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杨焱
摘 要:情境教学法较能适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辛亥革命》教学中,存在史料繁杂且有时代距离感、课堂缺乏师生互动、高考情境与教学脱离等问题。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兼顾历史课堂趣味性和考试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境教学法 《辛亥革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8.027
情境教学法是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为形式,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这五大素养,让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活色生香”,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情境教学法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一、当前《辛亥革命》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普通班的高一学生看到《辛亥革命》这一课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云里雾里”“不懂学习的意义何在”。这些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授课效果。究其原因,分析为以下几点。
1.术语繁多,史料庞杂,与学生有时代距离感
《辛亥革命》作为革命史的典型,与学生目前的生活有很大时空距离。现在的高中生出生于和平年代,“革命”二词对他们过于久远,因此无法沉浸入当时的时代背景,领会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而且《辛亥革命》这一课,涉及众多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理论性知识,需要学生根据大量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辛亥革命为何以妥协收场、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局限性等。史料枯燥繁杂,且很多都是教师截头去尾,从一长段史料中选取其中一小段展示给学生,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而是为了贴合教材,引出课本观点。这导致学生对整个辛亥革命史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最后只有死记硬背。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灵活应对高考非常不利。
2.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缺乏师生互动
由于《辛亥革命》这课知识点既多且难,兼之初中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十分散乱,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教师在讲述时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以“一言堂”的形式,按照背景、过程、影响、经验教训匆匆结束本课,没有给学生设置足够的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环节。这造成高一学生在初接触本课时,多感觉知识点密集、应接不暇,且理论十分深奥难懂。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背景时,教师通常通过展示政治、經济、思想、军事、组织准备等方面的史料,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抹杀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信心,长久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高考考察情境与教学有一定脱离,学生无法灵活迁移知识
纵观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对辛亥革命的考察虽依旧集中于兴起原因、过程、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但考察形式较为新颖灵活,对考点“换汤不换药”的包装令学生无法准确迁移所学知识。例如2020年全国卷III高考真题: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此题答案是B,但学生可能会误选成A。因为人民版教材对南北议和讲得很简单,教师对袁世凯的形象定位也普遍局限在“一个篡夺辛亥革命共和果实的阴谋家”,导致学生基本忽略了教材上对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的条件的阐述:“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形成了思维定式,条件反射袁世凯就是赞同帝制,反对共和的。
由此可见近年高考在辛亥革命这部分出题的风格,延续了一贯注重细节,擅于考察教师授课忽略之处和学生思维盲区的特点,再辅之以新情境,“旧瓶装新酒”,导致很多学生对原本熟悉的知识产生了陌生感,从而陷入出题人的陷阱,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辛亥革命》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辛亥革命》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对革命爆发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也有一定了解。一部分思维敏锐的学生甚至模糊地感觉到辛亥革命的矛盾特点,例如其爆发的仓促性、过程的短暂性、结局的妥协性,与其影响的深远性和划时代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从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时间之短暂(如上图):
然后引用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对湖广总督瑞澂、清高层、立宪派在革命爆发前的反应的论述,通过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究竟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事故,还是必然的选择?
瑞澂:如果当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不是瑞澂,如果他不是炮一响就像个懦夫一样挖洞逃走,如果他此前的处置不是那么失当……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枪声,兴许不会变成一场占领武汉三镇的起义。
清高层:如果不是西太后和光绪死后,上台当政的满人少年亲贵由着性子胡闹,先是赶走了最能干的袁世凯……然后又张罗收权,把地方权力收回中央,把汉人的权力收回满人,革命即使发生,也成不了气候。D8014BDB-7B5D-4207-8D8B-E7C4155A44CB
立宪派: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在各地立宪派风起云涌立宪请愿的时候,亲贵们不答应也就罢了,却搞了一个皇族内阁,让各地士绅们心凉到底……士绅们借立宪分权的希望,被彻底浸在了冰水里。这么一来,士绅们把个满人王朝恨得牙根痒痒,本来听不进去的革命党人排满的宣传,忽然就入耳了,真是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学生受初中对辛亥革命的刻板印象影响,一般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时事所迫,是不得不为的必然之举。但这里通过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革命爆发前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再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吸引其快速代入情境,并自动联系所学思考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相比生搬硬套地向学生灌输时代背景,更利于打破时空距离感。
2.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感官
目前大多数高中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语音、视频、图片以及各种师生互动、网络互联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创设历史情境,刺激学生感官,跟随历史人物穿越时代风云。在《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图片、视频、史料大量结合,营造立体的时空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例如在讲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时,教师可播放《辛亥革命》相关纪录片的片段,通过视频方式,让学生领略武昌起义过程之仓促和激烈,提升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制作微课,把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的相关知识在视频里娓娓道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和教材,掌握相关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尤其是革命党人起义这部分时,可向学生展示林觉民在参加黄花岗起义之前对妻子写的《与妻书》原文选段,让学生分角色或齐声朗诵,体会革命志士的爱国热情和为理想视死如归的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3.结合高考考点,小组合作探究
近五年高考对辛亥革命的考察,就选择题来看,背景方面考了孙中山对革命党人活动的指导;过程方面考察了武昌起义时革命党人的斗争目标、南北议和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条件的限制;评价方面通过文字史料、漫画等形式,考查了辛亥革命积极影响中反帝反封、思想解放(平權)两点。而问答题则主要考察了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史料选取十分新颖,需要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方可选出答案。此外,近两年高考全国卷出现了清末新政、南北议和等人民版教材忽略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可在讲授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结合高考考点,引入合作情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讨,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
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背景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相关知识,提出疑问:清朝的改革十分进步,为什么辛亥革命还会爆发?然后对学生合理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打分并作总结。通过此类模式,可以巩固并深化学生对一些高考的关键考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众多,各有优劣,情境教学法是目前较能适应课程标准要求的方法之一。如何创设生动的情境,体现时代特色,兼顾课堂趣味性和考试成绩,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当今网络资源爆炸式扩展,教师应主动借鉴同仁对情境创设的优秀经验,研究高考出题方式和热点,以期更加熟练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朱汉国等《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19年。
[3]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 王兴元《高中历史“创设情境+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探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10期。
[5] 安志平《在“辛亥革命”学习中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10期。
[6] 叶健飞《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家长》2021年第17期。
[7] 叶健飞《如何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文理导航》2021年第4期。
[8] 韩丽丽《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年第6期。D8014BDB-7B5D-4207-8D8B-E7C4155A44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