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肺部影像学改变为首发表现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2-06-18 06:19苑静怡周佳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皮疹淋巴瘤影像学

李 倩,苑静怡,周佳奇,赵 敏,王 珂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吉林 长春 130041)

外周 T细胞淋巴瘤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指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NK细胞的肿瘤,较为罕见,有高度异质性,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10%~15%,PTCL由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和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等多种亚型组成[1-2]。其中AITL是PTCL的一种常见亚型,具有侵袭性高和预后差的临床特点,占PTCL的15%~20%,占NHL的1%~2%[3]。AITL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如肝、脾和淋巴结肿大,B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和体质量减轻),结外器官受累及特征性免疫活性异常等,但以肺部影像学改变为首发表现的患者较为少见,国内近10年仅有1例类似报道[4]。本文作者收治1例AITL患者,该患者以肺部影像学改变为首发表现,初诊为双侧肺炎,抗感染治疗后患者肺部改变进行性加重。现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理特点、治疗手段和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5 d”于2020年11月30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该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0℃,无畏寒和寒战,自行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体温多于午后反复升高。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量少,不易咳出。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下叶见多发条片状高密度影,以左下肺为著,纵隔和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图1)。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本科。病程中有乏力,躯干、四肢皮疹,近期体质量无变化。无特殊既往史。

图1 入院时AITL患者胸部CT影像Fig.1 Chest CT images of AITL patients at admission

1.2 查 体体温36.5℃,脉搏101 min-1,呼吸16 min-1,血压110/85 mmHg,一般状态尚可,神志清,躯干、四肢见散在淡红色皮疹,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触及肿大,均质中,无黏连,无压痛。口唇无紫绀,颈软,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叩诊左下肺浊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无增大,心率为101 min-1,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1.3 诊疗过程入院后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气管通畅,未见明确肿物。采用经引导鞘管(guided sheath)支气管内超声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G)于左肺下叶外基底段探及异常回声,行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并于7号淋巴结行支气管穿刺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TBNA)。TBLB病理回报送检标本见慢性炎细胞,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中肺泡上皮增生,并见少量纤维素样坏死;TBNA病理回报送检标本见较多红细胞、淋巴细胞、少量腺上皮和中性粒细胞,未见恶性细胞;肺泡灌洗液送检标本内见较多腺上皮、鳞状上皮细胞和噬淋巴细胞,未见恶性细胞;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纤支镜灌洗液)回报未找到抗酸杆菌。痰培养和痰脱落细胞未见异常。同时提检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β2-微球蛋白水平为2.97 mg·L-1,绝经前罗马指数(ROMA index)为17.90%。结合上述检查结果,考虑肺部肿瘤可能性较小,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8 d。患者出现四肢多发淡红色斑片,经皮肤科医生会诊,考虑过敏性皮炎,口服氯雷他定和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后逐渐消退。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仍反复低热,发热多见于午后,最高体温为37.7℃,可自行退热。复查胸部CT(2020年12月8日)显示:左肺下叶高密度影范围增大,左肺下叶膨胀不良,双侧胸腔积液(图2)。患者可能存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或头孢菌素酶的耐药菌感染,将抗生素更改为广谱的美罗培南抗菌8 d。行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胸水常规检查提示:外观黄色;李凡他试验阴性;白细胞总数4.6×103个;单核细胞比值>多核细胞比值。胸水生化检查提示:总蛋白28.50 g·L-1;葡萄糖7.00 mmol·L-1;腺苷脱氨酶9.52 U·L-1;乳 酸 脱 氢 酶105.00 U·L-1;氯111.90 mmol·L-1。胸水病理检查显示:未见恶性细胞。复查肝功能(2020年12月8日)结果显示:白蛋白28.8 g·L-1。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后患者再次出现下肢大片红色皮疹伴轻度水肿,停药、抗过敏治疗后皮疹消散。患者出汗后反复出现四肢和胸背部红色斑片,可自行消退。期间完善发热相关检查:风湿三项、类风湿组合、血管炎组合、抗核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和甲状腺功能九项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颈部、颌下、双侧锁骨上、双腋下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的淋巴结约为3.2 cm×1.2 cm)。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仍有反复午后低热,结合胸水常规生化检查不除外肺结核的可能性,给予三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实验性抗结核治疗10 d。同时行骨髓穿刺术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期间复查胸部CT(2020年12月21日)结果显示:左肺下叶实变(图3)。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不除外AITL。患者转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行右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2021年1月8日),病理诊断:NHL,WHO分类:AIT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Ki-67(+20%)、CD2(+)、CD3(-)、CD43(+)、CD5(+)、CD20(灶状+)、Pax-5(灶状+)、CD10(散在+)、Bcl-6(散在+)、CD21(DC+)、CXCL-13(散在+)、PD-1(+)、CD4(+)、CD8(+)和Cranzyme B(-)。

