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和MRI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2022-06-08 13:55李耀锋孙青杨静
癌症进展 2022年6期
关键词:胶质瘤预测值例数

李耀锋,孙青,杨静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西安 710089

神经胶质瘤主要位于神经外胚层,占脑肿瘤的1.3%左右,发病后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头痛或癫痫等症状,但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较难在病变早期被发现[1]。因此,临床中需要加强对神经胶质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并对其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尽早明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2]。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和MRI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效果[3]。但目前临床对这两种检查方法在神经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仍存在较大争议[4]。本研究分析并比较MSCT和MRI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神经胶质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疑似为神经胶质瘤;②存在癫痫、头痛、呕吐等症状;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MSCT和MRI检查禁忌证;②合并其他脑部疾病;③近期接受过脑部手术治疗。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 35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5±4.36)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0.46)个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1 MSCT检查采用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 iCT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4~6 h,嘱患者保持空腹。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对患者进行平扫,从颅顶开始扫描至枕骨大孔。相关参数:管电压120 kV,矩阵512×512,管电流80~120 mA,层间距5~10 mm,螺距 1.0,厚层 5~10 mm。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碘海醇,注射速率为1.5~2.0 ml/s。检查结束后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中进行血管重建与相关处理,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最 大 密 度 投 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以及表面阴影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等技术重建图像。

1.2.2 MRI检查在MSCT检查结束1天后,采用GE Brivo MR355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于头部放置线圈,采用自旋回波(spin echo,SE)、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进行扫描,首先注射0.1 mmol/kg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然后进行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SE-T1WI扫描参数: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为 400 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为15 ms,成像时间为228 s。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扫描参数:TR为8000 ms,TE为130 ms,成像时间为163 s。SE-T2WI扫描参数:TR为8000 ms,TE为120 ms,成像时间为174 s。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参数:TR为3300 ms,TE为98 ms,成像时间为46 s,矩阵为256×256。各序列厚层均为6 mm,层间距均为5 mm。

扫描结束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对MSCT、MRI图像上神经胶质瘤的部位、大小、密度、钙化等相关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和MRI检查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的MSCT和MRI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和MRI检查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神经胶质瘤65例。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表1、表2)

表1 MSCT和MRI诊断神经胶质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照

表2 MSCT和MRI检查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效能(%)

2.2 神经胶质瘤的MSCT、MRI图像特征

80例患者的MSCT图像显示,绝大多数为低密度、高密度及混杂密度病灶,肿块边界较清晰,少部分呈浸润性生长,部分患者肿瘤内存在小斑点状、弧状或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少数病灶显著强化。80例患者的MRI常规扫描图像显示,多数患者肿瘤病灶呈弥漫性斑片状改变,T1为低信号和等信号,T2为高信号,肿块边缘模糊,部分肿瘤内可见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少数病灶显著强化。

3 讨论

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辐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发病后若不能及时治疗,极易引发脑出血或头皮、颅骨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方式治疗神经胶质瘤,但不同病变阶段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尽早明确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才能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7-8]。既往临床主要通过病理活检的方式对神经胶质瘤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度较高,诊断结果被认为是金标准,但该检查方法对人体的伤害较大,较难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9-10]。

随着中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完善,MSCT与MRI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两种检查方法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中各具优势[11]。MSCT具有成像清晰度高、扫描速度快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且该检查方法的层间距和厚层较小,扫描后可清晰显示颅脑内的微小血管病变情况[12-13]。MSCT通过高速扫描的方式,能够保障对比剂的团注效果,使血管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被拉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软组织的分辨率[14-15]。除此之外,MSCT增强扫描时,不仅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内部结构,确保阅片医师能够直观地观察血管与病灶的关系,还能根据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明确肿瘤内的钙化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6-17]。但目前MSCT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例如:①扫描过程中患者仅轻微活动就会出现伪影,导致成像清晰度下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误诊的可能性;②在对直径<1 cm的病灶进行扫描时,极易受病程或病变部位的影响,导致漏诊率提高;③MSCT存在较强的辐射,检查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且诊断时还需依靠脑血管造影或MRI的补充,才能保障诊断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18-19]。MRI具有分辨率高、无辐射以及无创等优点,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在神经胶质瘤患者发病早期进行诊断,从而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MRI还能够多方位成像,可获取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等不同角度的影像学图像,使病灶部位的各个角度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误诊率或漏诊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神经胶质瘤的检出率[20]。除此之外,MRI通过增强扫描的方式,可直接显示病变区域的血供情况,同时还能够显示深位及高位病灶,以便临床医师及时发现隐匿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21]。陈永汉等[22]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6.15%,高于MSCT检查对脑神经胶质瘤的诊断符合率(84.61%)(P<0.05)。本研究中,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SCT,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可及时明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位置,以便临床医师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MRI对斑点状肿瘤钙化病灶的敏感性较低,极易出现漏诊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可联合应用MRI和MSCT进行检查,弥补单一MRI检查的不足,从而达到提高诊断准确度的目的[23]。

综上所述,MRI对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够及时明确病变位置及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胶质瘤预测值例数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mi RNA-221沉默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POU3F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