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蔚 曹锦佳 向东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0-5042-4591
摘 要:从本科生视角出发以学生学习时间管理和教师对教学的时间投入为重点剖析当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时间管理不当、沉迷于游戏等娱乐、与学业无关的院校级活动太多、学生熬夜现象盛行,针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学生和教师减负等方面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该科教学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针,提倡以兴趣为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调整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评价体系,以“新工科”和新产业导向来改革现有的本科教学,提高本科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视角 学习时间管理 学生为中心 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4(b)-0000-00
The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the Study on the Solution
ZHAO Jiawei CAO Jinjia XIANG Dong
(Schoo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1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dergraduates,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time and the time investment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are focu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analyzed, 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improper time management, indulging in games and other entertainment, and too many college-level activities that are not related to academics.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staying up late is prevalent.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feasibl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burden reduction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needs to implement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policy, advocate interest-driven personalized teaching, and adjus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t needs to reform the exist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with "new engineering" and new industry orien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Student perspective; Learn time management; Student-centered; The new engineering
近年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也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尹弘飚等人针对2015—2019关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归纳就指出:其获得的1 161篇关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证研究的文献中超过80%的文献采用了量化研究方法,超过90%的量化研究中都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而极为有限的定性研究中超80%采用的是访谈法。
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问题,前人已经有过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视角多是从老师、研究者的第三方视角看待学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少有从学生视角来谈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调查,多注重于某几种特定因素在大量数据下的统计学意义,相对来说是静态和忽略细节的,但现实中本科生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动态变化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国内银敏华等基于本科生视角研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但没有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深层次的问题。
该研究将从学生视角分析部分本科生学习和科研中的自我时间管理失当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描述问题的动态变化、多因素影响的特征,帮助教师知晓本科生生活和心理状态,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解决方案。
1 目前面临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6年的8.1%, 到2003的17%,再到2019年的51.6%,我国的高等教育短短20年间经历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飞跃式发展。规模的飞速膨胀,带来了生师比的迅速增加,高校在组织、开展教学上存在巨大的压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开展不足,加上一些学生未能从高考中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包括当前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学习活力、动机不足,学习热情亦呈下降趋势,行为上表现出对学习的逃避倾向 。据宋美臻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时间浪费、时间管理计划性差、时间管理效率偏低、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对时间管理的自我满意度低等问题。大学生们除要完成平时的课业外,还得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种会议、讲座、写各种材料等非学业的事务。课业的压力,各种非学习任务,一些学生难于规划时间,再加上自制力的缺乏,抵制不了外部诱惑,大量的时间用于游戏和其他娱乐,习惯性的通过熬夜完成课业和研究工作。
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在一次针对大学生熬夜的调查中, 表示从不熬夜(23:00前入睡) 的同学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2.6%。其中, 平均每周熬夜3次或以上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0.8%, 即有半成大学生存在熬夜习惯。同时, 超过8成以上的学生在24点后入睡。其中, 熬夜学生在凌晨1点后入睡的占总调查中熬夜晚睡人数的20.8%,,即约有1/5的大学生熬夜严重, 生活作息极不规律。熬夜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丁琳等人认为, 睡眠质量的好坏会对机体的精神、神经系统, 内分泌、代谢、免疫系统,应激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精神、神经方面,睡眠减少会导致感知能力下降, 注意力难于集中, 视觉紊乱, 反应迟缓, 增加出错几率。熬夜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任务中时间的利用效率不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规定的学任务。再加上要完成各种必须的非学业任务,高中期间高强度训练和教师保姆式监督的消除,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个体间差异大,游戏对时间的挤占,进一步地导致了学生时间不足、要向睡觉“借”时间的现状,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学生不爱体育运动,多半转向孤僻、不合群的状态,身体素质差,进一步影响了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2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学生角度来看,本科生需要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能抵制各方面的诱惑,形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 同时创造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把时间投入学习和科研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兴趣驱动和个性化的培养,使学习不是压力,而是动力,不断挑战自我。从社会以及学校角度来分析,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控,引导和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通过恰当的教学结构改革,取消教学中存在的知识陈旧难以迎合学生兴趣和产业需求的课程,去除“水课”,打造“金课”,增加新工科的教学内容,升级现有的专业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自己学、为未来大好前程学。
拓展大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兴趣的培养,去除功利化的指标考核。要求不感兴趣的学生捧场式的参加各种会议,确实效果有待评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学习的时间被挤压了,部分学生选择了打卡完成目标,而无视会议本身,依然在忙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这对会议举办方也是一种资源的错配。因此对学生,要让学生尽早明白对什么课题感兴趣,需要老师多投入时间引导和培养,这样参加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学术会议,本科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开展有意义的讨论。
