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科学记者:从“翻译”到“连接”

2017-03-01 12:20赵菲
科技传播 2016年22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自媒体翻译

赵菲

摘 要 自媒体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科学传播的标准和规则,同时也对科学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舞台。在自媒体时代,成功实现转身的科学记者仍然是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最佳“中间人”。

关键词 科学记者;科学传播;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17-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昔日价格不菲的照相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后,数码摄影设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使得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咔嚓”一下。于是,这就引发出一个问题:在一個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和“摄影记者”的时代,那些职业的摄影师和摄影记者的价值何在?如今,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文字记者正面临他们的同行——摄影记者同样的问题:新闻记者不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无冕之王”,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平台”,而且,“我的媒体我做主”。

科学记者当然也不例外。在他们辛辛苦苦伏案“爬格子”,将科学“翻译”给公众的同时,他们所服务的读者——其中一些是科学素养不高的大爷大妈——就可能正在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布或转发诸如“吹风机能冶百病”“爽身粉能致癌”之类的“科学”流言;而在网上的一些科学社区和论坛里,则活跃着成千上万的科普爱好者,他们热心地向公众传播“原汁原味”的科学知识,这其中包括一些专业的科研人员,甚至不乏具有院士头衔的知名科学家。

1 “翻译”受到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所生产和传播的科学新闻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就是说,科学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科学新闻的传播,才在公众那里彰显出其作用与价值。

按照新闻学的定义,所谓科学新闻,无非是覆盖科学领域的新闻报道;担负这一任务的科学记者,其角色是将科技发展的成果告知那些科学论文所无法到达的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体[ 1 ]。对于科学记者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最新的、最权威的、主流的论文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翻译成老百姓能懂,而且对老百姓的生活确实有影响的知识”[ 2 ],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翻译”成老百姓能懂的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科学语言写作转变为令人激动的论争和新突破。”[3]

在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翻译”可谓科学记者工作的关键词与核心所在。他们在科学家和普通大众这两者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把科学成果“翻译”给普通大众。在这样一种由上到下、从点到面、单向式的科学信息传播与扩散路径中,科学新闻和科学记者无疑被置于中心和权威的地位。

然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勃兴,改变了一切。

2015年9月19日,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已经超过了报纸(38.5%)”;“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4]。

事实上,互联网给科学传播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受众”和“获取”一面;而且,更多的体现在“媒体”和“传播”一面。借助于微博、微信、社区/论坛乃至个人门户网站等自媒体,一介平民也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变身”——由昔日被动的受众摇身一变为科学信息的主动生产者与传播者;而一些科研工作者乃至知名科学家同样可以凭此绕过传统媒体和科学记者,直接为公众“指点迷津”。

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所带来的这种剧变,早在20世纪,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有所预见。他在阐述“媒介即是讯息”这一重要思想时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5];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并非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形式本身的“革命力量”——“改变世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6]。也就是说,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媒介本身就具有开创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变革的力量。

这的确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传统媒体强调的就是“内容为王”,即只要把内容做好了,后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都有了。按照这一思路,科学记者只要把科学成果“翻译”好,其工作任务就大功告成。然而,互联网和新媒体强调的是“连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获得科学信息的多元渠道,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如此,新媒体还给公众带来了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交互式、及时性、内容海量等新体验。传统的科学传播手法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公众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甚至科学传播所遵循的传统原则也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科学记者如果仍把工作标准仅仅聚焦于“翻译”上,就难免陷入窠臼和遭遇尴尬:假若仍沿用过去那种“科学家—科学新闻—读者”的线性传播思路,你辛苦采写出的文章很可能并不被今天见多识广的读者所接受;而假若你的稿件质量上乘且具极高可读性,却又有可能由于你所在的那个传播平台——一张乏味的报纸或是一本老朽的杂志为读者所抛弃而失去传播的机会……总之,一句话:你没有能够与你的读者、社会乃至这个世界有效地连接。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昔日那种以“翻译”为工作核心的传播思路显然已不合时宜,科学记者必须另辟蹊径。

2 从“翻译”到“连接”

连接是互联网的关键词。要实现有效连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科学记者,都必然要经历一番痛苦的调整与转型,经过一个剧烈的重塑过程,找回往昔的读者,重新接通与读者和社会的连接点。

有别于过去那种由专业的媒体机构所主导的信息传播,自媒体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而所谓“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世界不再是非黑即白或非对即错,问题也不再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是非做出自己的判断。自媒体这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特性,不仅是它自身蓬勃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且也为传统媒体的调整与转型指明了方向——打造基于开放特性的平台型媒体。

传播学者何道宽曾将麦克卢汉的著名公式“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诠释为“整合化——分割化——重新整合化”和“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6],等等。当前,媒介的演变与发展恰恰就处于这样一个“重新整合化”和“后现代化”时期。

在《平台型媒体的生成路径与发展战略——基于Web3.0逻辑视角的分析与考察》一文中,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Web2.0向Web3.0的过渡时期。在Web2.0时代,个人作为要素被激活,虽然引起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但是尚未形成了新的经济形态。在Web3.0时代,个人碎片化的资源将被重新整合,而媒体组织将会扮演整合者的角色,这是一个“机构唱大戏”的时代[7]。

