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维
围绕知识“生成”提高课堂实效——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例
顾维维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金山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128)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生成、思想锻炼、技能习得的主阵地,围绕知识“生成”,关注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亲”经历“真”思考,参与其中又“乐”在其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等差数列;首尾配对
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知识真实、自然地生成,对关键问题的细节设计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听课学习有感而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载体,阐述教学应如何围绕知识生成而设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实效。
如何让“倒序相加”的思想在学生脑海里自然生成?首先高斯算法需要“配对”,当项数不定时,就要讨论项数的奇偶性,讨论起来就比较烦琐,是否有简便的算法成为客观需求,这是需求铺垫。其次,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设置问题1和问题2及其变式,让学生深刻理解高斯算法的关键就是“配对”以及具体如何配对。这是知识与技能铺垫。最后借助问题情境中“三角形数”模型的几何直观,同时结合“数的首尾配对”,学生容易想到“形的首尾配对”,即图形的“倒置、拼补”思想萌芽就自然形成了,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突破难点。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一定数目的点或圆在等距离的排列下可以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数被称为“三角形数”,如下图所示。
那么第100堆的石子数是多少?
教师:这个题目蕴含了哪些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教师:第100堆的石子数是多少呢?
学生:第100堆有100层,若记最上面一层为第1层,那么第1层1个,第2层2个,第3层3个……第100层是100个,所以第100堆的石子数是1+2+3+4+……+98+99+100=?
教师:观察这组数的求和有什么特点?
学生:这是一个首项和公差都是1的等差数列的前100项之和。
设计意图:第一,对于“三角形数”模型,学生在前面学习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已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抓住关键问题,引出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内化前面学的等差数列的相关概念。第二,“三角形数”模型是本节课的主要载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第三,模型本身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体现了情境引入的人文价值和应用价值。
情境中的所求问题可以表示为:
教师:怎样快速求出其和?
学生:考虑“首尾配对”,1+100=2+99=3+98=……=50+51。
教师:漂亮!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计算起来非常简便。
巧合的是,德国著名数学高斯在他10岁的时候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和这位同学想法一致,通过对应首尾配对,将不同数的求和问题转化为相同数的求和问题,即100=1+2+3+……+100=(1+100)+(2+99)+……+(50+51)=101×50=5050.
教师:这种解法非常好,但是有没有什么弊端?
学生:不是都能配对的,比如项的个数是奇数个。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看问题2。
问题2:计算99=1+2+……+99的值。
教师:此时又如何解决呢?
学生1:99=(1+2+……+99+100)-100=100-100=4950。
教师:厉害!通过加一项减一项实现部分配对,化奇为偶,从而找到“相同数”,有没有其他解法了呢?
学生2:99=(1+2+……+98)+99=98+99=99×49+99=4950。
学生3:99=1+(2+……+99)=1+101×49=4950。
学生4:99=(0+99)+(1+98)+……+(49+50)=99×50=4950。
设计意图:首先给出一个连续偶数项和的求和,理解首尾配对求和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问题2引导学生对连续奇数项和的求解问题的思考,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高斯求和的精髓和局限性,为后面倒序相加法的使用做出铺垫。
问题3:以上我们仅仅是从数的角度构造“首尾配对”进行研究,请同学们回到问题情境中去,能否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1呢?(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代表:对图形也进行“首尾配对”。
教师:你能画出草图吗?
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高斯算法需要“配对”,当项数不定时,那么就要讨论项数的奇偶性。为了改进算法的同时引出倒序相加原理就设置了问题3,前面研究的“首尾配对”求和是从数的角度,借助情境中的几何模型求和的。此时学生容易想到从“形”的角度考虑“图形首尾配对”,即图形的“倒置、拼补”思想萌芽就自然形成了。紧接着,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试验,画出草图,得出结果。
问题4:如果将问题1中的100改为n,请计算S=1+2+3+……+.
教师:比一比谁算得既快又准。
教师:很好,那么对上述解法,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
两式相加,得2S=(+1)+(+1)+……+(+1)=(+1)
教师:这种算法妙在哪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学生:不用考虑项数的奇偶问题,“首尾配对相加法。”
教师:很好,抓住了本质!
上述解法可以总结为两步:首先倒序表示出S,然后两式相加,所以在数学上称这种解法为倒序相加法。
设计意图:①根据问题3的讨论,学生容易想到通过倒置配对,拼补成平行四边形解决,强化学生对倒序相加法理解和运用;②避开了对项数奇偶的讨论,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紧凑连贯,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明确;③引导学生由图形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教师:前面我们研究了100,S,都是从1开始加起来,能从其他数开始吗?
问题5:根据问题情境,从第4行到第n行共有多少个石子?(小组合作探究并画出草图)
教师:都很棒,前面同学利用问题4的方法,将“梯形倒置”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处理,后面同学使用“分割”手段,整体减去部分,在问题1结论的基础上计算,两种解法答案化简后是一致的,可谓“殊途同归”!(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如下图所示)
设计意图:由三角形倒置拼补,类比研究梯形倒置拼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倒序相加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为后面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基础。
S=1+2+3+……+a-2+a-1+a
S=a+a-1+a-2+……+3+2+1
两式相加得,2S=(1+a)+(2+a-1)+……+(a+1)=(a+1)
S=1+2+3+……+a=1+(1+)+(1+2)+……+[1+(-1)]
S=a+a-1+……+1=a+(a-)+(a-2)+……+[a-(-1)]
两式相加得2S=(1+a)+(1+a)+(1+a)+……+(1+a)=(1+a)
S=1+(1+d)+(1+2d)+……[1+(-1)]
=1+[1+2+……(-1)]
教师:(1)公式一和公式二是否相等?请给出严格证明;
(2)这两个公式中共包含哪些量?如何选取合适公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从问题3到问题5,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再一般的探究过程。基于上述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对问题6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变得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推导,并交流成果,使学生对倒序相加法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笔者参阅了各个版本的教材,深刻挖掘教材中所给情境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一般应遵循适用性、目的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本文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数”入手,引出“高斯算法”,让学生理解其“配对”思想,为后面问题1和问题2的研究做了较好知识准备;同时借助“三角形数”模型的几何直观,为后面问题4、5、6的研究做了思想、方法准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基于“人”为前提,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应遵循知识生成方式和发展的规律。尤其在重难点处的设计应充分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如何让“倒序相加”的思想在学生脑海里自然生成?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设计以问题串线贯穿始终,从问题情境到问题1,从问题1到问题6,始终秉持以自主探究、动手实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查缺补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问题设置上层层递进,分散问题难度,将重难点逐步“瓦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过程性教学的关键是要创造合适的条件将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上来,让学“亲经历,真思考”。比如在前面问题探讨时,学生会遇到不定项数连续等差数列求和时该怎么办,是硬着头皮分类讨论算下去,还是“另寻出路”?教师应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而不是直接或间接说出结果,再或者“逼着”学生往这个结果上引导。本文适时给出了问题3,让学生主动发现可以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同时考虑,此时的学生有了一种“恍然大悟”。有了这种思想萌芽,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试验,然后交流成果。让学生真实经历了这样一个自主探究的完整过程,从根本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G632
A
1002-7661(2022)10-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