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复兴?

2022-05-30 01:28刘一鸥
新闻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博客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推动作用被广泛讨论的当下,一度被较少关注的传统博客表现出明显的学术转向,并集中反映在科学博客这一阵营中。博客在撰写与呈现上与传统书刊的相似性,及两者间具有的良好互动传统,有助于其维护科学知识和科研博主群体的权威形象。科学博客不仅凭借注册门槛为科学共同体提供边界保护,还具有超越学术交流,且广泛涉及教学、文学、生活、时事的特征,在非刻意的知识传播中增进了科学与公众的交流,也培养了科研群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博客平台自身及同行用户的劝导力,鼓励更多科研人员的参与,并为科学传播主体中科研群体缺失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科学传播在进一步推动博客与书报融合的同时,也为博客的生存提供出路。

【关键词】博客 学术博客 科学传播 科学共同体 科学网博客

一、引言

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传播优势及一些头部科普公众号的影响力,近十年来我国科学传播研究领域中的“媒体研究”大量显现。传播媒体不仅成为此领域的热门议题,还改变了以往自身被孤立于科学传播研究之外的现象。在中国知网2010年1月到2020年1月以科学传播为主题的文献中,被引次数最高的20篇文章,有14篇都以媒体为视角,且其中13篇是将微博、公众号、自媒体等作为观察对象的新媒体研究。这一现象同时反映了新闻传播学对科学传播研究的介入。

自2000年英国国会上议院发表《科学与社会》报告以来,呼吁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社区,与公众平等对话——即所謂“公众参与科学”的理论模型已经推动了诸多双向交流路径和方法的探索。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演变,大众媒体俨然成为当今社会对话所不可或缺的载体。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为“参与”带来的“新格局”“新机制”“新模式”很快获得了普遍的共识。然而,每当抽象的新媒体概念转换为具体的某些媒体并成为研究对象时,不难发现,新媒体的新问题同样是明显的:一方面,非专业的渠道成为公众认知的主要来源。据2018年科协的调查,微信、百度等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工具。①而这一年全国约有32541个科普公众号,仅有约702个公众号符合基本调研标准,它们发布的成千上万篇科学文章,质量参差不齐,表现为在标题上大做文章、知识产权意识淡漠、缺乏原创等问题。虽然不乏果壳网、玩酷实验室等优秀账号,但偏离科学本身的形象仍被认为是整体出现的特征;②另一方面,结构扁平化的媒介并不意味着平等沟通的实现。在“公民”崔永元和生物系出身的“科普作家”方舟子针对转基因问题的微博争论之后,科学和公众开始被推向两个极端,对话往往变成争议,且新的技术具有扩大不同阶层间知识鸿沟的可能性也是一个争议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研究机构通过网络向社会发布研究进展,也最终演变为“双黄连有助于抑制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发表论文再防控”“武汉病毒所抢注瑞得西韦”等引发了公众激烈反应的事件。面对争议,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表达了“说不清”“没有用的”“浪费我时间”等不愿与非专业人士讨论的观点。总之,新媒体支持下的科学传播实践,仍然面临着科学家对传播科学不够热情、媒介缺乏合理的议程及社会责任感低下、科学家和公众认知的不平等、公众依旧缺乏关心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热情等老问题。

当今的新媒体种类可谓星罗棋布,微信、微博、图片社交、短视频、直播、问答、游戏的特征各不相同。广义的“新媒体”并不能给“公众参与科学”带来更进一步的策略,且仅仅是抓住和依靠三五个科普账号进行探索,也忽视了形式多样的互联网产品对科学传播带来的可能性。相较于这些新媒体的流行样式,本文将以“落伍”的传统博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科学在传统渠道(书刊)上的传播特征,探索博客在科学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及完成自身转型的可能性。

二、博客的衰落与学术转向

博客引入中国已有约20年,从用户最初认识这个生涩的翻译名字,到各大门户网站开设博客,再到木子美、韩寒、徐静蕾、呛口小辣椒等博主成为标杆性的红人……博客一直以戏剧性的事件完成对中国网民的新技术普及,并且成功的让一大批网民身体力行。③他们不仅了解并广泛运用博客,还推动博客的功能、性质发生巨大转变。博客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日志,而是充满了链接性、及时性、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出版形式,④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最鼎盛时期的博客,距今已过去十几年。2012年前后,伴随着大量纠纷、侵权、道德以及权威性不足等问题,博客开始走衰。它在用户网络媒体使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更突出社交性的微型博客(即微博)所取代,从那时起,博客灭亡或复兴的命运就开始被议论。今天看来,大多数主流的博客平台确实已经关闭其业务,但许多“老牌”知名博主,例如IT类的月光博客、卢松松的博客等,仍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作为曾经头部之一的新浪博客始终保持着运营,但其热门博客撰写的内容显然已从个人日志转变为金融、科技等专业知识的讲解。可见,博客的灭亡和复兴都并未发生,它在从人们日常生活疏离的过程中,经历了自身功能的精简和重新定位。与此同时,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博客价值的讨论也逐渐从新闻传播领域转入教育领域。

