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情景创设的策略

2022-06-15 21:20:59廖焕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道德与法治初中

廖焕愉

【摘要】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为主体,流水式“一问一答”的课堂模式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不感兴趣,这种被动呆板、缺乏个性的学习势必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状况的出现,从而造成教学活动的低效和失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思想性、实践性及对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通过教学生活情景创设,能激发学生主自探究的动力,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和富有教育意义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情景创设

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时,要依靠多种资原、先进教学设备、人工智能,甄选切合学生现有水平的材料,树立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体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教师在备课中要重视创设“情景”

作为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思考:有哪些重点难点?有哪些创设的策略?有哪些模式?有哪些方法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认真思考学习呢?有趣生动的生活情景创设离不开教师优秀的素养:以教材内容为本,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三个维度,创设情景要合情合理,让学生对知识由感知到内化,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要吸收、内化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推陈创新。

如,在备课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二目“爱在家人中”时,笔者会思考解决以下问题:各个家庭亲情的表现是怎样的?父母与孩子发生爱的碰撞时怎样化解?如何传递爱?因此,在课前,笔者让学生收集自己与父母产发生矛盾的小故事和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做的最深刻的事;收集中华二十四孝故事等,并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反省“我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在课堂上,笔者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肯定父母的努力,力争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恰当地进行爱的教育。在备课中,笔者想用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这样一首充满爱和温馨的歌曲带领学生们进入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教学生活情景创设的策略

生活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优化课堂设计,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创造出和谐、友善、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在教学生活情景创设中突出“疑”和“引”

“疑”是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抓住学生聚焦点,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可见,问题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阶梯,是思考的契机。学生的思维就是从问题开始的。生活情景的创设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并要与我们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适合课堂教学的生活情景,以及设疑、设障碍。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分析、综合、发散、聚合、想象等思维能力,很好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在教学生活情景创设中突出“活”和“动”

“活”指的是,形式要灵活多变,教学生活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课堂小游戏、课堂表演、课堂辨论、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参与到学习中。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得高效,丰富精神世界,获得全面发展,又能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脑的习惯。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时,笔者组织了主题为“我辩论,我快乐——网络能传递正能量”的辩论赛活动。课堂辩论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时,笔者先让学生分享自己交友的小故事,然后分享交流:我今后如何交友?友谊在我们成长中有什么作用呢?利用学生身边的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且能使学生珍惜友谊,深化学习。

3.教师在教学生活情景创设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与时俱进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对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如果教师自己不创新、不努力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变化的节奏,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作好铺垫。数字技术的引入使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所以,教师要提高对资源甄别、提炼和整合的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資源,选择感情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以播放展示、图文再现等手段,创设教学活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丰富、更深刻地学习体验,以及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走向共同富裕》这一内容时,教材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围绕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②国家为什么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④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这4方面简述。如果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知识点,不理解吃透内容,学习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笔者通过查找家乡的侨刊、报纸等搜集家乡人民贫困生活的图片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播放对比今天幸福生活的视频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政府和人民创造的成果来之不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社会作出奉献。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情景的创设是通过教师设法营造产生新知识、新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去体验、去感爱、去发现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总结、学习、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念,王敏.老师的力量[M].青岛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3:08:59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创设的作用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21:38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开展实践尝试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