图2 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AITL患者胸部CT影像Fig.2 Chest CT images of AITL patients after treated with moxifloxacin anti-infection

图3 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AITL患者胸部CT影像Fig.3 Chest CT images of AITL patients after treated with meropenem anti-infection

1.4 诊断和治疗临床确诊为NHL-AITLⅣ期A组,给予CHOPE(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地辛、依托泊苷和醋酸泼尼松片)方案化疗。

1.5 随 访患者于2020年12月27日出院,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2021年6月患者完成5个周期CHOPE方案化疗,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一般状态不佳,遂停止化疗,仅行对症支持治疗。

2 讨 论

AITL起源于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helper T cells,TFH),是PTCL的侵袭性亚型,好发于老年人,男女发病比例均等。AITL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症状较常见,易伴发皮疹和肝脾肿大[4-5],部分患者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6]。AITL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7-8]其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有研究[9]显示:EBV阳性患者有发展为B细胞淋巴瘤的可能,特别是发展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可累及肺部,临床上以继发性淋巴瘤最为常见,是淋巴瘤肺部浸润所致。对于淋巴瘤的胸部CT表现,回顾性研究[10]显示: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肺实质各种类型的改变,最常见的为磨玻璃样改变,其次是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小叶中心结节,还包括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及肺结节等。病理和影像学对照研究[11-12]显示:肺部影像学改变与瘤细胞侵犯肺的途径及肺内病变生长方式相关。

AITL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典型表现为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完全破坏,副皮质区高内皮小静脉呈分枝状增生,伴滤泡树突状细胞围绕血管不规则增生[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如CDl0和CXCLl3特异度好,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和ICOS的灵敏度较高。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研究[14-15]显 示:遗 传 调 控 因 子TET 2、IDH 2和DNMT 3A基因突变是AITL的标志之一,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 HOA G17V)的突变也与AITL的发病密切相关[16]。

AITL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17]。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模式,首选蒽环类药物为主的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化疗方案,但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对于复发性和难治性(R/R)AITL,目前主要方法为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8]。近年来新型抗肿瘤药物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已在R/R AITL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新型的苯甲酰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在AITL患者倾向于较高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19]。新型叶酸靶向制剂普拉曲沙可减少肿瘤细胞内叶酸的运送,阻止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也可用于R/R PTCL[20]。本妥昔单抗是抗CD30抗体-药物偶联物,能直接作用于淋巴瘤细胞上的CD30靶点诱导细胞凋亡,有研究[21]显示本妥昔单抗联合CHP方案使患者有更好的获益。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 1)在PTCL有独特表达模式及临床病理意义,是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22]。

临床上以胸部影像学改变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较为少见,国内近10年内可检索到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AITL病例报告仅1例,该患者以胸腔积液、双肺多发渗出影为首发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现结合本例特点分析病例误诊原因:淋巴瘤患者肺部表现特异性较差,常见症状如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等[24]。该患者以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有肺部影像学改变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肺部疾病指向性明显,初诊考虑肺炎可能性大,待除外肺恶性病变。经TBLB、TBNA和胸水脱落细胞检测,该病病理结果均不支持肺恶性病变。先后给予莫西沙星、美罗培南和实验性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发热症状稍有缓解,但肺部影像学改变却进行性加重。虽然临床医师最初较难考虑到此病,但当抗感染效果不佳时应早期积极寻找病因,不应仅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生诊疗思路局限,只重视专科系统症状而忽略其他症状,如患者四肢及躯干皮疹初诊为过敏性皮炎,对症处理后好转,后多次复发,且皮疹面积不断扩大,虽皮疹为AITL常见症状,但未能将皮疹作为本次入院的系统性症状之一而延误病情。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随时关注患者伴随症状,将其作为疾病的整体;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提示多处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体积较小,未能及早建议患者行淋巴结穿刺活检,临床医生应积极寻找病因,早期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必要时可行淋巴结切除及送病理检查。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不明原因发热,且伴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如系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AITL,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患者病情。

猜你喜欢
皮疹淋巴瘤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无误解无伤害关于淋巴瘤,我们只要正解!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