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良
罗增儒教授说过,数学解题有四步:记忆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觉分析。其中,自发领悟层次的要求较高,它是对解题内蕴的深层结构进行剖析,是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来认识问题的本质特征。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系列变式问题与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能使學生达到较好的融会贯通、自发领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对一类含45°角几何问题的探究实践,从模型出发,通过挖掘教材、一题多解、变式拓展,彰显解题方法蕴藏的数学思想以及每个环节蕴含的数学思维价值,以期提高学生的思辨推理能力,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一、品味模型,睿智追问
模型呈现: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BC边上,AB=9,FC=2BF,CE、AF交于点G,且[∠]AGE=45°,求CE的长。
对问题进行多样化探究可以概括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这类正方形背景下的含45°角的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分析,在类比中思考,避免思维定式。
师:正方形是个完美的特殊图形,由题意可联想到正方形的“半角模型”。如图2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FAM=45°,延长CB至点N,使BN=DM,则有结论FM=BF+DM。那么,图1与“半角模型”有什么关系呢?
生1:在图1中可以构造“半角模型”。过点A作EC的平行线,交CD于点M,连接FM,延长CB至点N,使BN=DM,利用“半角模型”以及勾股定理,可求出CE(图略)。
师:很好,学会联想模型,便水到渠成。能否另辟蹊径,建构直角三角形求解呢?
生2:可以,过点C作AF延长线的垂线,并过点F作CE的垂线,利用线段比例可求出CE。
师:如果在图1中连接AC,能证明吗?
生3:可以。如图3,过点F作FH[⊥]AC于点H。[∠]1+[∠]2=[∠]3+[∠]4=[∠]2+[∠]3=45°,∴[∠]1=[∠]3,[∠]2=[∠]4,∴tan[∠]1=tan[∠]3=[13],FC=6,FH=HC=3[2],AH=6[2],∴tan[∠]2=tan[∠]4=[12],∴BE=[92],∴EC=[92][5]。
师(追问):生3的研究框架是如何构建的?顺势再研究,还有不同的求解方法吗?
生4:有。如图4,连接AC,过点E作EH[⊥]AC于点H,tan[∠]1=tan[∠]3=[13](生3的解法)。设EH=x,则HC=3x,AC=4x=9[2],∴x=[94][2],∴CE=[10]x=[92][5]。
师:很精彩,连老师都没有发现这种方法。如图5,过点A作AM∥EC交DC于点M,大家观察图形,可发现什么结论?
生5:有tan[∠]DAM=tan[∠]ECB,还有平行四边形AECM,求出MC,就能得到EC。
此时,有学生提出,也可通过证明Rt△ADM≌Rt△CBE或过点A作CE延长线的垂线来解决问题。生3构造直角三角形,将角自然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由特殊位置建立边的数量关系,为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添加了催化剂,引爆了学生的思路,令人意外又合情合理,突显了数学思维,真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
师: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转化,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这个案例隐藏了丰富的内涵,这几位同学的解法背后蕴藏了什么样的数学观点或数学思想?
通过解法剖析,挖掘正方形中45°角问题的横向联系,体现了基础知识的联系性;由基本的模型出发,添加辅助线,变换图形位置,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方式;由数到形,对几何题的条件进行变式,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既体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多样性,又体现了数学推理的严谨性,逐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变式模型,意义建构
变式:如图6,在△ABC中,[∠]C=90°,点F在BC上,且BF=AC。点E在AC上,且AE=CF,AF与BE相交于点P,求证:[∠]BPF=45°。
师:请大家思考,如何在Rt△ABC中构造数学模型?
生6:如图7过点B作BC的垂线,取BD=FC,连接DF、AD,即可证明。
生7:过点F作BC的垂线,取FD=FC,连接BD、DE,利用全等三角形(图略),也能证明。
设计意图:对原模型做变换,把问题情境放置在三角形中,延续了对之前问题的研究,化未知为已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三、深化问题,一般化结论
拓展:如图8,梯形OABC,OA∥BC,OA=4,OC=[5],BC=1,AB=2[2],[∠]COD=45°,求AD。
师:问题情境变化为梯形中的45°角问题,与变式问题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8类比生6的解法,延长线段OC、AB至相交,由构造三角形全等转化为构造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
师(追问):大家看看从形的角度能否寻找到思路。如果连接OB,有相似三角形吗?
生9:有,△BCO∽△ADO,再算出BO,由线段之比即可得到AD。
构造相似三角形,构图简洁,计算量小,这些解法自然也是一种更优化的解法。本拓展突出了问题变式中图形本质属性的一致性,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图形关键属性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图形相似的理解。
生10:如图9,延长线段AO至F,使OF=1,连接CF,过点C作CE[⊥]AF于点E。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CEF,∴[∠]CFO=45°,∴[∠]COD=[∠]CFO=45°,∴[∠]FCO=[∠]DOA。
师:为什么截取OF=1?构造Rt△CEF有类似方法吗?为什么要构造Rt△CEF?
生11:连接OB,△O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截取OF=BC=1,可构造出等腰Rt△CFE。
生12:也可直接作[∠]CFE=45°。
生13:证明△COF∽△ODA,然后求出AD。
学生思维活跃,研究氛围浓郁。设计系列变式问题,不断变换知识的非本质特性,让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合理转化梯形中的45°角问题,在拓展变化的过程中突出知识的关键属性,展现数学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造相似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一般化的方法。
至此,探究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尝试由基本图形出发,变式拓展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类比探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丰富解题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认清问题本质,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DFF3ED11-A11D-4AB8-85EB-FE194BEF08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