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义 刘越飞
【内容提要】目前教育元宇宙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学界尚无对元宇宙如何融入新闻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此,本文聚焦于元宇宙技术与新闻教育的连接关系,在分析元宇宙的技术特征及其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具体讨论元宇宙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应用空间。研究发现,虽然元宇宙为新闻教育带来教学前景,但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元宇宙技术可能引发的数据隐私、教育鸿沟、数字新闻伦理等问题进行省思,从技术批判的角度全面检验元宇宙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技术可供性和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元宇宙 技术可供性 新闻教育 应用实践 技术反思
数字技术可谓瞬息万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兴未艾,元宇宙如今已经成为新的技术景观。源于新闻业对数字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作为“元传播”媒介的元宇宙正在宣告着对传播领域的重塑和搅动,①也预示着将迎来一场数字新闻业的新一轮变革。②然而,从元宇宙的技术属性来讲,它对新闻业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新闻业务领域,也同时对新闻教育产生一定革新作用。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中,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虚拟实验室中就已注入一些元宇宙因素。2022年4月19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全国首个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成为“元宇宙+新闻教育”先行者。如此来看,一些新闻院校已经敏锐感知到元宇宙对于新闻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然而,目前学界尚无对元宇宙如何融入新闻教育的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试做初步讨论。
一、元宇宙技术及其教育功能
元宇宙指的是一个数字环境,参与者可以使用它来构建自己的虚拟环境。③元宇宙也是XR服务和互动的一种新形式,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空间即时体验,允许用户创建内容和编辑虚拟内容。④关于元宇宙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看法,但是大体来说,元宇宙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新颖的技术特征。
首先是虚拟仿真。元宇宙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手势等感官感知和表达的结构来无限逼近、延伸现实生活,从而完成人的身-心沉浸,这意味着元宇宙生成的虚拟空间接近于真实环境,可以让用户感到身体和情感上的沉浸。其次是超时空性。现实世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物理时空,虽然列斐伏尔将空间视为一种社会性的生产空间,但是现实世界依旧受到空间有限性和时间不可逆性的制约。而元宇宙的超时空性突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边界,是一个平行于真实时空的虚拟时空连续体,用户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时空维度的空间,体验无缝场景转换的交替生活。第三是互操作性。元宇宙中的互操作性代表了用户可以在不中断沉浸式体验的情况下无缝地跨越虚拟世界移动,以及绘制或重建在不同平台上可以互换的虚拟世界的数字资产。第四,在以上基础之上,元宇宙的虚拟体验可以带来很强的可持续性,不断激发用户进行数字内容创作的热情和开放的创新,使得用户长时间地浸入到虚拟世界中。⑤
趋于真实、稳定、交互感和代入感更强的元宇宙技术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变革机会。在教育领域,元宇宙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平台,让他们可以在一个完全灵活的、适应不同需求的环境中进行交互体验。同时,面对现代教育系统因与现实世界日益脱节而受到抨击的境况,元宇宙则可以帮助创建虚拟世界,模仿现实世界的景观生态、人文环境,以教师与学生建立联系、以教育的现实应用需求为目标导向,为教育空间创造一种极具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胡永斌等人(2022)总结了元宇宙技术的四种类型,即虚拟现实、镜像世界、增强现实和生活日志,并提出元宇宙赋能教育行业的功能和影响。⑥
具体而言,第一,虚拟现实意味着用户以虚拟化身的形式通过虚拟数字信息,以沉浸式的体验直观、立体地学习社会各项技能和知识,在复杂教育场景中进行虚拟仿真和各项社会技能的虚拟实验,尤其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难以重复、风险较大等场景或事件,如自然灾害、飞行控制、远程手术等场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过去、未来等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教育元宇宙而言,有助于提前熟知实践环节不断匹配现实职业的复杂特性,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现实中的危险、失误甚至是伦理禁区。第二,镜像世界是通过精准映射物理空间,实现虚实交互和智能干预,就如同在镜子中的反射一样,是在虚拟世界中精准复刻真实世界,有效地扩展了现实世界。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贡献是,通过塑造数字实验室、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等数字学习空间,最大程度地克服教学和学习的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实现“在制作中学习”,例如,在历史类元宇宙平台上,学生可以模拟建造和修复埃菲尔铁塔、长城等历史建筑,以“数码物”作为学习对象和探究支点,深入不同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内在机理达成纵向式的理解。该功能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传统課堂主要还是基于平面认知方式或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实验,镜像复刻有利于达成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性。第三,增强现实。在前两者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升级,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叠加形成融合空间,实现虚实融合和实时交互,用户体验更为具象逼真,不断接近于现实世界。