有正确的理解,有问题的分析,有科学的精神。有能力处理问题。其中,工科类专业应以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为重点,以大国工匠的精神为目标,以以国为本的国家意识和使命感为主要内容。
(三)中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中职教育专业类别、专业设置方面,要落实分级推进的有关要求。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工程学科的特色,提出了构建中职工程学科思想政治体系的基本思路。
①要明确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中,建立课程思政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各课程都要围绕相关要求而构建。
②要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教材、课堂、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的和主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与实践。加强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以上的需求可以在计划“总要求”中加以调整,并将其强化到相应的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中。
③设计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课。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二是专业技术。而公共基础课,在学制相对较短、课时又少的情况下,更需要进行科学的优化。比如,体育美育课程可以把重点放在培养传统的运动内容(比如武术)上,提高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进行团体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在教学中,应采取项目式教学、个案式教学,以提高课堂的感染力,使课堂“润润无声”。另外,工程类专业注重实务的培养,例如实务训练、实务操作。在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必须把“课程思政”思想与“实践性”结合起来。
④重视教师的培养。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的指导,任何设计都毫无意义。在工程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底线意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其次,要树立“标杆”,这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新的战略行动,所以要注重对早期发展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使教育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还是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⑤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重视与之配套的考核与激励。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和激励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思政可以从有关经验中汲取教训,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中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广大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加强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广大社科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持续地贯彻和推进新一轮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宪州.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 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6.
[2]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5.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3-11].www.gov.cn.
[4]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N].光明日报,2019-10-18.CB01F5E6-8224-48DA-B2C0-8B4DC33D85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