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伟,胡奕津,黄丽珊,范 申,张红艳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近年来,真菌毒素对中药的污染屡见报道,其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因分布广泛备受关注[1-2]。人们服用受毒素污染的中药材或饮片摄入OTA,导致其在体内蓄积,引发肝肾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严重毒性作用[3]。常规的中药炮制加工并不能完全去除OTA,而受OTA 污染的中药材脱毒过程繁琐且昂贵,可能造成活性成分丧失。因此,尽早检出中药材或饮片中可能存在的OTA污染,能够及时对受污染的中药进行处置,是保障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以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为识别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合了适配体高特异性、高亲和力与电化学方法简单便携、响应快、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高灵敏检测OTA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材料科学的发展为高灵敏传感策略的构建提供了更多选择。纳米金(NG)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被广泛用作电极修饰材料来提高电化学传感性能[5]。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创新的碳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好、电催化活性高和导电性好等优点[6]。与化学还原制备的rGO 相比,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具有均匀稳定、经济环保、简单快速和易于控制等优点[7]。研究表明,单链DNA(ssDNA)的碱基能够与rGO 表面丰富的芳香环结构产生π-π堆叠作用而被吸附到rGO 表面[8]。该特性被广泛用于构建荧光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方法,对目标物进行快速定量检测[9-10]。
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研究通过一步电沉积法制备ErGO-NG 涂层修饰的玻碳电极,吸附亚甲基蓝(MB)标记的OTA 特异性单链核酸适配体,构建高灵敏、快速检测OTA 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药样品中OTA 的检测,以期为中药材OTA 污染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新思路。
1.1 实验仪器 CHI660E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CHB-202恒温金属浴(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BSA224S 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5810R 台式离心机、minispin plus 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 公司);ALPHA 1-2LD PLUS 冻干机(德国Marin Christ 公司);SHP-250 生化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KQ-116 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E28 型pH 计(瑞士Mettler Toledo 公司);Milli-Q Integra 超纯水机(法国Merckmillipore 公司)。
1.2 实验试剂与药物 氯化钠、氯化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和甲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石墨粉(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四氯金酸三水合物(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玻碳电极(武汉高仕睿联科技有限公司);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铂丝对电极(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OTA、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标准品(纯度>99%)(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本实验中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级别;所有水溶液均使用Millipore Milli-Q 系统纯化的超纯水(18.2 MΩ·cm)配制;中药饮片薏苡仁和白扁豆均购自福州本地药店;本实验所用3'端标记有MB 的OTA 适配体(Apt-MB)序列为:5'-GATCGGGTCTGGGTGGCGTAAAGGGAGCATCGGACA-MB-3',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并纯化。
2.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与表征 将0.5 g 石墨粉、0.5 g 硝酸钠和23 mL 的浓硫酸置于圆底烧瓶中,于冰水浴中搅拌混匀,加入3 g KMnO4粉末,于35 ℃下持续搅拌约1 h,直到圆底烧瓶中形成浓稠的糊状物。接着加入40 mL 超纯水,同时迅速将温度提高至90 ℃,继续搅拌30 min。最后加入100 mL超纯水与3 mL 的30%过氧化氢溶液,当混合液的颜色由深棕色变为黄色表示反应终止。将混合液趁热过滤,将滤饼搅拌分散在超纯水中,随后将滤饼分散液分装在50 mL 的离心管中,1 000 r/min 低转速离心3 min,多次重复操作直至完全去除大颗粒沉淀物。取上清液在8 000 r/min 下离心15 min,取沉淀物GO 重悬到超纯水中,并用超声处理以促进GO 的分散。将上述制备的GO 分散液进行冷冻干燥,最终得到干燥蓬松的黄色GO 粉末。将合成的GO 分散在水中,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
