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2022-06-11 07:08:58王聪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王聪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创造性,如群文阅读、模块教学等方式已经活跃在阅读教学课堂上。“1+X”多文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它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够丰富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课内外文本沟通与交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105-03

Analysi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1+X" multi-text

reading classroom

WANG Congling (Wenmiao Street Primary School,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lassrooms are full of creativity, such as group reading, module teaching and other methods have been active in reading teaching classrooms. As a new reading teaching method, "1+X" multi-text reading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also enriches classroom capacity, broadens students' knowledge horizons, and realizes textua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val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1+X" multi-text reading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Multi-text;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在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时,如诗歌、散文等体裁的阅读教学更应使用此方式开展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1+X”多文本阅读课堂的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确保充分发挥出“1+X”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

1.选择合适的X文本,增强拓展教学效果

对于多文本课堂教学具体流程而言,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之中,选择适当文本,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情况以及各项能力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综合化、全面化的教学过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主要流程,完善课堂教学具体内容,不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多方面学习能力。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细致分析语文教科书之中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之中的具体阅读资料,为学生逐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将教材之中的相关内容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细致规划教材之中的诸多教学知识,或者是将相关教学的知识进行层次划分。“1”为语文教科书内的单篇课文,“X”则为语文教材书内或外的多篇选文,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课程的总目标,选择合适的X文本控制阅读教学难度,避免出现过度拓展问题。“1+X”多文本閱读模式的关键在于“多阅读”,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量方面,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已经是具有难度的挑战。在选择X文本时难度应适中,生僻字不宜过多,文本内涵不宜过深。若“X”文本中生僻字较多,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信心;“X”文本内涵过深,若蕴含较多的哲学语句,不仅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将会花费过多的精力进行讲解。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中的“X”并不是需要精度精讲的文本,而只是为了达到拓展阅读教学目标而选择的。X文本阅读量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设置要求,每日要求的阅读均量虽不等于实际阅读量,但可将此数字作为参考,对学期教学进行整体规划,使最终阅读量能够符合课程设置标准即可。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学期内的“1+X”文本阅读课有多少?涉及的X文本阅读量为多少?小学语文教师若需要通过“1+X”多文本阅读教学进行拔高,那么适当提高难度的文本也应是学生所接触过或者具有一定基础的。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此阶段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处于认知发展快速时期,但认知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与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此内容时,选择“X”文本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需要适当排除鲁迅隐晦较深的作品。除此之外,在选择“X”文本时应具有切入点,将“1”与“X”进行连接,混合成为共同的阅读教学文本。在选择切入点时,不仅需要考虑到“1”与“X”之间的连接混合关系,还需要确保“X”文本内部的协调,使所有文本能够在共同的切入点下进行连接。切入点需要根据文章特性而定,既可以从相同之处寻找,也可从不同处寻找,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1+X”文本阅读教学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切入点即可是文章的主体思想或写作手法,也能够是精选阶段或时代背景。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1+X”多文本阅读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1+X”多文本阅读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也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深层次挖掘学科知识的本质与内涵,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具体过程之中,充分理解相关教学内容,随后将各类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转换。将教材的内容以及多文本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完全对接,初步融合各类学科知识,随后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便可以领悟到“1+X”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无限魅力,“1+X”多文本阅读教学丰富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形式,但在备课阶段,需要尽可能排除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干扰,教学内容应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理解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不可从整体角度泛泛而谈,分析应具有全面性与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1+X”多文本阅读价值。教学内容选择所涉及的学情分析主要指针对特定课文进行思考,而并非针对全体学生整体学情进行解释,以确保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访谈与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已经的阅读水平,然后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确保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后,需要关注哪些内容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完成学习活动,不可过多在此部分浪费时间;哪些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需要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则可以引入《美丽的海底世界》或者同单元的《远远的沙粒》等内容,通过相互搭配组合成“1+X”多文本阅读课。通常情况下,此内容以知识科普为重点,但是若教学区域处于海边,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熟悉,那么可以将课堂重心转变成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何描写这些珍惜事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着重体现出“1+X”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最后“1+X”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内容应能够串联“1”与“X”,确保课堂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1”与“X”之间必须要具有媒介才可串联,而媒介则为议题,因此,教学内容需要紧密围绕议题进行选择。以《鲸》《新型玻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为例,三篇文章为说明文,在此组“1+X”多文本阅读课堂上,可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打比方、举例子及做比较”等说明方法上,使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式。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落实阅读教学目标

