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仪
摘 要:目前,幼儿园中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只注重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语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教师孤立地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忽视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设计的语言教育活动比较单一、教师没有争取家长的参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7-0005-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WU Qingyi (Fengqiao Guanfeng Kindergarten in Suzhou High-tech Zone,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language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 including: only focus on teachers' speaking, ign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language teaching goals are not clear, and teaching is not very targeted; teachers are isolated to children cultivating language ability, ignoring the power of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teachers ignore the subjectivity of young childr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designed by teachers are relatively simple, and teachers do not strive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Language education activitie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国内外已经有大量学者针对幼儿的发展做了很多研究。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伦内伯格指出,在2~12岁这个阶段,儿童可以很好地习得语言,如果超过这段时间,他们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受到一些约束,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加拿大语言学家查穆斯伯斯也指出,幼儿处于习得语言的关键阶段。蒙台梭利通过实证研究指出,0~6岁是婴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敏感期,如果这时候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教师要进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要同时接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以家园要一起合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恰当得体的语言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顺畅、相处变得和谐。如果没有语言,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甚至相处都会陷入困境。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衡量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何有效地抓住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探究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掌握更多教育方法。
1.家园合作背景下學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概念阐述
(1)家园合作
刘晓颖认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把自己当作主题,幼儿园和家长要相互合作,合作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潘宇认为家园合作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而且能保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董岩认为,家园合作是指针对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家庭成员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将家园合作定义为:幼儿园和家长利用各自的教育优势,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共同商讨幼儿教育工作的双向活动。
(2)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就是幼儿使用语言表达自我的能力,幼儿语言具有一系列特点,当幼儿学习某一事物时,语言感知系统里的听、说、读、写因素会完整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发展幼儿语言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听说能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将当地一所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开展幼儿园教育以及与幼儿家长进行联系与合作的相关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论文使用了文献资料法,这是通过相关渠道收集资料,了解研究对象相关情况的研究方法。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可以对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可以通过做笔记、写文献综述等方式收集与论文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为本论文研究提出方向。本论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收集相关资料,并对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其中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奠定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
第二,访谈法。访谈法可以收取更多资料。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与沟通,收取更多资料。本论文利用自编的访谈提纲,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开展幼儿园教育以及与幼儿家长进行联系与合作的相关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3.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由于受到一些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在为幼儿创设情景时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教师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创设语言教学情景,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怎么创设情景,都由教师一手安排,教师在教学情景中只关注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幼儿是否真正掌握了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引入一些延伸活动和渗透教育。比如,在课程《我是鼻子小卫士》中,教师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接下来做一个有趣的呼吸小实验,知道鼻子的嗅觉作用,然后教师总结鼻子出血时的急救方法,应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保护小鼻子的方法,不应该只是教师一味地说。这就导致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显得心不在焉,无法将注意力放在语言课堂上,这样就给教师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目标指引行动。要想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确界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社会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也受到了不良影响,在界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忽视了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使整个活动呈现小学化色彩。有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孩子识字。有些教师甚至表示,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其所在的幼儿园根本用不上,因为该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就是识字教育;有些幼儿园也有早期阅读活动,可其所用的教材是“某某识字阅读”,其目的不在于早期阅读,而是让幼儿识字;更有甚者,有些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就是“经典诵读”,让幼儿背《三字经》《千字文》等。
(3)孤立地进行语言能力培養,忽视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
目前来看,很多幼儿教师没有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只是在语言教育中孤立地进行语言能力培养,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契机,进而造成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后,很少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造成幼儿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情况,在家庭中也不会询问幼儿学习情况,这就造成幼儿的语言学习效果得不到巩固。
4.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旨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活动的材料,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相关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在进行情景创设时也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但是部分幼儿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的年纪还比较小,如果完全放手让幼儿参加语言教育活动,可能会导致活动纪律难以控制。由于受到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组织语言活动时采取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创设的情景比较单一,他们虽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绘本材料,但是这些绘本材料是否真的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我们不得而知。比如,教师在讲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本来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复述这个故事,将小蝌蚪一路上的际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但事实上,教师却充当了串联者的角色,所有重要的故事转折点都是老师说出来的,小朋友只能尾随老师,说出先遇到了谁,后遇到了谁。在这里,虽然小朋友得到了开口表达的机会,但这种表达并不是基于主体性的全面激发。