应当承认,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自媒体并非十全十美和无懈可击。与传统媒体相比,一方面,自媒体的确具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非线性传播等优势;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良莠不齐、可信度低、不规范等问题。早在2001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曾刊发过一篇题为《传媒世风日下了吗》的文章,文章称:“因特网已成为毫无限制的謠言作坊,自律在这种新媒体中成了一种稀有现象”;“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远远超过了所有的传播媒介,因而假新闻的影响也更恶劣”[8]。事实上,由于低门槛、易操作和网络隐匿性,自媒体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正是因为自媒体存在上述问题,才使得其在科学传播的权威性方面受到不少质疑。在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的2016年媒体从业者科学传播专题班上,腾讯微博、微信政务中心主任何建红所做的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科学传播”中提到,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获取和传播行为分析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科学传播中,最受尊重的是国内外研究机构,占比为66.1%;其次为传统媒体发布的观点,占29.6%;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得到11.6%的用户信赖。

这意味着,要真正获得受众的信赖,自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得益于长时间的辛勤耕耘,传统媒体在受众心中依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内容的可信度高于自媒体。这也是传统媒体立足市场乃至实现华丽转型的根本所在。

美国科学作家Kendall Powell认为,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依然是以内容为王,虽然平台、路径的更新必然要去重视,但最重要的内核依然是内容本身。她援引一位科学记者的话说:“网络时代改变了读者消费新闻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科学作家、记者创作科学新闻的方式、发表的平台;但最根本的内核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优质的内容”[9]。

在Web3.0时代,在深度报道或形成意见等领域进行深耕,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权威的内容提供商”,这或许是从事科学传播的传统媒体机构调整与转型的可靠方向之一。而毫无疑问,科学记者将在这一过程中大显身手并重新找到自己在传媒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3 在“连接”中转身

当然,科学记者要实现从“翻译”到“连接”的转身,除了所服务的传统媒体的调整与转型,关键还在于自身的改变。

应该看到,当照相机和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几乎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咔嚓”一下之时,作为一种职业的摄影师和摄影记者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摄影技术波普化的大潮中,他们的职业素养、技能和水平都普遍得到了提升:过去,仅仅凭借手中独有的利器——照相机,他们就可以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哪怕其技术和水准并不高明;而现在,当普通人也拥有这种利器,照相机不再是他们的专属之物时,他们就必须拿出远远超越业余者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为公众生产出质量更优的作品,从而体现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自媒体勃兴所带来的挑战,从“翻译”转身“连接”的科学记者亦应如是。

虽然有部分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逐渐走向衰落,减版,裁员,甚至倒闭;但同时,又有一大批优秀的媒体诞生,发展,壮大。市场所淘汰的并非是纸质媒体或是科学报道的版面,而是那些不符合市场规律、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采编规律、传播方式乃至传播平台。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纸媒走向衰亡的年代,不如说是一个纸媒优胜劣汰、浴血重生的过程。而对于科学记者,这是一次重新定位、再次出发、不断提升的良好机遇。

毋庸讳言,对于科学记者来说,自媒体的勃兴当然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自媒体的及时性和交互性极大激发了公众了解科学、参与科学的热情,提供了公众表达需求的途径;另一方面,凭借自媒体,一些专业的科研人士甚至知名科学家也参与到科学传播中。然而,困境的背后是机遇,挑战的背后是提升。就像如今人们买得起照相机,但不一定都能成为摄影师一样,科学记者才是科学传播中的合格“中间人”:“富裕”起来的公众买得起“照相机”,却不知哪里有“美景”;而科学家虽然既知道哪里有“美景”,手里又有“照相机”,却不一定掌握“摄影技术”;真正知道“美景”在哪里、手中有“照相机”,同时又具备“摄影技术”的,正是那些训练有素的科学记者。

可以预见,在这场从“翻译”走向“连接”的转变中,科学记者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其自身也将实现华丽的转身:由于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将促使他们成为能够跨媒介平台工作并熟练掌握多种媒介载体的新闻人;由于自媒体所带来的传播去中心化和开放交互性,将迫使他们在议题设置和采编报道上更加精益求精,从而更好满足受众需求……

事实上,对于科学记者而言,自媒体的勃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公众对科学所表现出强烈求知欲,正是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公众所反映的需求,让他们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让科学传播的效果变得更加精准;而科学家的热心参与,不仅让他们改变了新闻采编方式,甚至影响到了新闻的议程设置,从而让科学传播的质量不断提升。

这是一个坏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好的年代。新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科学传播的标准和规则,同时也对科学记者的工作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the UK.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37(2):152-160.

[2]张志安,刘虹芩.袁越.积累的知识越多,对世界的偏见就越小[EB/OL].新闻界,[2015-1-26].http://www. ixinwenjie.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 catid=10&id=113.

[3]陆晔,周睿鸣.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新技术时代的理念与实践原则[J].上海:新闻记者,2015(5):4-11.

[4]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EB/ OL].新华网,http://education.news.cn/2015-09/19/ c_128247007.htm.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马歇尔·麦克卢汉.中译本第二版序——麦克卢汉的遗产: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喻国明,何健,叶子.平台型媒体的生成路径与发展战略——基于Web3.0逻辑视角的分析与考察[EB/OL].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xOTU5NQ==&m id=2668139167&idx=1&sn=e34454768e6a4c9082adbec0ed1 932d2&mpshare=1&scene=1&srcid=1013FJ46yOFhEkjELm3C 8gcu#rd.

[8]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41.

[9]Kendall Powell.(2013)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page to screen. In: natrue.Available at: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 articles/10.1038/nj7436-271a.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自媒体翻译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