在开展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将重点放在“X”文本及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但也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强课堂阅读的趣味性,进而提高课堂上的阅读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才是开展“1+X”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生充分理解相关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文本主要内容的前提之下,便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1+X”多文本阅读教学会增加课堂阅读量,学生也容易产生阅读疲劳,若每次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形式都一样,那么学生必然会逐渐出现抵触心理,进而无法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长相思》时,在课堂上教师可选择主题相同的词,设计诗词吟诵比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与分享,在轻松愉悦的阅读学习氛围下感受诗词所蕴含的语言美与意境美。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X”文本特点,组织演讲、辩论等形式活动,但需要注意课堂时间,避免活动过程而影响阅读教学效果。“1+X”多文本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防止出现教学目标错位的问题。如在低年级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此时期的“1+X”多文本阅读教学目标应侧重于激趣;当小学生具备初步识字能力后,则可以选择优美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与积累素材。教师设计活动需要考虑到阅读教学目标,关注“1+X”多文本阅读教学侧重点。

4.丰富“1+X”文本拓展形式,增强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运用同一种文本拓展形式,學生处于常态化的文本拓展课堂上,必然会降低探索阅读的兴趣,同时也难以充分发挥出“1+X”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文本层面认真钻研,不断丰富“1+X”多文本拓展形式。

首先,最常见的小学语文“1+X”多文本拓展形式为求同型,由教师在“1”中寻找某个议题,然后根据议题拓展同类型“X”文章,使1与X能够形成串联。求同型拓展形式的议题主要有:作者、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文章情感等,这些都能够被作为求同拓展议题对X文本进行延伸。例如,在教学《穷人》时,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对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进行赞赏,教师则可抓住此主题拓展《尊敬普通人》《一件小事》与《白桦林的低语》。小学语文“1+X”求同型文本拓展的核心在于使学生能够“博闻”,通过特定主题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又如,在教学鲁迅作品后,则可引导学生多读读鲁迅相关文章,甚至在可通过课外自主阅读活动学习鲁迅文章;当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不妨引导学生欣赏其它瀑布,如三峡大瀑布与壶口瀑布等,课堂教学过程中虽不要求学生强记,但必须要能够博闻,不可存在只知书中一件事,只见书中一处景的现象。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1+X”多文本求异型拓展形式,也被称为“同中求异”,主要因为完全互异的文章在一起没有任何拓展意义。此拓展形式主要在相同议题下寻找相异的议题,然后再以相异议题为拓展点。相异议题既可以是不同的写作技巧,也可以是相同写作技巧所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等。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X”文本可选择《赠汪伦》与《送元二使安西》等。求异型拓展形式的核心在于比较,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之间的异同点,以此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可运用“1+X”多文本整篇型拓展形式。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会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不会将整篇优秀文本纳入教材之中,而会节选经典易懂的内容。节选部分则能够成为引子,以导向整篇文本。此拓展形式下的X并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精讲,主要因为篇幅过长所造成的,但小学语文教师不可否认X文本的价值,可通过略读、跳读等形式学习X文本,结合小组谈论及问题探究等教学活动完成“1+X”多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5.切记以本为本与面面俱到,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与师生互动都需要以文本为载体进行,教师应牢记两个“本”,即文本与生本。有些小学语文教师过渡拓展文本,以寻求与“1”联系不够紧密的议题,这种流于形式的文本拓展会降低阅读教学效果。在选择“X”文本时应精选议题,不可為追求“创新”而过渡解读文本。生本则是在课堂上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1+X”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发展开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收获更多的阅读知识,抓住文本教学本质,如文本中巧妙的词句应重点分析、依托“1”传授学生阅读方法等。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1+X”多文本阅读教学时切忌面面俱到,应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及阅读发展需求,否则过多的内容会降低学生对文本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正常情况下,一篇优秀的文章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教学内容,更不谈精心挑选的“X”文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若过于拘泥于某篇细节,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都拿到讲台上进行讲授,那么既会影响课堂教学节奏,也会增加课堂容量,对教师及学生而言都会成为另类的负担。为了有效避免出现以本为本与面面俱到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1+X”多文本教学目标,锁定议题并集中“X”文本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既不能追求面面俱到的讲解,又不可使课堂教学游离于教学目标外。教材中的“1”与“X”文本都是为教学目标所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此类问题,这样才能够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应认真分析“1+X”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X文本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确保各阶段的小学生都能在“1+X”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