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涛
摘要: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管有一系列的政策,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这些措施常常是治标不治本,让学生难以得到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双减”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过度的训练和家庭作业的负担,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前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的风潮再次席卷而来。2021年度“双减负”政策的出台,给小学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数学系的角度来看,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训练负担,是导致学校课堂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原因。“双减”政策看似是减轻学生的双重负担,但其实质是“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益,因此,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研究和探索课堂,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将双减的真正价值凸显出来 。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时期的学生其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也比较强,但是他们的抽象思想比较薄弱,因此,对于数学这种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深奥了。但数学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生活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数学知识的运用素材,如果把生活和课堂结合起来,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专注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生活情景,把数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效果。就以《图形的运动》一课来说吧,轴对称是一种很普遍的数学思想,对学生来说,轴对称的思维方式比较抽象,一百句话的讲解,都没有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来得有意义,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动态地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特性,然后再利用剪纸的情景,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对称图形的概念,通过这样生动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能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并且将体验过程深入地印在脑海之中,提升了课堂知识教学的效率。
2.强调分层训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表明,对每个学生进行统一性的练习,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完全的消化和接受。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并为学生设计出多层次、不难易程度不等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完成作业,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在教授“乘法口诀”这一知识点时,作者把学生的练习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为每位同学准备的必修课,包括快速口算、对应乘法口诀的填空法等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则是一道由两个部分组成的选项。第一小节是针对学困生和中等生,作者在题目上做了一些简化的转换,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换算方法。第二部分增加了难度,将题目做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变化,以满足一些学生和学霸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即选择题。这里面有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相对基础的看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的题目,也包括需要自己读懂题目之后再进行列式解答的题目。本文作者对习题进行分层再分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发展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优秀的同学变得更好,让学困生更愿意学习,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3.加强生活实践,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也不能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数学,就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开展生活实践,这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需求,也是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方向。同时,数学教师还应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使其更好地记住,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闲暇的时候,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使他们了解到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百分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超市、商场等场景中去,让同学们尝试计算出打折后的物品的实际售价,再由学生们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折扣率。在学习“年月日”一节时,教师可请同学们分组,一起做一份精致的日历。而年历的制作要求学员们决定实际的款式,确保真实填写的准确性,并在后期进行美化。完成完成后,教师会请同学们选出最好的年历,并对他们的团队进行表扬,以此来加强他们的体验。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帮助学生樹立团队精神。
结语
“双减”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摆脱单一的学习方式,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自我更优秀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双减”的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秀丽.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2):1.
[2]缪步华.“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9):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