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源
摘 要:小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可以在题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保证解题的准确性。现阶段,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直面问题,探索教学新途径。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说明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价值,分析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问题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7-0133-04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Examine Question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ANG Yuan (Wenmiao Street Primary School,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s the golden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review questions,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so that students can obtain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questions.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At this stage, students hav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ing questions, and teachers need to face the problems and explore new ways of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explain the valu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examine questions,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xamining students' questions, and propose targete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examine question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re mathematical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Examination ability; Problem analysis;Teaching strategy
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解题,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效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与解题正确率息息相关。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读问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帮助学生联系数学与现实,激发其审题兴趣,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逐渐提升其审题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1.审题能力培养价值
简言之,“审”即认真分析,进行思考和推敲;“审题”即分析题目、思考题目,理解其中的含义。众所周知,数学题目主要是由文字、符号和图形等构成,在审题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思考和推敲,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及需要求证的内容,分析條件和求证内容之间的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保证解题效果。众所周知,解题的关键内容就是审题,只有明确题目的含义,才可以结合题目中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审题是具有目的性的解题活动,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题目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分析等多种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具有积极价值。首先,培养审题能力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反复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其数学成绩。因此,教师需要担负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以引导,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将“读题”作为解题的第一任务,通过仔细阅读,可以获得有效信息,逐渐形成正向的解题思维,完善解题框架。除此之外,可以培养学生仔细、严谨的态度,逐渐养成严谨阅读的习惯。其次,培养审题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题目,可以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保证审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最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教会学生如何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数学就要解数学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巩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有部分学生不重视审题,导致其感知能力不足,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解题思路,容易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其解题效率,使其逐渐形成数学素养。
2.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读题不准,理解错误
结合实际情况而知,小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读题不准,使其理解出现偏差。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生活和学习过程存在马虎的现象,没有正确的审题习惯,导致其在审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读、错读、添读等问题。比如,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容易看错符号,容易将“+”看作“-”,这种情况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在学习数学混合运算之后,就更容易出现审题错误,错误率直线上升,学生容易忽略算式结构,错误应用运算律。再比如,在画图题中也容易出现读题不准的情况,比如,题目中要求绘制垂线,学生可能画出平行线等,解题正确率难以保证。此外,有部分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只可以单一地读题,没有实现深入思考,难以真正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词,不会动笔进行圈画。
(2)生活经验匮乏,理解能力有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有许多知识就是依靠生活情境进行引入的。但是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其年龄较小,接触的事物有限,有个别生活情境其没有接触过,导致其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解题出现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忽略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导致解题正确率降低。
(3)学生积极性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容易受到制约,因此,有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以及做数学题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其不具有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不仅难以提高其学习成绩,还容易限制其综合能力的发展。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审题,往往为了节省时间,只阅读一遍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容易降低正确率,影响其积极性,恶性循环下去,学生难以提升综合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其解题兴趣,提高其审题能力。
(4)挖掘隐含信息能力弱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比重。结合实际情况而知,大部分学生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较弱,难以有效解决问题,使其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比如,若有49人乘坐电梯,电梯每次最多可以乘坐9人,一共需要乘坐几次电梯?对于这道题目而言,学生可以通过除法进行解题49÷9=5(次)……4(人),对此,学生可能会认为需要搭乘5次电梯。此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使其重新读题,题目中要求49人均需要乘坐电梯,剩下的4人需要乘坐一次电梯,因此可以加上一个算式5+1=6(次)。可见,只要发现了隐含条件,学生就可以准确解题。
3.培养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