事实上,在博客兴盛的年代,全球学术圈就兴起了经营博客的风潮。中国的科研者在当时主要活跃在新浪博客和科学网博客两个平台,例如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邢志忠、美国工程院院士及中国两院外籍院士何毓琦、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德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等都是知名的科学博客博主。在博客阵营整体萎缩的过程中,IT、财经、科学等原本独立且小众的博客领域似乎最不容易受到冲击,甚至发展还更为集中。就科学网博客而言,2008年底注册人数为1717人,而如今科学网介绍中其博客用户已包括“数百万海内外科技界专家”,成为现存博客阵营中最突出的博客群体。此外,在近几年为数不多仍然以“博客”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中,几乎都伴有“学术”这一关键词。“学术博客”的价值、组织管理方式、信息交流模型和博主群像在情报科学领域被具体研究,以试图说明这一阵营在传播科学中的影响力。其中科学网博客及其博主成为这些研究首当其冲的实证观察对象。

三、博客与科学传播中的传统书刊

科学传播既面向普通公众,也面向科学共同体内部。自印刷术发明至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意义上的传播,都以印刷媒体为主要渠道。即便在电视和互联网普及之后,教科书、科普书籍、科学报刊和学术期刊仍然是新媒体中科学内容生产的基础或信息源。书刊的优势在于,它所呈现的内容是“完美”的,它让处于一方的写作者拥有足够多的空间进行策划与建构,从而能在另一方的阅读者面前塑造无瑕的“职业”形象。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科学理论的阐释,以及同行評议期刊中的论文,在经历精心写作和反复修改后,规避了科学研究中“非科学”的成分。它们对于科学结论的完美呈现,很好地维护了科学共同体的权威形象。

科学家作为一种权威角色,它“比其他类别的角色更加依赖后台演练、练习和放松的保密”⑤。然而,扁平化结构的电子媒体与数字媒体,一大特征就在于打破等级制度和领域壁垒。在权威形象可能受到威胁的媒体环境中,科学家渐渐远离向公众一维传播科学的现象就不难被理解。事实上,在传统而权威的书报和期刊上,科学共同体依然活跃,他们对与公众交流科学的兴趣,丧失于对新传播媒介的不信任。⑥可见,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环境下,要让科学共同体参与大众媒体上的传播,首先要思考的是新媒体中是否具有类似于书刊的载体。这种载体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共同体形象不会受到科学传播的威胁,进而能促进和推动科学家、科研人员的参与。其次的任务才是实现科学在更大规模、更多阶层中的协商。

在博客兴起和发展鼎盛的时代,它常常被当做印刷媒体,尤其是报刊的比较对象。和报刊一样,博客以篇幅较长、写作更为严肃的文字为主,讲究时效性,注重连续出版,就像是人人可编写的“数字报纸”。国内外的大报曾纷纷开辟博客报,把传统印刷上的内容搬运到博客页面,也有《大连晚报》等大胆尝试将编辑过的网络博客每周印刷出版。此外,徐静蕾、潘石屹、郑渊洁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博客主还将自己的博文整理成书,通过纸质的形式发行和售卖。基于书刊与博客在信息呈现、读者需求满足上的相似性,在最初讨论媒介融合的时代,无论是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又重新回到传统媒体的世界,在博客与传统书刊的互动上都得到最典型的体现。博客所具有的个人表达与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与沟通、营销等功能,也同报纸在新媒介环境中如何转型的讨论交织在一起。而后随着博客整体用户数量的减少,博客作为新闻来源、社交平台、个人日常表达的功能逐渐降低,但大量博文严肃写作的特征使其知识积累的功能日益凸显。有关学术的博客在学习知识、答疑解惑、交流讨论方面起到了更为明显的作用。

在科学传播的实践中,学术博客对各层次学习者提供的知识服务功能,重新受到科学传播主流媒体的重视。权威报刊《中国科学报》自2011年起每周推出一个整版的博客文章,称为博客版。文章来源即是科学网博客中适合刊发的博文。尽管其间经历了一年的停滞,博客版仍然于2017年在每周五第二版上得到恢复。目前,该博客版位于第八版,每两周一期,复版后总共已累计刊发了800余篇科学博文。这是对博客走向专业化的趋势下其与科学传播相契合的认同,同时也是借助科学传播议题对已经走衰的博报联姻进行新的尝试。

四、科学博客对科研群体的劝导力

2016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超过185万名,比2006年增加近23万名。其中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接近100万名,比2006年增长近五成。⑦他们的数量接近我国科研人员数量的一半,但科研人员并不是科普队伍的主要组成。因而我国的科学传播虽然体现着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但在人员结构上以非专家、兼职人员、基层科技工作者为主,组织动员的能量未能够渗透到高层次的科研工作者当中。尤其科学家较少参与传播、不愿涉猎媒介的现状,使科学传播在性质一致的传播主体中缺失了重要一极。在科研群体不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媒介十有八九会被提及。其中科学与媒体内容生产的差异、媒体的急功近利、科研人员与媒体从业者之间缺乏和谐关系等理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刻板成见。近年来,伯纳姆⑧、莱文施坦因⑨等学者通过较大规模的研究,力图证明尽管科学家更需要和同行保持交流,但他们及其机构很早就意识到了与公众进行交流的价值,通过媒体获取公众支持,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经费来源。无论怎样的意图与结果,科研群体非常乐意与媒体合作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所指向的事实。

