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牧
摘 要: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中的核心内容,以作业为抓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增效是现阶段全體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与综合性特征,在优化作业设计的同时实现减负增效则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只有贯穿以生为本理念,才能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详细论述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特色作业设计,以期发挥作业教育价值。
关键词:双减政策;低年级语文;特色作业
引言
特色作业设计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少作业数量,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将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要想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开发作业,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响应教师,进而在师生双向奔赴中发挥作业的教育意义,将减负增效全面落实。
一、菜单式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菜单式作业就是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与传统作业截然相反,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作业,学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符合自己的作业类型。菜单式作业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又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升了作业质量,有助于减负增效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菜单式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寓教于乐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4《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设计菜单式作业提供学生自主选择,在作业中加强学生的知识印象。作业一:分角色朗读课文,由两位同学完成,一人扮演小鸟,一人扮演青蛙,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台词。在朗读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作业二:制作手抄报,绘制青蛙与小鸟图像,并将他们的对话抄写在图像旁边,宣传坐井观天的故事。在图像绘制与内容抄写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书写与绘画能力。作业三:续写文章结局,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如青蛙跳出了井口,它终于看见了井口之外的天,相信了小鸟的话。抑或者青蛙依然做在井底,质疑小鸟的话,始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不同的作业教育方向各有侧重,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作业类型。
二、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实践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正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已成为教育的根本。在实践性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面向生活,在生活中挖掘相关素材为设计特色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知识印象。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设计实践性作业,在作业中落实双减政策值得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4《画杨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如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拿出物品观察,在观察中对于不同角度做出记录,并在最后进行对比,体会文章传递的哲理。又如课文1《咏柳》,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柳树,并将这首诗融入柳树,感受“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感受中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的理解。低年级教材中收编的内容看似简单,实际上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这些价值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验证,学生自主体验或学到的知识远高于教师的灌输,其知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长期探索积累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发展与提升,而这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
三、信息化作业,彰显时代特色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事业,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开发信息资源,鼓励学生在信息设备上完成作业,如此既能纠正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又能彰显新时代的教育特色[2]。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5《小猴子下山》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设备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将小猴子的路程展示出来,并在其中标注好小猴子几次丢了东西去捡其他东西,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教育价值,悟出为人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事。抑或者将猴子的历程自主表演,用视频做好记录。学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文章的包谷、西瓜之类的,表演猴子丢弃手中的东西一味追求新东西,最终一无所获。在视频的记录下,学生可以明确小猴子的做法不可取,也能意识到文章中传递的哲理。信息化作业数量少,且能在最简单易懂的作业设计中帮助学生悟出更加深刻的道理,在作业中自主开发课文的教育价值。如此一来,既实现了双减政策的减负增效目标,又能彰显新时代教育特色,发挥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必须实现减负增效,而实现减负增效的前提条件是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视为作业设计的核心,才能确保学生积极响应教学,耐心完成作业。本文主要从菜单式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信息化作业,彰显时代特色教育三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对于特色作业设计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艳明.“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提质”研究[J].新课程,2022(21):10-11.
[2]邱春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探讨[J].新教育,2022(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