(1)细读文字,养成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其审题能力,使其可以在审题过程中吸收有效信息,发现题目中的关键词,做出有效判断,可以提高其审题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优化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折了19只纸船,小红折了7只纸船,小亮折了25只纸船,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对于这道题目,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进行合理引导,首先,可以询问学生通过读题知道了哪些关键信息?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有三个小朋友在折纸船,还知道他们折纸船的数量。此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注意问题的逐层深入性:我们如何知道三个小朋友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学生回答:可以把数量相加。此时,不能直接让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你们是如何判断用加法的呢?题目中有哪些关键词?此时,学生可以感知题目中的关键词“一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明确题目中关键词的重要性,提高审题效率,还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日后审题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寻找关键词,达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口无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读题过程中只用嘴读,不用心读,这种情况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还会影响解题的正确率。对此,教师就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审题,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比如,在讲解“认识万以内的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次阅读题目,在阅读过程中,明确数字大小、位置等信息。众所周知,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意义有很大不同,如果学生将一个数字弄错了,就会出现很大失误,比如364、423等数字只要一位数字弄错了,得到的结果就会有很大不同。对此,教师可以加以指导,使学生意识到严谨读题的重要性,养成严谨读题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读题,可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引导其在读题过程中以默读为主,同时,可以引导其用笔圈画一些关键词。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可以引导其先阅读文字信息,再阅读图片信息。比如,对于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故事——唐僧分西瓜,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题:同学们,我们齐读一遍题目,并在读题的时候思考[13]和[14]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含义?此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可以举手回答问题。对于[14]而言,学生可以理解其意思為将西瓜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但是对于[13]而言,学生出现了异议,有一些学生认为是将整个西瓜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是八戒吃剩下西瓜的[13]。教师需要抓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再次读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发现题目中含有“剩下”两个字,学生可以由此感受到关键词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图 1
(2)帮助学生联系数学与现实
结合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接触的事物不多,因此其理解能力有限。对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脱离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应用网络技术展示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可以宣传和推广网络查阅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将生活和知识相互联系。比如,在讲解“多边形周长”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讲解多个图形面积字后,可以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比如,李明想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开辟出长为9m,宽为7m的长方形菜地,一共需要多少米篱笆?对于这道题目,学生可能会得出23m、25m和32m的答案,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扎篱笆的常识,不知道在依靠墙体的一面不需要扎篱笆。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篱笆的扎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题目的含义,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移动设备了解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解题能力。
(3)激发学生审题兴趣
一方面,小学阶段的数学题目带有一些插图,尤其是低年级题目。对此,教师可以巧用插图激发学生解题兴趣,挖掘图片中的信息,在其中提取关键信息。插图信息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解题兴趣,逐渐提高其提取信息的能力,可以培养其数学意识。比如,对于一道带有插图的题目,教师可以进行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进而获得有效的数学信息: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在这幅图画中看到什么?能够通过图片读出哪些信息?
学生:这张图片中有小女孩、气球、大树……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么你们可以再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在图片中看到了三棵大树。
学生2:我看到了5个气球。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将该机制落实到教学全过程,通过客观评价,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可以感受到关注,有助于提高其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至于在遇到新题目和新知识的时候由于紧张导致其难以有效审题。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能够自觉地在插图中提取数学信息,主动将图画内容与生活化信息相互结合,养成提取信息的良好习惯,提升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4)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
认真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条件,挖掘题目隐含信息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包括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等。对此,可以引导学生精读题目,勾画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可以进行推敲,思考最合适的解题方法。比如,可以运用列表、假设等方法进行解题,在得出答案之后进行检查,分析答案是否符合实际生活。对于乘车问题和租船问题而言,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就是所有人都参与活动,不能有一个人被落下。而对于纽扣问题而言,如果有39颗纽扣,每5颗纽扣可以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一共可以做成幾件完整的衣服?这个题目的隐含条件就是,少一颗纽扣也不行。因此,这个题目的列式为39÷5=7(件)……4(颗),所以,只可以做成7件完整的衣服,而不是8件。以上两种类型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困扰了许多学生,只要深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便可以轻松解决该类问题。同时,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题目,可以引导其进行画图,比如,有一根木头,锯一次需要4min,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对于这道题,有许多学生会列式为5x4=20min,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画图,理解其中的含义,如图2所示。通过图形,学生可以理解锯木头的意思,锯一次可以变成2段,锯两次可以变成3段,可知锯5段需要锯4次,因此可以列式为4x4=16min。可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可以保证学生做题的准确度,认真审题,可以提高做题准确性。
图 2
4.结语
总而言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审题过程汇总中存在读题不准,理解错误、生活经验匮乏、积极性不足、挖掘隐含信息能力弱等问题,对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细读文字,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学生联系数学与现实、激发学生审题兴趣、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等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燕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2019.
[2]宋令艳.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3]张安仁.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
[4]陆琴.“解决问题”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
[5]梁莉.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
[6]樊亚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2(06).
[7]温彩霞.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22(01).
[8]邱雪玲.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应对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4).
[9]仇薇薇.审题,正确解答第一步——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2021(31).
[10]叶道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