学习者不仅可以延伸现实世界的知识和技巧,还可以在元宇宙数字空间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等互动体验。现实经验和数字经验相结合,有助于深入理解现实世界中难以观察或解释的内容,从而反哺现实世界的工作、娱乐、生活需求。第四,生活日志则是基于元宇宙中的学习数据展开的自反性的学习态度或习得方式,学习者可以在元宇宙中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批判性地探索生活日志平台上的各种信息。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数据和学习方向,提供适当的支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则可以根据实时反馈数据,有针对性地反思自身学习的短板,及时加强学习,由此师生双方通过协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看,元宇宙与教育的结合能够将学生带到传统课堂之外的情境,丰富在现实教学课堂中难以接触到的情境元素,以更有趣、可触可感、互动和身临其境的方式,体认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从师生互动角度来看,元宇宙与教育的结合还能够提升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营造实时交流的氛围,通过个性化的数据生成,最大程度地达成因材施教。
二、元宇宙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应用
既然元宇宙的技术特征为教育带来诸种可能,元宇宙赋能下的新闻教育也变得更加可行,在此背景下,新闻教育在元宇宙技术形态下是何种姿态是值得不断追问的。詹姆斯·凯瑞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将新闻与技术进行区分,他认为“就长远来看,技术很难使新闻在大学中确立一席之地”。⑦但是,技术的发展还是以一种“他律”的方式嵌入到新闻教育中,或许作为新型技术形态的元宇宙能够在实践教学、场景教学等方向上为新闻教育提供发展进路,成为提供新闻教育新模式的重要行动者,也似乎隔空与凯瑞这篇文章进行着对话。
(一)打造虚拟新闻编辑部
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主要应用在于虚拟教室、虚拟校园等领域,在新闻教育中,该功能将有助于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类院校共同打造虚拟新闻编辑部。虚拟编辑部拥有实体媒体编辑部的所有职能和配置,创建现实场景的采写、编辑、选题策划等模拟空间,作为数字化身的学生可以无缝穿梭于各种虚拟新闻教育场景,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角色人物和不同的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相互扮演、相互采访,激发学生最大的新闻实践参与感。通过虚拟化身使得新闻“准记者”们提前了解新闻媒体的工作实际,掌握新闻采编流程,有助于解决现有新闻教学难以与新闻媒体实务操作相同步的难题。同时,通过具有多用户虚拟环境特征的元宇宙,高校教师、媒体业界导师、学生与其他学习者形成具有社会关系的共时学习,进一步加强彼此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实现实时在线互动,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无限逼近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中听课、操作,也可以帮助提高新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就感。
(二)支持新闻场景化教学
元宇宙虚实融合的技术特性使得现实世界中一些复杂的“不可见”场景变得可见,例如飞行模拟、人体解剖、地质勘察等方面。在新闻领域也是如此,元宇宙可以复现新闻发布会、人物采访、新闻调查、记者走访、体育赛事等常规新闻现场以及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原因发生的各类突发新闻现场。借助包括虚拟现实耳机、软件和触摸手套等技术设备,元宇宙可以创建各类新闻现场真实环境的沉浸式模拟,学生就此体验不同新闻现场的新闻采编活动,并体验记者、编辑、新闻发言人、目击者、当事人等多重身份角色。通过体验不同的新闻情境,模拟不同的突发状况,师生得以共同在“现场”展开讨论,通过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直至形成最优的采写发布方案。由此通过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学习新闻实务的专业流程,让学生获得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激发专业热情。
(三)创设新闻实践环境
除了提供在线模拟和在线协同教学的机会,元宇宙还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边学边做的机会,参与者不仅能够在线交流,更能在线动手操作。新闻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日常教学中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为了弥补新闻学子未来接触新闻工作后能快速上手。元宇宙在提供虚拟新闻编辑部和情景化教学基础上模拟各类新闻实践操作,允许学生边听边练,实时进行在线操作,既增加新闻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学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国外有调查发现,与传统在线教学相比,虚拟现实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参与度和成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与前一年调查的历史系大学生通过Zoom平台和面对面授课的同一门课相比,虚拟现实世界的课程GPA提高了10%,并且学生的历史遗址复原、历史文化调查等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大约12%。
(四)培育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
元宇宙的出现使得海量的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学生可以突破教师的限制随意定制符合自身的培养计划,依据自身的兴趣、性格等选择不同方向的新闻教育模式和新闻相关课程,从而实现一种真正是基于目标兴趣、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目前,传统的新闻个性化学习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经验角度来为学生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获得新闻知识主要建构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之上,学生的新闻实务技能也和就读院系的师资力量直接相关。未来,元宇宙可以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方式,新闻学子将拥有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既可以享受全国乃至全球的新闻教育资源,也可以直接参与这些资源的运用和制作,新闻学子的知识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变。
