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430030)
肝癌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肝胆上皮细胞组织病理性改变的肝胆外科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患者机体处于高热状态、右上腹部持续性胀刺痛及恶心、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逐步推移加重,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肝门静脉压升高、肝癌破裂出血及肝性脑病等。肝部分切除联合特殊化疗药物靶向治疗,在控制癌细胞转移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成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1]。但在以往临床护理过程中,只是单纯应用气压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虽然可以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畅通,但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未及时对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指导及心理疏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因此,实施较为全面、精准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精准化护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精准化护理干预,并广泛应用于肝胆系统疾病患者术后临床护理领域[3]。本研究通过对肝癌患者实施精准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2020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血清甲胎蛋白(AFP)筛查发现400 μg/L以上、CA19-9及癌胚抗原(CEA)有明显上升趋势者;②经肝脏CT、B超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可较为直观地发现肝脏内部有较为明显的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较为严重的听力障碍、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者;②伴随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管性血友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者;③近3个月内曾做过大型腹腔探查、胸腔介入及开颅等手术者。将纳入研究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55.32%)、女21例(44.68%),年龄(48.67±1.34)岁;体质量指数(BMI)(20.34±1.21);吸烟史31例(65.96%);乙肝病毒阳性(HBV+)29例(61.70%);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24例(51.06%),B级23例(48.94%);麻醉方式:全麻33例(70.21%),硬麻14例(29.79%);术中放疗31例(65.96%);术中输血29例(61.70%)。观察组男25例(53.19%)、女22例(46.81%),年龄(48.62±1.31)岁;BMI(20.43±1.24);吸烟史32例(68.09%);HBV+ 28例(59.57%);Child-Pugh:A级23例(48.94%),B级24例(51.06%);麻醉方式:全麻34例(72.34%),硬麻13例(27.66%);术中放疗32例(68.09%);术中输血30例(63.83%)。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HBV+、Child-Pugh、麻醉方式、术中放疗及术中输血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气压治疗仪护理干预。为减轻肝癌术后患者下肢水肿,改善血流运行,使用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人员应预先将治疗仪的压力调节至2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适宜参数范围之内,将气套套筒套在患者患侧下肢上,启动仪器开始充气放期相互交替治疗,治疗仪压力档应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式增加,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 min,2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为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在实施气压治疗仪的同时,对患者联合实施精准化护理干预。
1.2.2.1 足踝主动运动训练指导 为促进患者患侧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主动足踝运动训练。告知患者进行踝关节20°~30°背部伸展、40°~50°活动跖屈以及内外翻转30°的距下关节小幅度活动等,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的主动足踝关节环转运动,每隔30 min进行1次[4]。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协助患者摆放以小腿与大腿呈90°的膝关节屈曲姿势,深呼气时将小腿部肌群进行完全放松,深吸气时将小腿部肌群进行等长收缩,如此循环往复,每组5次,2~3次/d,每次持续4 min。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足踝关节运动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0 min。
1.2.2.2 膈腹肌式深呼吸训练 为增强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畅通,应指导患者进行缓解通气换气功能的膈腹肌式深呼吸练习。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头高足低等舒适体位,嘱其将全身肌肉进行完全放松,紧闭口腔经鼻进行膈肌最大限度地向下移动深吸气,保持2~3 s后,告知患者将双手置于腹部上方,感受在吸气和呼气时腹部隆起的幅度,再模拟鱼口形状拢缩口唇缓慢呼气,将胸腔内部的气体进行完全排空,持续训练3~5 min,以每分钟8~10次的训练频率,练习3~5次/d,持续1~2周。同时告知患者实时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2.2.3 冰硝散中药外敷 为改善患者下侧肢体水肿情况,护理人员还可使用适量延胡索、芒硝、红花、冰片、丹参、黄柏等联合配伍的冰硝散,在水肿较为明显的部位使用筒心状白色双层棉纱布进行固定外敷。同时,护理人员应准备4~6个中药外敷袋,以便反复使用,连续外敷7~10 d。需注意的是,为避免中药敷袋中的水分过快蒸发,护理人员可在固定好中药袋后,使用防水薄膜包裹。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正常值20 cm/s)、静脉血流峰值速度(正常值55~70 cm/s)等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数值越高说明血流速度越好;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血清生化试验,对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1.0~13.0 s)、纤维蛋白原(正常值2~4 g)进行检测,数值越低说明临床症状越好[5]。②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综合测评,主要包含活动、如厕、修饰、转移、穿衣等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③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情况进行测评,正常距离为400~700 m,距离越远说明运动能力越好。④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角色职能等维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⑤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临床症状越少说明发生率越低。
2.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身体活动能力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身体活动能力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医学诊疗技术水平及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医学相关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普及,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及自身机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作为肝癌患者术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6]。经相关流行病学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0万例患者死于肝癌,其中发展中国家约占82%,在世界恶性肿瘤排行榜中位居第六位,经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7%[7]。主要是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机体静脉血流逐渐迟缓,自身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细胞代谢发生障碍等,从而使血管腔内部凝血酶原异常聚集,临床表现为患者自觉下肢有较为明显的疼痛肿胀感、外表皮肤呈红肿状及触摸顺行静脉走向时可发现压痛明显的索状物等,若不及时治疗,患者还会发生突发性呼吸困难、静脉功能障碍及肺栓塞等并发症,不仅造成患者外部形象紊乱,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8]。因此,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尤为重要。
精准化护理作为现阶段护理理念,护理方法系统、全面,采用气压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精准化护理,能弥补单纯应用气压仪护理治疗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峰值速度、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MWT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为改善患者术后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有利于下肢肌群功能恢复,改善胸腔通气换气功能[10]。同时,再联合应用有活血化瘀之效的芒硝及消肿顺行、清热镇痛的冰片等中药联合配伍,外敷于下肢肿胀处,可扩张淤堵的下肢静脉,增加血流速度,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行为能力水平[11]。
综上所述,对肝癌患者实施精准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干预,可达到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效果,同时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对推动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