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将玻碳电极(GCE)打磨抛光至光滑镜面并对GCE 进行活化,将活化后的GCE、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铂丝对电极构成的三电极体系浸入含有0.5 mg/mL GO 和2.5 mmol/L 氯金酸的混合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在+0.6~-1.6 V 电位范围内电沉积5 圈制备ErGO 和NG涂层修饰的GCE(ErGO-NG/GCE),用超纯水清洗后干燥备用。
2.3 传感器的构建及OTA 的电化学检测 将“2.2”项下制备的ErGO-NG/GCE 浸泡在含1 μmol/L Apt-MB 的PBS 缓冲液(10 mmol/L,pH 7.4)中孵育2 h,孵育后PBS 缓冲液清洗,低流速氮气干燥即完成传感器的构建。将20 μL 不同浓度的OTA 标准品溶液滴加在电极表面,于20 ℃下反应1 h,用PBS 缓冲液冲洗后将电极体系置于PBS 缓冲液中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
2.4 方法的条件优化 为使所建立的传感方法具有最佳表现,在OTA 浓度为10 ng/mL 条件下,以达到最大峰电流差值ΔIp(ΔIp=I-I0,其中I 和I0分别表示待测物加入后与前的峰电流值)为判断依据,依次对Apt-MB 的浓度(0.5、0.8、1、1.5、2 μmol/L)、OTA 与Apt-MB 的反应温度(10~35 ℃)、反应缓冲液的pH(6.0~8.5)和反应时间(15~120 min)分别进行了优化。
2.5 方法的选择性考察 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将构建好的传感器分别与空白PBS 缓冲液、5 ng/mL OTA 标准品溶液、50 ng/mL 的其他真菌毒素(AFB1、ZEN 和DON)标准品溶液以及上述毒素混合物溶液(含5 ng/mL OTA 和50 ng/mL 的其他真菌毒素)孵育并用PBS 缓冲液冲洗后,将电极体系置于PBS 缓冲液中进行DPV 检测,每组平行测定3 次。
2.6 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考察 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使用同一批次的GCE 按照“2.2”“2.3”项构建传感器,与5 ng/mL 的OTA 孵育后采用DPV 平行测定6 次,并记录峰电流变化考察方法的重复性;使用不同批次的GCE 同样按照“2.2”“2.3”项构建传感器,与5 ng/mL 的OTA 孵育后采用DPV 平行测定6次,并记录峰电流变化考察方法的再现性。
2.7 中药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 分别将中药饮片薏苡仁和白扁豆打粉过筛,称取1.0 g 药材细粉于50 mL 离心管中,加入适量OTA 标准溶液,混匀后加入10 mL 甲醇-水(7∶3)超声提取30 min,5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 微孔滤膜后取续滤液,用PBS 缓冲液稀释定容,制成低、中、高(0.1、1.0、10.0 ng/mL)3 种浓度的OTA 样品溶液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每种浓度平行测定3 次。
3.1 GO 与ErGO-NG/GCE 的形貌表征 从图1A的透射电镜图可以看出本实验所合成的GO 在溶液中能够被剥离分散成单片薄层,并呈现出卷曲、褶皱和边缘折叠的GO 典型形貌特征,证明了GO 的成功制备;从图1B 的扫描电镜图可以观察到GCE电极表面电沉积的ErGO 具有更多的褶皱结构,并且NG 能够分散在ErGO 涂层中,表明一步电沉积法成功制备了ErGO-NG/GCE。
图1 GO 与ErGO-NG/GCE 的形貌表征图
3.2 传感平台构建的电化学表征 在-0.2~+0.6 V电位范围内,采用CV 法以50 mV/s 的扫描速率在含0.1 mol/L KCl 和5.0 mmol/L[Fe(CN)6]4-/3-的PBS缓冲液中对不同修饰阶段的电极进行表征。如图2 所示,裸GCE 具有一对大小相近的氧化还原峰(曲线a),当在GCE 表面电沉积ErGO-NG 后,可以看到氧化还原峰电流均增大(曲线b),这是由于导电性良好的ErGO 和NG 改善了电极表面的电导率;当Apt-MB 修饰到ErGO-NG/GCE 表面后,观察到曲线c 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大幅下降,并且峰间电位差增大,这是由于Apt-MB 的磷酸骨架带负电荷,对同样带负电的电子具有排斥作用,此外大量Apt-MB 的吸附也增大了电极表面的空间位阻,最终导致电极表面电导率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各组分在GCE 表面的组装是成功的,间接证明了所构建的传感平台的可行性。
图2 不同修饰电极的CV 图
3.3 Apt-MB 浓度的优化 从图3 可以看出,ΔIp随着Apt-MB 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当Apt-MB 浓度为1 μmol/L 时产生的ΔIp达到平台值,即使继续增大Apt-MB 浓度也没有明显增大,因此选择1 μmol/L的Apt-MB 进行后续实验。
图3 不同浓度Apt-MB 对峰电流差值的影响
3.4 OTA 反应条件的优化 从图4A 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大,ΔIp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选择20 ℃作为最优反应温度;从图4B 可以看出,当反应缓冲液的pH 值为7.4 时,ΔIp达到最大值,因此选择pH 7.4 的缓冲液进行后续实验;从图4C 可以看出,ΔIp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在反应60 min 时达到平台值,因此选择60 min 作为后续OTA 与Apt-MB 的反应时间。
