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2022-06-01 10:43黄雪峰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黄雪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的共识。小学语文作为国语课程,其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不言而喻,为学生打牢坚实的学习基础、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首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散发学生思维模式;其次,改变课堂教学评价用语,锤炼学生言语表达;再者,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此将课堂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评的过程中,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新时代,新要求,教育势必与时俱进。多少先贤“修身、齐家、治天下”,其对于自身的修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样,处于新时代的教师,也要对自己的综合素养有着高要求,将这种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巨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主线,串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从而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转变教学评价观念,散发学生思维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由于应试教育而定性的书本知识教授,只注重书本上的考点,课堂评价单一,基本是以教师评价学生,并且因教师个体的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学生的看法往往会“一竿子打死”,把传统教学的呆板性、单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再者,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被阻隔,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难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单一、低沉、缺乏活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散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师生增加互动,让课堂教学不枯燥,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性学习氛围。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课程,具有其特殊性。语文的学习,要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为主,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传统评价模式中,教师只注重“教”的结果,忽视了“学”的过程。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师要突出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评价,从注重评“教”到注重评“学”。所以,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是在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学习。笔者教学《丁香结》一课时,发现作者通过对丁香花以及丁香的描写,书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教师一般会直线思维地按照已有的思维方法去教学生辨别作者的内心情感,却缺乏了让学生自主分析的部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在这里就应该抛出较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人生中的结又有哪些呢?”“文中的丁香结,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思考?”等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让文章局限的思想内容得到开放式的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要从“行转”到“心转”,真正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散发学生思维模式,一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二、改变教学评价用语,锤炼学生言语表达

在很多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是在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后,许多教师带来的只是简短的口头夸赞,例如“真棒!”“你回答得真好!”“朗读得很有感情!”学生在听到这些夸赞的语言时,也只是带来了愉悦和快乐,知道了自己被夸赞,但却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是自己回答的哪个词用好了?是自己回答得很有逻辑?还是自己朗读的情感非常充分?这也让其他同学不能够学到夸赞别人时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不会用语言去夸赞别人,只会简洁的夸赞,没有深度,没有韵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用语习惯,在评价用语上多花心思,使评语发挥指导、激励的作用。首先,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要真挚、诚恳,不能说为了夸赞而夸赞,这也可能会导致学生沾沾自喜。因为,真挚的情感最容易打动人,对于教师发自内心的评价,学生会收获到一种幸福感、成就感;其次,教师的评价用语要准确、得体、独特、创新,把语言的魅力融入其中。如部编版教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情感丰富,情节非常动人。教师完全可以邀请学生来进行有情感朗读,借助形象的图片、动态的视频与欢快的配乐,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朗读指训练,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真诚地进行评价,如“你朗读得真好,比如在朗读大兴安岭的美景的时候,绘声绘色,让我们仿佛置身境地,我们想请你再读一遍。”这样就告诉了学生他朗读的哪些部分比较好。这样的激励评价得体、准确,让朗读的学生如沐春风,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学到了夸赞别人的方法和技巧。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同学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也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主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彰显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类的、多情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学生自主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发挥语文学习过程中评价的多重功能,促进学生脑力和思维的开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上,经常用期末“算总账”的评价方式,这表面上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高低的评价,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单一且唯一,得出的结果也并不科学,只能适用于高层次的选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能让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学习的乐趣,且难以发现自己的潜能。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可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来评价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部编版教材《鸟的天堂》一文中,很多学生并不能真实地感受到巴金爷爷笔下描绘的世界,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阅读文章内容,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的情感,很难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教师可以围绕评价要素设计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们展示动态的画面和动画,让学生在视听方面得到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同学们将自己所听、所见、所想,结合书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穿梭其间,美妙绝伦;同时,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语段,迁移运用,在美好中得到言语训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不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要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显个性光芒,哪怕是单一的、失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因势利导,以评促学。教师要吃透教材,制定目标,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便促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智慧的。

总而言之,教学评价只是一个标准,并不是规定。在当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适时、适度、适当地进行教学评价,通过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要通过科学且有效的课堂评价,让同学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成长,在获得快乐和自信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运用正确的教学评价,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6914556A-053D-447A-AB11-3A2338D57E4B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