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文献的壮医针灸疾病谱研究

2022-06-18 04:58范小婷赵明阳骆裕欣妍邓肖彬李佳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病种病症针灸

范小婷,赵明阳,梁 弘,骆裕欣妍,邓肖彬,李佳静,林 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壮医针灸和中医针灸同属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为炎黄子孙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对中医针灸的疾病谱、适宜病症的研究日益丰富[1-7],很大程度推动了中医针灸的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壮医针灸不断地被推广应用,其治疗疾病谱也不断扩大,现代临床相关文献研究亦日渐丰富,但迄今尚未有关于壮医针灸疾病谱系统研究的文献报道。归纳整理壮医针灸临床疾病谱,有利于探讨其适应证并筛选出优势病种,对指导壮医针灸的诊疗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3月发表的关于壮医针灸的临床文献进行梳理及分析,初步探讨壮医针灸的疾病谱,以期对壮医针灸的发展有所裨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壮医针灸具体疗法的选定 本研究主要检索壮医针灸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莲花针逐瘀拔罐疗法、壮医刺血疗法、壮医针挑疗法、壮医火针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疗法、壮医梅花针疗法、壮医火攻疗法的相关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选定计算机检索的数据库分别为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检索数据库的日期均为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主题、篇名检索,检索词为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药线、药线点灸、壮医火针、壮医梅花针、壮医皮肤针、壮医刺血、壮医穴位刺血、壮医热敏探穴针、壮医莲花针、莲花针拔罐、壮医针挑、壮医挑治、壮医针刺、壮医针法、壮医针灸、壮医火攻,以AND、OR或NOT为连接词,构成逻辑关系。

1.3 资料采集

1.3.1 文献纳入标准 ①纳入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集;②纳入文献为针对壮医针灸的临床观察,均以壮医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或配合其他方法;③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类论文,临床病例样本数≥10例。

1.3.2 排除标准 ①综述类论文、动物实验研究类论文;②医案、名医经验及重复发表的文章;③其他非临床疗效观察类的文章。

1.4 数据管理和规范化

1.4.1 疾病谱和病症名称归类方法 本研究主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8-9]和《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初步探讨》[7]对纳入文献的疾病按系统分类。疾病谱中的病症名称“能西不中”,症状类病名“能中不西”,即有西医病名不用中医病名,有中医病证名不用西医症状名,为了化繁就简,部分病名进行了合并归纳[10]。并根据壮医针灸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规范。

1.4.2 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拟定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的评价方法:①一级适宜病症:文献数占总文献数的2.5%以上(包括2.5%);②二级适宜病症:文献数占总文献数的2%~2.5%(不包括2.5%);③三级适宜病症:文献数占总文献数的1.5%~2%(不包括2%);④四级适宜病症:文献数占总文献数的1%~1.5%(不包括1.5%)。

1.4.3 壮医针灸优势病种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1]拟定壮医针灸优势病种的评价方法,将病种的文献频次≥20次的归为优势病种。

1.4.4 壮医针灸病症谱常用穴位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2]拟定壮医针灸病症谱常用穴位的评价方法,将用穴频次在20次以上的穴位定为壮医针灸的常用穴位。

1.4.5 治疗方法和穴位的规范 壮医针灸具体的治疗方法和穴位名称参照《中国壮医学》[13]64-91《壮医针灸学》[14]进行规范。

1.5 统计分析 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如发表的期刊名称)和核心信息(病症种类、穴位等),采用频次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基本信息 文献检索结果如下:CNKI 1 130篇,VIP 917篇,CBM 808篇,WanFang DATA 1 110篇,将所有数据库所得文献进行合并,共计文献3 965篇,筛除重复文献2 216篇,剩余1 749篇,再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全文,筛除内容、数据重复及不相关文献1 151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598篇。598篇文献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538篇是中文期刊论文,占89.97%;54篇为学位论文,占9.03%;6篇为会议论文,占1.00%。在598篇中文期刊文献中,共包含135本期刊。其中出现频次在前4位的期刊分别是《广西中医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针灸》。

