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剑妮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知识体系繁杂、概念理解抽象,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另外,某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理念单一,忽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克服学生对高中化学的畏难心理,应当转变教师观点,重视化学学习中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以此来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各类教育方针也愈加完善。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又要做到“立德树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致力于促进学生学习和道德的进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学习的化学知识相对较多,如何缓解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化学学习的质量,是广大化学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高中化学課堂上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化学过分重视最终成绩,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太重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为达到父母、教师的要求而只知道追求学习成绩,造成学习死板、机械,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上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教师思想观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短、任务重,所以教师一般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上向学生灌输知识,节省课堂时间,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未能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脱离了“五育融合”的教育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某些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从而逐渐放弃对化学的学习。因此,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化学课上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的高质量。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利用线上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料实现了网络共享,借助网上资源,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搜寻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料,以此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微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五到十分钟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微视频可以把复杂的化学知识拆分成一个个的短视频,把重点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化学学习更具形象化和趣味化。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把相关微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带领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自信,再采用对比分析法,学习“物质的量”、“摩尔”等化学知识,让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相关的化学体系,从而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这样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也不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下降的后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传达小组成员的想法和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小组学习,增加了学生之间关于化学问题的讨论与沟通,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讨论解决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化学中学习到的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展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行掌握一部分基础知识,比如原子结构、原子的电性关系、质量数等相关概念,最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专有名词之间的联系和表示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和课堂发言,保证课堂的高效进行。
(三)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多、难度大、概念抽象难懂,仅依赖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和吸收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教学法,把抽象的、枯燥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培育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在操作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种化学课堂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乐趣,在体会乐趣的基础上学习到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学习新知识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专有名词的概念,再分析相似概念的关系和区别。然后带领学生做实验,利用氯化钠、硝酸钾等相关实验材料,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最后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对于高中生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化学,愿意在化学课上表达观点、提出问题,使教师更了解学生,从而有利于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化学知识中挖掘深层意义,实现“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因此,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把化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的高效率、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晓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J].家长,2019(4):93-93.
[2]李蓬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9(4).
[3]高居红,陈仕红.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9(07):82.
[4]高江林.基于微信技术的“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3):109-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