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光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年级的学生较小学阶段独立性有所增强,但看问题还处在直观、感性阶段,对学科知识缺乏深度思考,表达问题见解时缺乏思想性。这就更要凸显课堂成为“学”的主阵地作用,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鼓励他们参与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对提升课堂“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情景;有效性;核心素养
课堂学习就是把教材内容动态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把静态知识储存并内化,这一动态转换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情景犹如裹藏苦药的糖衣,寓教于乐。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就要摒弃“只关注教,不重于学”的情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一、问题情景循序渐进逐层提升,激发学生求知欲
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为例,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名称、简称是该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繁多,如果只强调死记硬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谈不上灵活掌握。教师设计递变式教学情景,多维度再现知识,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学习时间段有不同的收获,从而获得各层次的成功感。知识初体验学习情景:趣味识记课本阅读材料《巧记省名》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引导学生在地图册查找并正确书写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知识再现情景:分类提问省级行政单位中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名称,并要求学生能说出这些区域在我国的大致方位;知识加深情景:玩小游戏——让学生将切割好的省级行政区域板块,拼凑成“中国版圖”,初步掌握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重在为课堂创设递变式情景,让学生从认识(读得出)—识记(写得出)—内化(藏图于心)对34个行政区划的学习,“口、手、脑”三维度,避免了满堂灌,教师少了“吆喝”,学生多了互动探索,真正将课堂交还学生。
二、创设直观化情景,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教材隐性的知识要显性落实,就必须创设直观化的学习情景,才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地理魅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我国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问题本身隐含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不给出方向(直观化)是很难进行有效讨论的。课堂上,让学生短暂的天马行空的思维闪光碰撞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运”“就业现场”等视频、图片素材作为学习情景,向学生传递本节学习核心内容的直观信号,明确讨论方向,并得出“口头结论”:买车票难、找工作难……教师再引导各学习小组,将简明的“口头表达”形成“书面总结”,并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的文字描述展现出来,从文字纠错、表达技巧等方面让学习成果再升华。又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一节中等高线的图形复杂、抽象令学生难以认知,我们可以改进教材中的“绘制硬币等高线”变成绘制“橡皮泥双山峰”等高线,课前让各学习小组准备好橡皮泥的小山,分层切割、逐层绘制,让“等高线”跃现纸上,体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动手快乐。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课本中列举具有教学意图的素材加以改进并灵活运用,让抽象知识直观化,更能让学生亲近知识、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建构知识联系情景,促进学生知识网络形成
七年级的学生还停留在孤立、零散地识记章节知识、概念背诵的学习形式上,认为老老实实把知识都背下来就大功告成的小学学习形式阶段。如,七年级学生觉得“经纬网”一节内容难学难懂更难运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往后的课堂有针对地“穿针引线”综合不同章节知识的联系,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引导学生查找“中国疆域四至点”并能写出“各至点”的经纬度,增强学生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力;再结合“南北气温差异、东西时间差异”勾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纬度—气温”“经度—时差”网络化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备课时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教材内容纵、横向的联系,着重构建完整、合理知识网络的学习情景建构,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获取者,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不是教材内容的“搬运工”,而是课堂学习的开发者、引领者;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装载体,更应是从“讨论、探索、实践”等活动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创设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形成—联系—应用”的学习情景,着力提高“双减”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创造性地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辨析和判断,促进初中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天德.当前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对策[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0(5):11-14.
[2]翁秀兰.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报,2013(2).
责任编辑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