2.2 文献主要信息

2.2.1 壮医针灸病症谱分析 经统计可知,598篇文献中共有16大类病症系统,共160种病症。按照各系统文献数量排序,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141篇、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105篇、神经系统病症85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62篇、消化系统病症57篇。按照各系统病症数量排序,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26种、消化系统病症20种、神经系统病症1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13种,如表1~5示。无论是从文献发表数量,还是从病症数量上统计,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和消化系统病症均是壮医针灸临床治疗的高频病症系统。

表1 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

表2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

表3 神经系统病症

表4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除了上述5个病症系统的病症外,余下病症系统的病症及文献数量具体如下:①呼吸系统病症9种(43篇):哮喘(13篇),变应性鼻炎(13篇),过敏性鼻炎(6篇),感冒(5篇),咳嗽(2篇),慢性气管炎(1篇),咳喘(1篇),咽喉异物感(1篇),鼻窦炎(1篇);②眼和附属器病症9种(18篇):麦粒肿(7篇),近视(2篇),出血性结膜炎(2篇),Behcet病葡萄膜炎(2篇),老年性白内障(1篇),眼睑黄色瘤(1篇),沙眼(1篇),眶上神经痛(1篇),儿童弱视(1篇);③儿科病症7种(27篇):小儿厌食(7篇),小儿遗尿(7篇),小儿腹泻(5篇),小儿发热(3篇),小儿呼吸道感染(3篇),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篇),小儿汗证(1篇);④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6种(16篇):甲亢(6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篇),糖尿病(2篇),肥胖(1篇),高脂血症(1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篇);⑤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4种(10篇):血管性痴呆(3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1篇),抑郁症(5篇),脑外伤后记忆障碍(1篇);⑥循环系统病症3种(5篇):心绞痛(3篇),高血压(1篇),心搏骤停(1篇);⑦耳和乳突病症3种(3篇):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1篇),突发性耳聋(1篇),耳鸣(1篇);⑧肿瘤病症3种(6篇):癌症放化疗术后(2篇),肿瘤类疾病(2篇),子宫肌瘤(2篇);⑨传染病病症2种(5篇):艾滋病(2篇),腮腺炎(3篇);⑩妊娠和产褥期病症2种(2篇):产后尿潴留(1篇),终止早孕(1篇);○1其他病症6种(13篇):慢性疲劳综合征(5篇),脾虚证(3篇),痧病(2篇),产后康复(1篇),亚健康(1篇),阳虚证(1篇)。

表5 消化系统病症

2.2.2 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分析 文献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可分为一级适宜病症、二级适宜病症、三级适宜病症和四级适宜病症,具体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儿科病症、呼吸系统病症、眼和附属器病症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9个病症系统,涉及29种病症。具体见表6。

表6 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

2.2.3 壮医针灸优势病种分析 由于壮医针灸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不同,壮医针灸有着不同的优势病种。在598篇文献中,病种频次≥20次的优势病种有4种,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和失眠。见表7。

表7 病种频次大于10次的病种统计

2.2.4 壮医针灸病症谱常用穴位分析 在总结壮医针灸疾病谱、适宜病症并提炼优势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壮医针灸临床常用穴位进行用穴频次统计。所纳入的文献共检索到穴位处方590首,穴位343个,穴位出现总频次为3 164次。其中足三里穴频次最高,达200次,其次为三阴交穴116次、阿是穴105次。现将使用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按降序排列。如表8所示。

表8 壮医针灸病症谱常用穴位频次表(频次≥20)

