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嵩瑞 高洁
2022年4月16—17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协办。会议以“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为主题,通过回顾中国德育发展历程,关注西方德育研究前沿,系统探讨了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路径的未来样态,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会议进行中,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以及以田家炳学校为主体的中小学相关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五万人次上线研讨学习。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道德教育发展”“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道德教育”“西方道德教育前沿”“田家炳学校德育实践探索”六大分议题,展开了具体且深入的交流讨论。
一、新中国道德教育发展
站在当前社会发展变革的关键节点上,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育发展历程,梳理代表性思想,阐发新时代命题,有助于对未来德育发展进行更精准、更理性的把握。基于此,与会代表对1949年以来的经典德育思想、概念观念、实践路径与评价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与再解读。
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土德育学者思想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以“成就大写之人的教育学——鲁洁教育思想素描”为题回应大会主旨,全面揭示了鲁洁先生倡导和强调的人道主义、实践取向、超越理想、生活根基的教育学的完整风貌。宝鸡文理学院马多秀教授则通过“朱小蔓先生农村教育思想探析”的发言,对朱小蔓教授从重视认知和情感的双重维度重新定义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等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再回顾。
学者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典德育思想与概念的时代新内涵给予了关注。围绕“中国德育研究的认识论困境及突破”这一话题,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指出,针对当下中国德育研究认识论存在的先天不足等困境,未来研究者应抓住中国德育认识论建构的根本点,提炼中国德育思想和实践的认识特征以解决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教授在“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功能研究及其现实意义”的发言中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功能研究的四个阶段,并指出学校德育应在兼顾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等方面实现转向。
二、 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
德育理论与实践历久弥新,往往随时代呈现出新样态及新趋势。
特邀嘉宾新西兰教育哲学协会前任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Michael A. Peters围绕大会主题,以“关于修身的教育哲学:集体写作之美”为题,从修身出发,对个体自我道德修养与学术写作之间的耦合性进行了探索。他认为集体学术写作实践是一种以“自我的美学”为内涵的道德修养形式,它以开放、协作、共同创造和共同社会创新、同侪评论和合议为主要特征,承认并增强了学术自我的集体道德塑造。针对道德来源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以“道德从何而来?”作出回应。他从本性论与文化论道德观之争出发,以社会生物学、计算机仿真实验等研究成果为依据,证明道德出自并合乎人类本性,捍卫了人类尊严。
将德育研究与当下教育问题相结合,洞见德育未来走向,呈现德育时代价值,是本次大会主旨之一。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作了“自恋及其教育疗治”的发言,提出人自恋与自身及他人均呈现出非道德关系,并探索了自恋成因与疗治自恋的德育路径。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就“面向欲望调节力提升的现代学校美育”话题,指出应发挥美育的独特价值以应对当代青少年欲望两极化困境,建立提升欲望调节能力的现代学校美育实践体系。
还有学者从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德育视域下的师德建设、教师形象、角色及评价实施路径等命题进行了探索。首都师范大学朱晓宏教授聚焦“教师专业伦理形象构成性研究”,以现象学视角探讨了如何推进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理论创新研究、课程建设研究和應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班建武教授则着眼于“常态师德建设的实践意义”,指出师德建设应准确把握师德职业属性,立足日常师德现实遭遇,提升师德建设专业化水平。苏州大学李西顺教授关注“教师情感劳动的浅表化问题及其破解”,强调将情感劳动视为教师追求职业价值及生命意义、体认自身情感的一种存在方式。南京师范大学闫旭蕾教授关注教师传道者角色的隐退与回归,广州大学蔡辰梅教授则强调应基于教师的日常美德实施师德评价。
本次学术年会还设置了“田家炳学校德育实践探索”会场,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研究得到实践反哺,同时促进一线教师在德育实践方面的理论探索。
三、 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当今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影响着德育的根本理念、实施方式和未来走向。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聚焦智能时代特征,围绕德育在网络文化下的新面相与新挑战、德育与个体与群体的新关系、智能时代德育的新路径等命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网络文化下重新审视德育,探讨其与人类个体与群体关系,是本次会议的焦点之一。东北师范大学魏薇副教授以“融媒体时代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失范与规范”为题,对德育规范构建和伦理引导路径进行了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张添翼副教授则着眼于“纠偏型的公民参与”,从内涵、意义、机制与教育四个方面展开了说明。
时代变迁直接影响着德育功能、实施路径与策略。对此,部分与会代表给予了回应。山西大学赵国栋副教授探讨了“后真相”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挑战与突破,对教育应为之责进行了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秦楠副研究员则以“技术教化道德何以可能——关系论视野中的‘人工智能+道德教育’”为题,反思技术工具论、实体论立场技术的局限性。北京师范大学林可博士关注“短视频时代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认为短视频有其教学优势,应发挥其正面作用。
四、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道德教育
学科德育是德育在学科范畴内的细化与展开。当前,我国学科德育已在生活德育理论等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道德教育现实困境、时代内涵与理论实践研究,以及具体实施与创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阐释。
关于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道德教育具体实施与创新路径等问题,海南师范大学易连云教授以“权利意识与道德责任:学校德育要素分析——兼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主题,阐释了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作为工作的学校德育各要素间关系进行了梳理。首都师范大学李敏教授立足于比较视野,提出应在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与行为准则中渗透爱与公正的共同伦理价值,将专业伦理课程作为培养手段,使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恪守专业伦理。杭州师范大学蒋一之教授从合法性论证等三个角度对当代西方教育戏剧育德的主题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教育戏剧在原理阐释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武汉理工大学季爱民教授强调了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并从历史厚度、政治高度、鲜活温度三个角度对教育实践原则与路径进行阐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衣晓蕾校长解读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决策要求,阐释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德育的含义,呈现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最美教育”实践探索。
五、 西方道德教育前沿
西方道德教育前沿思想为中国德育领域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对西方道德教育前沿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是构建中国本土德育理论研究框架、重焕中国道德教育思想蓬勃生命力的題中之义。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展开了深入探讨。
杜威研究是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中无法回避的经典主题之一。在“从间接德育到全方位德育——杜威教育伦理学及其演化”的发言中,华东师范大学黄向阳副教授指出,杜威基于教育伦理的间接道德教育论限制了直接道德教学的扩张,引导了现代德育跨科课程编制的尝试,启发了综合性德育的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作了题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前后分期说’之我见”的发言,强调开展杜威研究要读原著,以坚实的文献和史料为依据来发表新观点。此外,还有学者着眼于康德等西方道德教育巨擘。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围绕康德理性培育论、理性教育内涵及思想根源,重新阐释了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张力与价值。
在闭幕式环节,大会宣布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在本次理事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新一任理事长。经理事会决议,2023年和2024年的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年会将分别由重庆师范大学和宁夏大学举办。
新时代赋予德育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与新问题。本次会议回溯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融汇中西,聚焦共识。在全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突破了传统会议模式,回应了新时代对中国德育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中国德育理论与实践未来发展的新路向,必将成为推动全国德育研究深入开展的坚实抓手,成为砥砺全国德育学人奋发前行的新动力。
【刘嵩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高洁,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