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2-06-18 07:02洪有辉
江西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石术胆道胆囊

洪有辉

(江西省余干县中医院,余干 335100)

胆囊结石属肝胆外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既往临床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多采用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效果确切,但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2]。 随着腔镜技术在临床上不断完善及发展,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的保胆取石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且术中无需将胆囊切除,较好地保留胆囊功能[3-4]。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旨在探究对患者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20 年8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胆囊结石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 例。其中研究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50.37±2.68)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9.8~26.9kg/m2,平均BMI 为(24.08±0.64)kg/m2;病程3~9 个月,平均病程(6.18±0.61)个月;单发结石10例,多发结石24 例。 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31~70 岁,平均年龄(50.41±2.63)岁;BMI 为19.6~27.0kg/m2,平均BMI 为(24.11±0.60)kg/m2;病程2~9 个月,平均病程(6.28±0.59)个月;单发结石13例,多发结石21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无肝内、胆外结石;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腹部手术史;存在急、慢性胆囊炎病史;胆管结石手术史;病历资料不全;存在手术禁忌证;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所有术前检查,已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持头高脚低仰卧位,术中采用三孔法,手术切口设于脐缘处,为弧形切口,插入10 mm Trocae,充入CO2气体,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情况,于剑突下及右侧肋缘下插入5 mm Trocae,观察胆囊外形、三角区域及胆总管解剖结构、是否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等;使用无损伤抓钳提起胆囊底部,完全暴露胆囊组织,对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进行游离, 随后使用钛夹夹闭后离断,完整剥离胆囊;使用电棒涂拭胆囊创面止血,于观察孔将胆囊取出,冲洗腹腔后排出CO2气体,明确无胆漏及其他活动性出血后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结束。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麻醉方式、 体位摆放及操作孔设置均与对照组一致,使用电钩切开胆囊底部的无血管区域,切口大小依据术前超声提示结石大小所决定;随后使用吸引器吸尽胆囊内胆汁,置入胆道镜,观察胆囊内结石情况,并在网篮辅助下取出结石,观察结石取出情况;确保结石已被完全取净,若胆囊管开口处可见胆汁流入,则可退出胆道镜,在腹腔镜下使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胆囊黏膜层及胆囊外膜层, 连续缝合胆囊底部切口,冲洗腹腔;最后吸尽腹腔积液,释放CO2气体,放置负压引流管,明确无胆漏及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腹腔。 术后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避免术后感染。

1.4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满分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强。 (3)胆囊壁厚度及收缩功能: 研究组于术前及术后1 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4)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术后胆漏、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VAS 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胃肠蠕动恢复时间(d) VAS 评分(分)研究组(n=34)对照组(n=34)t P 40.09±6.94 38.97±7.15 0.655 0.515 15.12±6.93 38.59±6.88 14.014 0.000 4.54±0.49 4.60±0.58 0.461 0.647 0.74±0.05 1.85±0.71 9.094 0.000 1.25±0.43 3.45±0.50 19.452 0.000

2.2 研究组胆囊功能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术后研究组胆囊收缩功能高于术前, 胆囊壁厚度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研究组手术前后胆囊功能及胆囊壁厚度比较(±s)

表2 研究组手术前后胆囊功能及胆囊壁厚度比较(±s)

时间 胆囊收缩功能(%) 胆囊壁厚度(mm)术前术后t P 38.49±5.81 59.86±6.48 14.317 0.000 3.06±0.21 2.11±0.18 20.028 0.000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胆囊具有排泄胆汁、存储胆汁等作用,在人体循环中意义重大。 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有效取出结石,但对胆囊结石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需要较长的康复期[5]。 近年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但术中胆囊切除后患者将彻底丧失胆囊所有功能,且易引发的胆管医源性损伤,影响术后恢复[6]。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发展,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可较好地保留胆囊收缩功能,加之胆囊黏膜可保护IgA 抗体的分泌及胆道、大小肠免疫系统,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研究组胆囊收缩功能高于术前,胆囊壁厚度低于术前,表明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 在两镜联合下行保胆取石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基础上可将结石清除, 具有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并能够预防疾病复发,有利于预后。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可在腹腔镜及胆道镜的辅助下获得更清晰的视野,有助于及时明确胆囊情况,准确判断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从而精准操作,有效减少胆管损伤[9-10]。 此外在两种腔镜辅助可充分取出结石,较好避免了胆囊黏膜损伤,减少结石残留或破碎,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风险, 进一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11-12]。

综上所述,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确切,可有效保留胆囊收缩功能、促进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少,复发率较低,有利于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石术胆道胆囊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SpyGlass直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初步探索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