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焕
本文采用实验法,以我校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2周篮球训练干预计划,探究篮球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篮球运动能够在中学生身体素质(力量、耐力、柔韧、速度)、身体机能(肺活量)和意志力(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方面产生影响,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正面支持。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抽取本校八年级学生50名,男生30名、女生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15名男生、10名女生;实验组15名男生10名女生。本次研究经学生本人同意,并告知家长,承诺能够在实验期间保持合理的健康饮食。
1.2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共计12周。实验组学生在体育课上采取篮球训练课程,每周供给训练三次,并在每周进行一次以篮球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自由活动,且不进行篮球运动。
篮球训练课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1-4周)、中期(5-8周)和后期(9-12周),每节课都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如下:1-4周讲解篮球发展历史与基本功,包括运球、投球、基础步法,主要训练中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协调素质;5-8周讲解篮球规则和战术,使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各项规则,并学习突破上篮、策应、掩护、防守等,培养团队意识;9-12周进行组合技战术训练,包括交叉步突破、同侧步突破等,并在每节课中组织进行篮球比赛。
1.3 实验方法
1.3.1 考核方法
在体质健康测评中,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的要求,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体前屈、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1000m(男生)、800m(女生)等12项测试内容。在心理健康测评中,主要采用《中学生意志力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律性、意志力进行评测。
1.3.2 数据统计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等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P检验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身高形态评测结果分析
2.1.1 身高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n=25)身高(cm)指标测试结果为(166.27
±7.21),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67.95±6.93);实验前实验组(n=25)身高(cm)指标测试结果为(165.58±8.16),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67.13±8.08)。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身高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身高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于考虑到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快速的时期,本次实验不能表明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身高指标变化产生影响。
2.1.2 体重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n=25)体重(kg)指标测试结果为(55.82
±10.86),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55.96±10.62);实验前实验组(n=25)体重(kg)指标测试结果为(56.14±
10.77),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55.28±11.01)。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体重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体重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对中学生体重指标的影响较小。
2.1.3 BMI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n=25)BMI指标的测试结果为(20.59±
3.11),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20.48±3.07);实验前实验组(n=25)BMI指标的测试结果为(20.47±3.30),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20.22±2.95)。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BMI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BMI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对中学生BMI指标的影响较小。
2.2 身体素质评测结果分析
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中规定的男女生身体评测内容不同,且男生与女生的肌肉强度不同,为保证本次实验结果的有效性,笔者对男生与女生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划分,采用“女生不与男生对比”的原则进行。
2.2.1 坐位体前屈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男(n=30)坐位体前屈(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9.81±5.67),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9.80±5.24);实验前实验组男(n=30)坐位体前屈(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9.87±5.69),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1.62±4.50)。实验前对照组女(n=20)坐位体前屈(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13.80±6.96),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3.72±6.71),实验前实验组女(n=20)坐位体前屈(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13.61±6.82),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6.51±5.21)。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实验组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对照组男生与对照组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示,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标产生影响,但效果不佳。
2.2.2 短跑50m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男(n=30)短跑5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8.21±0.92),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8.20±0.84);实验前,实验组男(n=30)短跑5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8.27±0.99),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1.47±0.60)。实验前,对照组女(n=20)短跑5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9.80±0.46),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9.72±0.41)。实验前,实验组女(n=20)短跑5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9.81±0.32),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9.04±0.41)。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短跑50m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实验组男生与实验组女生在短跑50m标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对照组男生与对照组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示,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短跑50m指标产生影响。
2.2.3 立定跳远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男(n=30)立定跳远(cm)指标的测试结
果为(182.11±21.92),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84.27±
21.84);实验前,实验组男(n=30)立定跳远(cm)指标的
测试结果为(185.44±21.09),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99.91
±23.56)。实验前,对照组女(n=20)立定跳远(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161.84±10.46),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62.12±10.41);实验前,实验组女(n=20)立定跳远(cm)指标的测试结果为(161.80±10.72),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169.44±9.41)。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立定跳远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实验组男生与实验组女生在立定跳遠标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对照组男生与对照组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示,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指标产生影响。
2.2.4 仰卧起坐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女生(n=20)仰卧起坐(个)指标的测
试结果为(33.90±5.81),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32.44±
5.07);实验前,实验组女生(n=20)仰卧起坐(个)指标的测试结果为(32.39±5.77),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38.20±7.22)。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仰卧起坐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仰卧起坐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仰卧起坐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仰卧起坐指标产生影响。
2.2.5 引起向上指标
实验前,对照组男生(n=30)引体向上(个)指标的测
试结果为(3.10±1.04),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3.24±1.07);实验前,实验组男生(n=30)引体向上(个)指标的测试结果为(3.09±1.03),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为(3.10±1.22)。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引体向上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引体向上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说明篮球运动不能对中学生引体向上指标产生影响。
2.2.6 中跑1000m指标
在12周运动干预前,对照组男生(n=30)中跑100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283.17±19.20),干预后的测试结果为(285.04±19.07);干预前实验组男生(n=30)中跑1000m(s)指标的测试结果为(283.29±19.23),干预后的测试结果为(273.14±21.02)。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在12周运动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中跑1000m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中跑1000m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中跑1000m指标变化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中跑1000m指标产生影响。
2.2.7 中跑800m指标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中跑800m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中跑800m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中跑800m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中跑800m指标产生影响。
2.3 身体机能评测结果分析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肺活量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肺活量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肺活量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肺活量指标产生影响。
2.4 意志力水平评测结果分析
2.4.1 自觉性指标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自觉性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自觉性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自觉性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的自觉性产生影响。
2.4.2 自制性指标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自制性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自制性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自制性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的自制性产生影响。
2.4.3 果断性指标
从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果断性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果断性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不能对中学生的果断性产生影响。
2.4.4 坚持性指标
從实验测试结果中可知: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坚持性指标上没有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说明具有实验的研究意义;实验干预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坚持性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坚持性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篮球运动能够对中学生的坚持性产生影响。
3 结果讨论
3.1 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实验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篮球训练以后,其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身体素质方面,篮球运动不能对上肢力量素质产生明显的作用,对身体的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的影响较大。常规的体育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项目教学,这种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帮助学生身体素质快速发展,且对中学生的成长没有过高的价值。相比常规体育教学方式,系统的篮球运动教学更加适应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3.2 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
中学生在学业压力的影响下,心理负担加重,容易形成负面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过重的心理压力下,有些学生会采取极端的报复性、发泄性体育运动,运动风险系数较高。通过篮球运动的引入,学生能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体育健身兴趣,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另外,篮球运动属于竞技运动,通过进行体育比赛的方法,能够调动中学生的身体积极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够和自尊心,在公平的体育竞争中获得自信心。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进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