博客与科研群体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一关系在环境变化中体现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科研群体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

首先是学术博客属于群居,一般依托于某一学术网站,具有较高的用户注册门槛,因而科学共同体的边界得到保护。以科学网博客为例,博客账号的申请,需要经过3个工作日的审核。在网页公布的申请流程中,机构邮箱、研究领域、教育经历等字眼成为获得账号的条件保障。该注册流程还于2018年2月,在拥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受众的《中国科学报》上刊登,以示宣传其对博主身份的把关。科学网博客对广告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为避免商业广告对科学内容的侵蚀,网站甚至会把来自企业的科研用户申请拒之门外。

其次是科学博客不以“科学传播”为口号或目的。纵览科学网博客首页,除了有“科研笔记”“论文交流”这些明确探讨某一具体科学知识的博文版块外,更有“教学心得”“观点评述”“海外观察”“人物纪事”“图片百科”“诗词雅集”“生活其他”等泛科学与非科学内容的博文版块。无论是精选博文还是热门博文,科研群体或纯粹地进行自我表达,或与同行探讨,或担任学生的教育者,或分享对科技新闻的理解。尽管非科学议题的博文常伴有科学知识的自然流露,但较为明显的是,大多科研者们并不是带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目的跨入博客圈的。从博文涉及的领域上看,博主们更加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特征。不过,在“公共知识分子”概念异化的环境下,学术博主并不愿意被视为“公知”,这与国外科学家博主在一项调查中对自身“公知”定位的期望截然相反。⑩这同时也表明,大多科研者正因为不带有知识传递者的标签,在博客扁平化的社交关系下,他们在与同行及网民的对话中,反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之读者对这一群体博文内容的特殊期待,科学博客在无形中提高了科研人员作为传播主体在科学传播活动中的参与度。在交流学术、工作与生活的初衷下,进一步获得公众支持、传播科学知识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加入社交媒体的原因。

目前,科学网博客中大量活跃的科研者博主,已经有力地证明了博客作为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劝导力。在其用户构成中,绝大多数用户是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政府科技部门的学术带头人或管理者,其中50.6%为研究员或教授,30.1%为副研究员或副教授。11这种劝导力既有可能源于平台本身的吸引力,也有可能是经过同行的轉发激励,甚至是迫于作为用户的同事间的群体压力。可见,善用和发挥这种劝导力的优势,是解决科研队伍不愿参与科学传播问题的一次机会。

五、结语

博客在其发展和走衰的过程中,一方面始终与传统书报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逐渐展现出其自身从大众到小众、从新闻到教育、从娱乐到学术的转变。这些转变为当今的科学传播提供了其他新媒体无法具备的条件。第一,基于博客与印刷书刊在知识传播中的相似性,科学博客中的知识写作和呈现将更符合科学的范式,且起到保护科学共同体权威形象的作用。第二,科学博客拥有较高的注册门槛,也不以科学传播为宗旨。单一的博主群体、多元的交流内容,吸引了大量科研者的加入和撰写,进而在无形中促成了科学与公众间的沟通。第三,科研群体在博客中针对生活、公共议题的讨论,是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面对如今科研者不参与科学传播的现象,普遍认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鼓励以科学家为首的科研者参与科学传播的基本。因此,科学博客不但凭借其劝导力说服越来越多的科研者加入,而且有望为科研群体参与科学传播,提供更多的内驱力。最后,博客与传统书报之间的合作模式,仍有持续创新的空间。随着学术博客阵营的稳定和扩大,公众对博客的认知会逐渐被“博客即学术”占据,科学传播将作为两者合作的支点,为当前博客整体的生存和转型找到新的定位。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市场化媒体在公众科学教育中的困境与可能性——基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发展的视角”(项目批准号:2020SJA2198)的阶段性成果;受到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注释:

①⑦喻思南.中国人科学素质更高了[N].人民日报,2018-09-19(12).

②郑永春,赵伟方.新媒体科普号评价指标初步研究.载于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评估评价专题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453-465.

③金兼武.博客——个人网络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53-54.

④庞大力.传播学角度的博客研究[J].当代传播,2005(02):38-39.

⑤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1.

⑥贾鹤鹏.科学传播,中国做对了什么[EB/OL].https://www.guokr.com/article/454608/.2019-8-26/2022-3-22.

⑧Burnham John C. How superstition won and science lost: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health in America.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7.

⑨Lewenstein Bruce V. Industrial life insurance,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92(10):347-366

⑩胡珉琦.他们为什么坚守科学博客[N].中国科学报,2016-08-12(1).

11科学网.关于科学网:用户分析[EB/OL].http://www.sciencenet.cn/aboutus/default.aspx?id=7&type=1.

作者简介:刘一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博客
博客
科学传播视域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介呈现研究
自媒体时代的科学记者:从“翻译”到“连接”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科学传播视域下社交媒体中健康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