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02:35:46韩莹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新课改高中数学

韩莹

【摘要】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渗透,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教学,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小组合作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会影响到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的落实需要改变这一现状,积极改变课堂授课形式,创新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形式,教师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

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主要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一堂课中,教师会灌输大量的知识点,而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吸收,缺乏主动思维.往往在解题思路上更加依赖于教师,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也是询问同学和教师,并不会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教师则更注重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也以经验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差异性,最终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1.2 部分内容脱离实际

一些数学教师在备课时所选择的素材,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选择大量的习题,在课堂和课下通过大量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这会增加学生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任务,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过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1.3 学生缺乏适合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难度大,学习成绩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思考.在课下作业的完成也相对机械化,并不注重总结和反思,只关注作业任务是否完成,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2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灌溉式教学,它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小组之间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组成,他们之间相互弥补、相互影响,形成一股合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组内的学生会形成良好默契,共同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问题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有所增强,而且会逐渐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与水平.

2.2 有利于推进课堂创新进程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现状.转变教师传统的认知,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与其他模式结合,又能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高效吸收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思路,实现思维的发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且通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帮助教师获取更多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渗透,推进课堂创新的进程.

3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 科学划分小组,明确学习目标

在高中数学中有效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首先需要科学划分各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要均衡,每个小组要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吸收更多的经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教师需要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各小组制定出有效的学习计划,分配学习任务,通过相互配合、合作探讨来完成这一任务.从总体来说,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这一目标划分到各个章节内容中,实现目标的细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明确,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效率.

3.2 以学生为中心,分配学习任务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确定教学计划,而小组分配学习任务时也需要根据各组员的实际情况来划分不同难度的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小组组长承担着主要的分配任务,而教师从旁进行引导.鼓励一些胆小自卑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严格监督一些贪玩的学生,认真学习,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还可以提供恰当的思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突破思维障碍掌握更多新想法.

通过合理分配任务,有效開展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做好记录,便于最后进行总结.通过这一整个流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能使教师认识到各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恰当指导.

3.3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构建一个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而教师只是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各种任务,利用智慧课堂下达指令,引导各小组讨论,学习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一形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使他们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在翻转课堂中,他们只能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做好预习工作.在正式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本节课的微课视频,引导各小组观看微课视频,然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在翻转课堂中各小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者,深入到各个小组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为他们的讨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见.或者教师提出问题由小组来解决,使各小组能够充分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特点和区别,高效地吸收本章节的知识.最后,教师汇总学生们不懂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3.4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发掘数学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来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各小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树立一定的生活化思维,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积累更多的数学现象,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能联系生活经验来寻找解题思路.

通过数学和生活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实现他们思维的延伸.例如,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参与到校园的各种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概率事件.小组之间的学生相互配合,针对这一生活化的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互探讨,掌握概率事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5 合理设计问题,突出学习重点

巧妙的世界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能层层递进.在问题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知识内涵,掌握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其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

在课堂中涉及多个问题,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各小组的讨论也跟随问题不断深入,从讨论数学概念、数学解题思路到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逐步提高小组的讨论效率.例如,在学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1)直线与直线平行应该如何判定它有什么性质呢?(2)当其中的一条直线延伸成一个平面,是否可以利用直线与直线平行判定的相关思路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呢?(3)如何来证明两个平面平行呢?通过设置各个问题来引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从问题中挖掘出本课时的知识点,发展思维.

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對所学知识形成串联,不仅能够提高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效率,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6 开展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开展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后,教师要针对各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并进行改正,积累更多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经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避开错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全面评价工作能够帮助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树立对数学的学习自信心,转变他们的传统认知,突破自我,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水平.

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表现情况,询问学生的感想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互评模式,评价对方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不足,能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小组之间的配合会更加的默契.评价结束后,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实现有效反馈,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策略.

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优势,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个小组,明确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各小组内也需要分配好学习任务.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信息技术结合开展翻转课堂与生活结合开展生活化活动.通过多种模式的结合应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茜娜.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105.

[2]邓翠玲.问题链导学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实施探究[J].科学咨询,2021(13):213.

[3]严佳佳.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2018(41):95-96.

[4]张会明.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9(1):167.

[5]马小燕.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8):20.

[6]丁永信.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6(8):81-81.

[7]孟凡乾.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6):72-7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新课改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作文评改“五步曲”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