3 讨 论

壮医针灸源远流长,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明确提出“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记载了壮医针灸悠久的历史,更有文物考证了壮医针灸的悠久历史,如武鸣马头镇西周古墓出土的2枚青铜针、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的3枚银针[13]3,即是最好的例证。壮医针灸以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三道两路学说”等理论为指导,以“调气”“解毒”“补虚”为原则,通过针灸刺激于龙路火路在体表形成的网结,施以调气,达到畅通三道两路,均衡气血,增强机体自然自愈力,加速祛毒之效,复归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壮医药线点灸能较好地抑制炎症反应[15-16],调节血管舒缩功能[17],以及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18-19]。

在纳入的598篇文献中,共涉及160种病症,涵盖了16大类病症系统。无论是按文献篇数,还是按照各系统病症的频次,排名前5位的均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神经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和消化系统病症,提示这些病症系统是壮医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壮医针灸在上述病症系统中应用较广。而在传染病病症、循环系统病症、肿瘤病症以及耳和乳突病症方面的文献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壮医针灸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中,从壮医针灸的适宜病症来看,共涉及9个病症系统、29种病症。这些适宜病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壮医针灸临床较为常见且疗效相对较好的病症,可为壮医针灸适宜病症的临床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亦发现,壮医针灸在一些适宜病症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如湿疹、乳腺增生症等,很大原因可能是与其他治疗措施(因疗效良好或治疗便捷)逐渐取代壮医针灸相关,因此,不断提高壮医针灸的疗效,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壮医针灸优势病种主要有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和失眠,优势病种相对集中,主要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神经系统病症,其具有深入开展疗效机制研究的价值。带状疱疹在壮医学中称为“笨隆病”[20],是由邪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人体,阻滞三道两路,导致龙路火路气血瘀滞,致使机体外周神经和神经节产生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受损而引发。壮医针灸(如壮医药线点灸)能调节机体T细胞亚群,提高CD3+、CD4+的水平,从而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2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头痛,均由神经炎症反应所致[22],壮医针灸(如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等)具有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作用[23-25]。壮医学中失眠又称“年闹诺”,其发病与机体道路不畅、气血失衡、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密切相关[26],壮医针灸(如壮医针刺、壮医药线点灸等)能抑制促觉醒类神经递质Orexin A、Orexin B、Glu的表达,促进促睡眠类神经递质GABA的分泌,具有抑制觉醒状态、缓解失眠的良性调节作用[19,27]。

本研究发现,壮医针灸临床用穴频次排名前3位的穴位依次为足三里、三阴交和阿是穴。足三里是壮族医学一个常用的穴位[28],可扶正补虚、畅通气机,具有“上、中、下部疾,无所不治”的强大功效[29]。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交会穴,具有疏肝、健脾、益肾的功效[30],可调和气血,通经络。壮医认为阿是穴是毒邪阻滞机体反映于体表的反应点,壮医针灸刺激阿是穴,可为毒邪排出体外打开通道,加强疏通局部的阻滞。相关研究亦指出,阿是穴既是机体内的病理生理状态在体表局部的外在反应表象,也是诊断治疗疾病的核心要点[31-32]。穴位频次排序结果提示壮医针灸临床治疗的取穴配穴,主要遵循补虚、均衡气血、祛毒的基本治疗原则,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进行随症配穴。

综上所述,壮医针灸适应证广泛,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不断探索及研究壮医针灸的疾病谱,尤其是优势病种。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整理分析壮医针灸的临床疾病谱,探讨其适应证,并筛选出优势病种,为壮医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文献计量学参考。但壮医针灸疾病谱以及适宜病症的研究是一个长期以及复杂的过程,本文仅从临床研究文献所涉及的病症进行统计,初步探讨出结论。由于涉及的数据库与临床文献较多,可能存在文献数据误差的风险;且在纳入文献中,临床病例数需大于等于10例,没有纳入少于10例病例数的文献或者个案研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在今后研究中,尚需开展更加系统全面、多因素客观的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病种病症针灸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青春期病症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新病种”等十五则
针灸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阿呆的病症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