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能力齐飞,语言与思维并重

2022-06-21 22:15黎含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黎含容

【摘要】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聚焦“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方法与能力”目标,让教材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载体,通过课内外阅读联动培养阅读兴趣,以提高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两种,有意义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思维方法与能力,才能落实语文学科素养,提高閱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聚焦语文能力目标,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与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教材,让教材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载体,让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言语智能与思维能力的生动高效的课堂。

(一)聚焦“语言积累与运用”目标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离不开对语言的鉴赏与积累运用。小学中高学段的阅读教学应紧扣文本语言,结合不同文体特点设置恰当的语用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落实语用目标,让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1.结合文体特点,设置语用目标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不强调文体特征,但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设置恰当的语用目标,将“这一篇”的文章理解延伸到掌握“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例如,在散文教学中应聚焦优美语句进行语言表达实践,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赏析语段,通过语段修辞分析等方法理解语言结构,从而积累优美的语言。如三年级下册的《燕子》《荷花》都是非常优美的散文佳作,在语言积累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通过控制节奏、声调,读出文章的美,积累丰富的词语形式;在语言表达方面,可通过仿写、小练笔等,加深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如燕子开篇“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可让学生从“一身_______,一双_________,凑成___________”总结出“1+1=?”的句式,让学生积累与运用。

2.开展趣味活动,落实语用目标语言

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需要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可以综合使用插图、绘画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动图、视频、音乐等多重手段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难懂的内容。

其中,绘画比较适用于散文和古诗类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如在四年级的《海上日出》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画出不同天气情况的“日出图”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兴味盎然,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彰显了自己的个性。

(二)聚焦“思维能力与方法”目标

小学中高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原因、对比等方式设置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深入思考,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追问原因,加深思维深度

因果关系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思考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原因,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加深思维深度。

如在四年级小说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教师通过追问“哈威尔船长明明可以逃生,为什么要和轮船一起沉没?”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通过想象哈威尔船长的处境和心理活动,读懂了他的忠于职守、视死如归,教师再趁势展开了关于“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的深刻探讨,让课堂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

2.对比探究,发现事物本质

对比,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中高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情节和人物行为的对比,让学生在冲突、对比中厘清思绪,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发展阅读思维能力。

如在四年级的童话教学《巨人的花园》,通过花园前后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有孩子们的地方才有春天”,通过对比巨人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让学生感受到巨人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敏感的内心。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领悟“围墙”只是有形的“墙”,而是人心的隔膜。由此,因“筑围墙”带来的“冬天”也象征内心的寒冷、悲伤,因“拆围墙”带来的“春天”象征着内心的快乐、幸福,学生就更深入了解了童话故事的主题。

又如在三年级的文言文《司马光》的教学中,同学们已经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为什么砸缸是最佳的救人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就让学生积极思考,关注“群儿戏于庭”特定情境,在院子里的儿童还能用什么救人呢?学生纷纷提出了用梯子扔绳子、求教于大人等有创意的方法。但对比“砸瓮”,都显得没有那么快捷高效,学生这才对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佩服不已,这个过程中也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培养阅读兴趣,课内、课外阅读联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延伸,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联动,才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在三年级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池子与河流》的教学中,当学生读懂寓意中的智慧与启迪,意犹未尽之际,教师便可趁机向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的寓言故事,让他们爱上阅读,从文学从中汲取智慧与营养。又如杜桂梅老师在执教高年级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对于关于牛尾巴究竟该朝上还是朝下的探讨,引入了大量的诗词、画作来佐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容量。学生在课堂上思接千载,与不同时代的人们思想相碰撞,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从而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精髓,实现了语言思维和难点的突破,是课内课外阅读延伸的典范。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应聚焦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通过课内外阅读联动培养阅读兴趣,让教材真正成为培养阅读能力的载体,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敬平.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 基础教育,2019(2):227-228.

[2]周 晶.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2019(8):11-13.

[3]陆卓涛,张雨强.PCAP阅读素养评估框架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2(2):108-11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