(2)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比较单一
即使是处于同一阶段的幼儿也可能在天赋、能力、兴趣爱好方面大相径庭,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兴趣爱好与能力的语言活动内容,但是根据笔者对教师的访谈内容,教师A表示“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师会借鉴对方的教案,毕竟面对的都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教育内容也差不多”,这就造成教师安排的语言教育活动比较单一,幼儿园中每个班级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大同小异,缺少新意,难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没有争取家长的参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幼儿园要把家园合作教育纳入整体教育工作之中。”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关怀与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将伴随儿童成长的一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但笔者对教师进行的访谈内容显示,A教师表示“我们也会给孩子布置一些简单的口头表达作业,比如,提供某个话题,让孩子在家中和父母交流,第二天回到幼儿园后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情况,但很多幼儿第二天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表示‘忘了,其实我们是在班级群里交代过的,很显然,家长并没有把这些小任务当回事,我们也知道家长工作很忙,可能顾不上这些事情,我们想想就算了。”由此可见,教师没有争取家长的参与,也有一些家长完全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教师,没有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语言教育,这不明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对策
(1)教师发挥幼儿主体性
要想顺利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语言知识,教师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语言活动游戏化观念。教师要加强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幼儿语言活动课程的性质、基本精神进行正确把握。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感受语言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渐掌握文明礼貌用语。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盲目追求幼儿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如果教师比较关注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不会刻意追求孩子是否能讲出教师规定好的语言。如果过分追求语言形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安排语言活动内容时,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因为语言活动是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服务的。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选择与幼儿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说话主题是否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连接。在组织教育内容时,要了解儿歌、故事与孩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在哪里。
比如,在为幼儿开展《春天到了》语言活动活动时,我组织了“找春天”的语言游戏,让他们回想起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事物,比如,小花、小草、小鸟等,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总之,在语言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活动活动的目标。我班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天还会留有一部分时间让幼儿自由交流,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成就感。
(2)教师设计多元化语言教育活动
我国《纲要》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本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教师要重视创设良好的语言活动环境,让幼儿与其进行互动,受到环境的影响,提升语言能力。每个班都应该开辟一个单独的语言活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设置低矮便于幼儿自主取放的小书架;松软舒适的小沙发、小坐垫等,还要投放合适的绘本材料,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区,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语言游戏,比如,我曾经渗透过角色游戏,在班级创设各种游戏角,娃娃家、表演区、商店、医院等。在游戏前简单地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角色,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我先让幼儿自由讨论,选择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让幼儿说出自己想参加哪个游戏角的活动以及原因,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角色的特点、身份,学习与人交往的对话技能,以此扮演好角色。
我还带领幼儿参加动画片配音活动。在当前幼儿生活的环境中,他们的父母不一定都讲普通话,可能会讲方言,这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让幼儿学习动画片配音,可以使幼儿逐渐掌握标准的发音,一些经典的动画片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他們模仿动画片中的台词,比如,“我是大耳朵图图,我要去郊游了”“喜羊羊,谢谢你送我的围巾”等,发音非常标准,幼儿置身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让幼儿模仿标准的语言发音,会逐渐改变语言素质。除了让幼儿原封不动地根据动画片原台词进行配音,我们还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动画片情节的了解,让他们自主创编对话,以此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3)家园加强沟通与联系
众所周知,幼儿除了要接受幼儿园教育,同时还要接受家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重视。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时,家园要进行交流和沟通。幼儿园可以通过下发调查表的方式,重点调查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的感受情况、语言常识及常用的语言教育的方法,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明确幼儿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语言教育的任务。而在这之后,幼儿园能够通过测查结果,比对班级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从而找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的差异,如在语言的认知、教育策略、方法等,以便班级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班级教师能够根据测查结果,制订一系列的教育计划,如制订家长工作的计划,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明确家长工作今后的目标。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的观念,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引导家长充分了解在幼儿全面发展中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将各方面学习的关系协调好。幼儿园也需要将一些科学的幼儿语言的家教方法和策略教授给家长,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水平。良好的家庭语言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这也是需要幼儿园协助家长创设的,教师要积极地向家长宣传保护幼儿发音器官的重要性,避免孩子大声喊叫;更要引导家长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要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重视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语言的熏陶;家长在家中要鼓励、引导幼儿多发表意见,家长可以围绕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谈一些符合幼儿语言特点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今天做什么游戏了?”“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什么故事了?”鼓励幼儿主动讲述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家长要在家中准备必要丰富的图书,并与孩子约定共同的阅读时间,或一同进行文字欣赏活动。
为了得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开放日活动,及时向外界开放内部环境,使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现状,比如,教师是如何安排语言教育课程的,采取哪些教育方法,如何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等,这样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比如,语言教育材料是否新颖,是否多元化,是否能吸引幼儿的兴趣等,家长也可以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发表一些建议和看法,使得幼儿园获得更多反馈意见,改进自身,加强办学特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6.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事业是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服务的。人与人之间要想进行顺畅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这门重要工具。只有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进而获得长远发展。没有语言,人类社会的发展难以为继。幼儿正处于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和幼儿家长要一起高度重视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活动目标,安排合适的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在这些活动中尽情表达自己,为日后的卓越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陶柳桢.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