2.2 从制度层面给教师减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科研
针对教学、科研和总体工作询问了教师们关于工作压力的感受,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沈红教授开展的一项对全国88所大学、5 18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感受到的科研压力大于教学压力:57%的教师认为科研压力大,其中12%的人感到科研“严重超负荷”;相对而言,39%的教师认为教学压力大,其中8%的人感到教学“严重超负荷”;而教师们本身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调查问卷收到了教学∶科研∶服务=4∶4.5∶1.5(40∶44∶16)的反馈结果,教师们自觉地赋予了教学工作比较高的权重。因此亟需开展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而这些年教学评价体系始终脱离不了科研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新工科建设要求学生为中心、高校自身、社会参与的评价体系, 这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了科研,这是各个学校绩效考核制度的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又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对部分教师来说教学成了科研的拖累,而想从事教学的教师,因为教学成果需要长时间积累,长期处于评价体系的末端,真正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例子非常的少,给大学教师带来了过重的竞争压力和职业负担;另一方面,大学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外,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参加各种非业务学习的会议,填各种表格、交材料、报销发票等杂事。因為绩效考核制度的要求,这些事情琐碎但是也是必要,更多的是对上负责对教师自己负责,而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负责,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不仅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心境。根据上述的两个方面,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很难整天不被打扰地思考教学和科研问题,教师需要挤出时间来完成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超负荷工作、熬夜也成了教师的家常便饭,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教师有时间潜心教学和指导本科生科研,需要制度上给与落实,让老师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思考和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探讨。大学行政部门是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持的部门,但是行政部门给与了教师太多的事务性工作,挤压了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因此需要明确教师岗位的职责,远离不必要的加班,调整好身心健康,真正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想让老师有时间,有动力去教学、去指导学生科研,急需改革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改变唯论文、帽子论的标准,淡化评奖与待遇挂钩的功利性评价。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就指出要改革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
2.3 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引入“新工科”元素提升本科教学
学习是终身的,如何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己内在的求知欲, 本科阶段是一个培养人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学己想学,即个性化培养,要让学生产生内生的学习欲望,让兴趣推动学生产生自发的行动,以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的前提是需要学生能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不是被这边一个任务,那边一个指标催促着。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导和培养,可以在大一、大二基础课学习期间,开设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课程、通识课、学科概论课等,让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目前正在推广的大类招生有必要对这些学科交叉、学科概论、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内容开设一些新课程,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科研能力的增长与兴趣的培养之间是有着相得益彰的作用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什么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没有如今这么多厌学的学生,一是当时学生少,二是因為当时没有这么多诱惑存在,三是当时的产业结构都比较落后,而且大学学习的知识能很好的驾驭本专业的工作。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出现毕业就面临失业,大学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出现了迷茫。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业态正在深刻改变着整个产业结构,产业需求导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最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的着力点,也将改变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引入“新工科”元素来提升本科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3 结语
该文从学生视角对部分学生时间管理和身心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学生学、教师教、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学科升级改造、学生兴趣引导与培养几方面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能给老师、研究者带来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为“新工科”“金课”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高素质本科生的培养。相比于传统的通过调查问卷针对某几个因素进行静态的统计学调查,该文从教学活动的受众(学生)的角度长期动态的观测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OL].( 2012-03-16). 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16_146673.html.
[2] 尹弘飚,史练,杨柳.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2015—2019):主题、方法与评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9):179-199.
[3] 银敏华,康燕霞,马彦麟,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本科生接受意愿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9):87-93.
[4] 白毓秀.大学生学习信念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8(2):12-16.
[5] 宋美臻.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157-158.
[6] 黄小靖,许禄华,李婷,等.医药院校学生熬夜行为与其危害认知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135-138.
[7] 丁琳,胡小波.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27(6):45-48.
[8] 张歌林.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35):122-124.
[9] 沈红.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状况——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2):37-46.
[10] 沈静,方正军,周亮,等.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制的建立与保障[J]. 科技资讯,2021,19(1):154-156.
[11]阎光才.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3):8-23+187.
[1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OL].( 2018-10-08). 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仿真系统开发》(项目编号:202002002026);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传统“核类”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HNJG-2021-0615)、《核物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湘教通[2018]436号-329);南华大学教育改革资助项目《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2JXJ034);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21-26);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JG008)。
作者简介:赵佳蔚 (2003−),男,本科,研究方向为核物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通讯作者:曹锦佳(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高校教育教学与思政,E-mail:caojinjia@us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