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让文言文学习有深度

2022-05-30 00:33蔡静艳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

蔡静艳

摘要:教师要敢于、善于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来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走向成功。文言文教學中,教师可以搭建情境支架,让学生深度体验场景;搭建图表支架,让学生深度梳理重点;搭建问题支架,让学生深度思考所得;搭建信息支架,让学生深度理解主旨。

关键词: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文言文学习;《两小儿辩日》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教立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课堂建构及评价研究”(编号:D/2021/02/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支架,即脚手架,是建筑工人为完成伸手不能及的工作而搭建的辅助工具。维果茨基曾在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到支架式教学法,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善于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来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走向成功。

文言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学生往往容易止步于字词的简单理解或内容的浅层意会,无法走到文言文的深处,也就体会不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搭建多种支架,为学生深度体会文言文提供支持。下面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呈现文言文教学搭建支架的具体实践。

一、搭建情境支架,深度体验场景

情境支架重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进而深度地体验文言文所传达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插图、播放音乐、播放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也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活动情境或对话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深度体会文言文学习的趣味。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两小儿辩日时生动有趣的“辩”的场面,教师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搭建了情境支架。首先,由于文中出现了8个“日”字,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自己范读,边找出包含“日”字的句子。然后,启发学生:“把这8个带‘日字的句子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呢?请你用一个字概括。”学生很快发现,这8个带“日”的句子其实就是两小儿的“争辩”,由此提炼出一个“辩”字。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来解释“辩”字,即“辩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或用动作展示“怎么才是辩斗”。学生在七嘴八舌中互相补充,认为“辩斗”就是要放开声音,带上动作,用上合适的语气和节奏,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生生辩斗、师生辩斗、男女辩斗、分组辩斗、全班辩斗等方式来模拟两小儿辩日的场景。

这个环节,教师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文章的关键字词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辩”的含义,再通过多种方式的真实“辩斗”,让学生有足够的代入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体验“辩斗”的感觉和氛围,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体会。

二、搭建图表支架,深度梳理重点

图表支架就是用可视化的方式梳理、呈现信息,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支架包括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样态,可以为学生深入文章内部、深度梳理文章的逻辑与脉络提供路径和手段。

《两小儿辩日》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为有效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在教学中搭建了图表支架,让学生在提示和引导下填写表格。提示包括:两小儿的观点、两小儿说明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两小儿说明自己观点时截然不同的角度。最终,学生形成的表格如表1所示。

这一图表支架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及课后习题设计,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及论述的角度,使得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更好、更深入的理解。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完善文言文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这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三、搭建问题支架,深度思考所得

问题支架是指紧扣文章主旨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作出深度思考,并生发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在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以问题“读了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为支架,引导学生对文章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很开放,意在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自己的阅读体悟。课堂上,学生呈现了多样化的个性解答,如“一次成功的辩论必须要观点清晰,并且要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来印证和凸显自己的观点”“从两小儿的辩论中,我看到了他们都能做到仔细观察,还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对别人提出的观点没有盲从”“在这个故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孔子这个大教育家实事求是、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等感悟。

在这样具有开放性、启发性问题的指引下,有的学生结合辩论的特点谈体会,有的学生结合人物的特点谈收获,还有的学生结合学习的品质阐释自己的见解。可见,这样的思考和学习所得是深刻而独到的。

为了了解更多学生的想法,教师还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呢? ”的问题,让他们做更进一步地思考,也让文言文的学习再深一层。

四、搭建信息支架,深度理解主旨

信息支架是指在学生不知、不懂、不会、不能的地方,通过补充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学生查缺补漏、答疑解惑,助力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主旨。

两小儿的辩论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远远超出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窗”的形式补充了必要的图文资料,介绍了现代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这样一来,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文中“孰为汝多知乎”一句的意思更加清楚,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的价值渗透也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够立足学生学习基础,紧扣文本特点,精心搭建各种教学支架,就能充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真正让文言文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 罗华明.图表支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9).

[2] 郑艺.巧用学习支架让文言文教学“思趣共振”——以三上《司马光》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0(28).

[3] 曹岚.浅析文言文学习支架设计指向[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9).

[4] 章敏.初中文言文支架式教学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2.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