三、元宇宙在新闻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可能会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也带来许多社会性的次生问题。虽然元宇宙的技术可供性能够为新闻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要警惕陷入技术乐观主义的乌托邦怪圈。因为从技术史角度来看,每一种新技术之始都会产生盲目的乐观,例如,社交媒体诞生之初,有人认为会实现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領域,但是事实证明,社交媒体反而可能会吞噬社会公共空间。
(一)高门槛的技术使用条件
从技术层面看,元宇宙需要一种适合新系统的特殊操作策略。首先,为了应用元宇宙平台,需要有充分的事先练习,以便教师和学习者都能熟练地使用它,如果相关使用者不熟悉如何使用它,就很难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事先进行培训,掌握元宇宙交互系统模式。其次,目前元宇宙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场景有限,支撑性设备也存在一些穿戴不适、发热、电池供电时间短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感。元宇宙的普及依旧需要解决技术上的硬件、软件问题和技术进入问题。
(二)虚拟世界的新闻伦理冲击
虽然如上文所述,元宇宙能够搭建一个易于师生共在的新闻采写场景,但是虚拟采写场景无约束地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场景禁区后,会给学生的新闻伦理道德造成冲击。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处于不断成长阶段,无限制地将一些场景禁区呈现在元宇宙新闻教学中,势必会引起恐惧、反感等负面情绪。例如,在元宇宙中学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完成新闻采写,但也可能会将元宇宙中的手段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就给现实社会中本就引起极大争论的隐性采访、记者的权力等问题添加更多的伦理争议。甚至,基于技术理性本身所携带的注重效率,那么无论是学生还是新闻工作者,都会将元宇宙的技术效率至上移植到现实新闻中,可能会加剧新闻的技术偏向和深度内容的缺失。
(三)教育数据的隐私和归属依然是争议
数据归属、数据隐私问题已经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引起极大争议,元宇宙则可能将这些问题进一步放大。首先是数据归属,新闻教育所产生的数据如果归属技术公司,那么现阶段的数据滥用、数据隐私在元宇宙中依然存在且体量更大、隐私更为严重。其次,教育数据本身就是人的身份象征,如果不断被技术公司据为己有用于商业,那么老师和学生在元宇宙中依旧面临着数据主体性的危机,表面上元宇宙为新闻教育带来极大的自由,但究其本质,场景数据依旧被技术公司所牢牢控制,造成新的数据问题。
(四)新型数字鸿沟不断扩大
最后,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数字鸿沟,那些具备实力的新闻院校则会提前在新闻教育中引入元宇宙,而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新闻院校则会成为元宇宙的追赶者和落后者。双方之间的办学实力会在现有的数字鸿沟基础之上逐步拉大差距,形成新的“元宇宙鸿沟”。这种“元宇宙鸿沟”导致的教学实力、硬件实力差距直接反映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水平差异上,由于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元宇宙的应用程度也直接和新闻就业挂钩,双方院校毕业后的就业悬殊也会逐步拉大,引发教育不平等的质疑。
四、结语
2021年,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元宇宙将在5—10年内到来,并将其描述为人们工作、娱乐和社交的另一种数字现实,是塑造虚拟社会的结构性力量。此刻,元宇宙正在慢慢接近我们,逐渐引入大学教育,特别是受到新闻、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欢迎。本文以元宇宙如何融入新闻教育的问题作为论文切入点,通过分析元宇宙虚拟仿真、超时空、镜像世界、生活日志等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教育功能,进一步论述了元宇宙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成长空间,元宇宙技术为新闻教育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一体化带来了可能,特别是为新闻实践教学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效益。最后,从技术批判的思辨角度出发,进一步检验元宇宙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教学有效性和权力归属关系。
然而,尽管元宇宙作为一种提供虚拟教育的工具,甚至被认为是实现数字教育的主要替代方案,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一旦迅速扩大,也将对线下相对成熟的教育模式带来危机。因此,在新闻教育中,有必要积极思考和反思如何利用元宇宙创造一个恰切的教育空间,而不是将乌托邦的、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元宇宙运用到教育中,因为这样一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难免会成为元宇宙的伺服机制,教育的初衷和本质也难免会成为资本和技术裹挟下的被动装置。今后,则要采取积极有效手段,使其向公共价值、社会利益方面迈进。
注释:
①胡泳,刘纯懿.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复得”与“复失”[J].新聞界,2022(01):85.
②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22(01):5.
③Shin D.The actualization of meta affordances:Conceptualizing affordance actualization in the metaverse gam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2(133):2.
④Xi,N.,Chen,J.,Gama,F.et al.The challenges of entering the metaverse:An experiment on the effect of extended reality on workload.Inf Syst Front 2022.(12):1-22.
⑤Wang Y,Su Z,Zhang N,et al.A survey on metaverse:Fundamentals,security,and privacy[J].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2022(07):6.
⑥胡永斌,倪清,杨现民.元宇宙教育应用的国际镜鉴:进展、趋势与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7):16.
⑦詹姆斯·凯瑞,李昕.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2(03):9.
作者简介:王俊义,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越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