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起帅 陈光灿
[摘 要]在信息爆炸、娱乐泛滥的当下,媒介素养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理工类高校学生因其专业特点与培养模式所限,在媒介素养方面表现出了接触方式单一、识读能力较弱、批判能力不足以及认知水平欠缺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依托校园社团活动、开发校园媒介资源等方式,提升理工类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
[关键词]媒介素养 大学生 媒介批判 素质教育
引 言
媒介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也包括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媒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简单来说,媒介素养就是公众能够恰当地接触、解读、欣赏和批判媒体,进而健康地使用媒体。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水平的教育,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这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媒介识读能力和媒介批评能力,提升媒介认知水平,促使他们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建设。现代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沉迷、暴力、偏执、消费主义、价值观混乱等,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阻碍。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就是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少年更加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使媒介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工具。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现状
1.理论探索臻于成熟,相关实践仍不平衡
媒介素养教育滥觞于193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希望能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提供的“低水平”满足。1960年代后,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由“抗拒”转变为培养媒介识读能力。1970—198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加入学校课程。
1980—1990年代,中国逐步开始研究和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时至今日,媒介素养及其教育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但是,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中,体现出“理论先于实践”的显著特点,即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展开是在相关学者对于国外理论和理念的引介下完成的,是一种“理论研究带动具体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层面来看,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由来已久且日渐成熟,但是并没有引发媒介素养教育在实际应用中成体系、大规模地展开。在教育理念位于前沿的地区和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势头较好,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区和高校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甚至尚未开始的阶段。总体来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在实践中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更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因此其发展状态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
2.教育体系参差不齐,媒介使用问题突出
大学生的思维意识、知识结构、价值体系相对成熟且具有可塑性,学习的自由度相对较高,有更多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机会,因此大学生是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群体。
纵观当前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在课程教育体系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师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体系指导下,完成专题教学工作。此外,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因其专业特殊性,大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例如,作为我国较早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将媒介素养课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课,从传媒的性质和传媒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判、创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多为高校的自觉选择,或由于专业要求,只为部分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从已经开始探索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高校属性来看,文科类或综合类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等方面较为领先,理工类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空缺。
当前媒介更迭速度不断加快,媒介信息庞杂且难辨良莠,特别是迅猛发展的各类新兴媒体以其便利性、娱乐性、虚拟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并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日渐复杂的媒介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生活已然显现出了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分析
1.媒介接触方式单一,信息获取片面狭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9.86亿,占比达99.7%。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媒介。
移动互联网络的建设以及智能终端硬件的革新,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介迅速占领人们的媒介接触版图。对于被称作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来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娱乐和知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性、非线性、碎片化特征也正契合了当下青少年的媒介需求,因此,多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仅限于一部智能手机,对外界的所有了解也依赖于手机中的信息推送,这就造成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片面性和狭隘性的问题。
2.媒介识读能力较弱,无法区分虚拟现实
媒介素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媒介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曾指出,绝大多数现代公众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而大众传媒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所提示的是一种“拟态环境”,并非是对真实世界的客观再现。亦即是说,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产品”,而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较少接受人文社科相关的知识训练,对于新闻传媒的运作机制也缺乏了解,对不同媒体的属性、功能、动机等认识不够,因此在面对媒介呈现的信息内容时,缺少反思和质疑能力,很容易在各类媒体的引导下产生误读和误判,进而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认识和不当回应,如網络上广泛存在的“键盘侠”“地域黑”等现象。
3.媒介批判能力不足,价值选择混乱偏差
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批判能力。媒介批判能力包括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的美丑、是非、善恶等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也包括正确认识媒介与人、社会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可以帮助公众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独立且理智地生存。如果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质疑、思辨和评价水准,就会降低甚至消解芜杂信息对公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负面影响。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塑造和培养“批判型受众”。
尽管在多方的宣传教育下,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甄别意识有所提升,能够认识到网络信息有真有假,但其批判能力依然有待加强。根据前面的论述,由于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以智能终端为主,并且存在显著的“网络依赖”现象,同时又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质疑和思辨能力,因此在面对各种网络思潮时,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甚至容易被极端言论所左右,进而深刻地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价值选择与行为取向。
4.媒介使用能力出众,认知水平存在差距
关于媒介与技术的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始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争论。持“技术善论”者认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动力,技术的革新能够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问题,可以将人类带向一个光明的未来;持“技术恶论”者则从根本上否定技术,认为技术是万恶之源,技术剥夺人的权利,降低人的自律,滋长物质主义,宣扬消费主义,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此外还有一种“技术中性论”观点,持此论断者认为技术自身无谓善恶,技术产生的影响并非技术本身所固有,而是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的目的。
理工类专业学生往往運用媒介技术的能力出众,尤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及网络相关工具,但对于所使用的技术缺乏反思与追问意识,呈现出过度追求“术”而忽视“道”的现实特点,因此更加容易导致技术滥用、媒介依赖和自我异化等消极后果。
理工类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媒介素养教育加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教研机构,编写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储备和培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媒介素养的相关课程;同时也要针对理工类专业学生,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在既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元素,将媒介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充分融合,在全校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合力,帮助理工类专业学生在提升专业水平和媒介运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媒介识读能力和批判意识。
2.依托校园社团活动,开展媒介素养宣传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新时代复合人才的重要阵地,除了要从学校管理和教学层面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拓宽课程教学体系,还应当注意发挥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朋辈教育作用,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媒介素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宣传、自我服务功能。例如通过组织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活动等,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培养媒介反思意识,提升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逐步培养起更加完备的媒介素养。
3.开发校园媒介资源,引导校园传播实践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利用媒介自身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清晰地观察媒介、了解媒介,拂去媒介的面纱和神秘感,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与媒介相处。因此可以广泛开发校内媒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媒介平台传播实践;可以与传媒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信息的选择、加工和生产过程;另外还可以邀请传媒业工作者、媒介理论学者走进课堂,通过专题讲座、作品展播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媒体的传播真相,进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
结 语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本质,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作为信息技术革新和国家科技进步的后备力量,应当具有更加健康的媒介使用意识和清醒的媒介认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合力,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取得真正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奥尔特.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M].闾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杜娟,潘玲霞,胡沫.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121-124.
(田起帅:西安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陈光灿: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