图4 OTA 与Apt-MB 的不同反应条件对峰电流差值的影响
3.5 标准曲线的建立 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OTA 进行DPV 检测,结果如图5A 所示。在0~10 ng/mL 范围内,随着OTA 浓度的增加,吸附在电极表面的Apt-MB 不断与OTA 结合并脱离电极表面,导致MB 信号电流不断减小。研究发现,在0.05~10 ng/mL 范围内,峰电流值Ip与OTA 浓度的对数(logCOTA)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5B所示,线性方程为:Ip=1.446 9logCOTA-11.338 1,相关系数r=0.993 8,检测限(3 σ/S)为0.03 ng/mL。
3.6 方法的选择性考察 在最优条件下,用本方法分别 对5 ng/mL 的OTA 和50 ng/mL 的AFB1、ZEN和DON 进行检测。从图6 可以看出,尽管非目标毒素的浓度为OTA 的10 倍,但它们产生的ΔIp值都很小,而5 ng/mL 的OTA 则能够产生明显增大的ΔIp值。此外,毒素混合物溶液也会使ΔIp值明显增大,并且产生的ΔIp值与单独OTA 的ΔIp值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方法对OTA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本传感器能够有效对抗其他毒素成分对OTA 检测的干扰。
图5 OTA 标准曲线的建立
图6 方法的选择性考察
3.7 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考察 在最优条件下,分别使用同批次和不同批次的GCE 电极构建传感器对5 ng/mL 的OTA 平行测定6 次,并记录峰电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6 次重复性测定和再现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1%和3.64%,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3.8 中药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 选择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OTA 检测的中药薏苡仁和白扁豆进行加标回收测试。在经HPLC及本方法皆未检出OTA 的薏苡仁和白扁豆样品中分别添加0.1、1、10 ng/mL 的OTA 标准品,加标样品采用本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本方法对2种中药饮片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94%~105.17%,RSD≤5.60%,说明该方法回收率和稳定性良好,具有快速检测中药材OTA 污染的应用前景。
目前常用的OTA 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色谱的检测法(如高效液相色谱及其与质谱的联用法等)和免疫分析法(如酶联免疫测定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前者灵敏度高、结果精确,但需要大型且昂贵的仪器与专业的检测人员,无法满足中药材OTA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后者快速高效、特异性强,但抗体存在制备过程复杂、稳定性差、具有批次间差异等缺陷,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1]。
表1 薏苡仁与白扁豆样品中OTA 的加标回收率测定(n=3)
本研究基于ErGO-NG 材料和OTA 特异性适配体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用于OTA 的高灵敏检测,见图7。Apt-MB 通过π-π 堆叠作用吸附在ErGO-NG/GCE 表面,当体系中不存在OTA时,电极表面吸附的MB 分子在一定电位下可产生较大的峰电流;当体系中存在OTA 时,OTA 可与Apt-MB 结合形成稳定复合物,使Apt-MB 的结构发生卷曲,削弱了适配体与电极表面的π-π 堆叠作用,导致部分Apt-MB 远离电极表面,使吸附在电极表面的MB 减少,相应的峰电流发生改变。据此可通过测量峰电流的变化实现对OTA 的定量检测。
图7 OTA 电化学传感检测的原理图
在最优条件下,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 ng/mL,检测限为0.03 ng/mL。这应该归功于通过一步电沉积法修饰在电极表面的ErGO-NG 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提高了电极的导电能力,进而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将本方法应用于中药实际样品薏苡仁和白扁豆中OTA 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94%~105.17%,RSD≤5.60%。该方法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响应速度快、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廉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此外,本方法的选择性强,即使在其他高浓度真菌毒素共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OTA 检测,具有中药材OTA 污染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前景。
本方法具有潜在的通用性,可将识别元件更换为其他真菌毒素的适配体,可能实现对其他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有望为中药材中真菌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一种经济便利、高效灵敏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