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经典作品的多重意蕴

2022-05-30 18:56郭晓平房存
语文建设·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典教学建议

郭晓平 房存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经典,教学建议

经典性是统编语文教材选文最重要的价值取向,“目的是让学生打破空间的界限,广泛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与革命导师、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等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凸显其在语文学习中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1]。鲁迅的经典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一代代学子共同的文学记忆和精神资源。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里,这篇课文处于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二单元。单元提示指出:“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本篇课文的学习提示指出:“学习时,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根据学习要求,结合文本特征,笔者认为《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价值还可以从革命观的复杂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语言风格的个性化三个方面进行深挖,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体味经典,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培养思辨能力,提升语言感受力。

一、还原鲁迅青年革命观的复杂性,渗透生命教育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对刘和珍等革命青年的赞颂显而易见,这也是语文教学对该文主题分析的重点。然而,鲁迅对刘和珍是否全盘赞同,鲁迅究竟赞扬刘和珍的什么精神,却是值得认真推敲的。对该文的讲授,如果仅仅止步于鲁迅赞颂刘和珍等人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气概,那么更深层次的内涵则被忽视了。本文的教学应该在既有的英雄教育的基础上,关注和展现鲁迅对“三一八”惨案经验教训的清醒认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鲁迅的思想情感,并从中获取实现人生价值的启迪。

深入分析文本会发现,鲁迅赞扬刘和珍的爱国斗争精神,但并不赞成请愿这种赤手空拳、自蹈死地的战斗方式。在叙述刘和珍的牺牲之前,鲁迅着重描绘了刘和珍的“无辜”和“天真”。他形容刘和珍十分“温和”,对请愿是“欣然前往”,强调她对险恶完全没有预料。可见,这些涉世未深的天真的学生缺乏战斗经验,对请愿的战斗方式盲目乐观,对当局的险恶毫不设防,甚至心存幻想,以至于美好的生命徒然在政府门前遭受杀害。当然,鲁迅指出这并非青年学生的过错,因为民众是万万料不到政府会残暴至此。鲁迅对青年们无辜的牺牲深感惋惜,按捺不住强烈的愤懑,将这份惋惜转化为对反动政府更为激烈的抨击。

鲁迅还清醒而沉痛地指出,刘和珍等人牺牲的代价远远超过其所产生的意义。“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2]他看到刘和珍等人的牺牲只是成为“看客”的谈资,甚至被恶意利用来攻击革命者,其实际的作用相比整个黑暗麻木的中国是何等微弱。他将人类历史的前行比作煤的形成,正如用了大量的木材只能形成一小块煤,人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获得历史的一点前进,即使如此,徒手请愿也不在此列。接着,鲁迅又引用陶潜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再次表明了牺牲的意义寥寥,悲戚之情自不待言。

在《记念刘和珍君》写就的第二天,鲁迅又写了另一篇谈论“三一八”惨案的杂文《空谈》,该文可以视为《记念刘和珍君》的姊妹篇来阅读。鲁迅在《空谈》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3]“不以为然”的原因仍是认为其意义与战士的生命价值不对等,“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并在文末强调这次惨案的教训是“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4]。早在“三一八”惨案之前,鲁迅就对战斗的方式进行过理性的思考。比如,1925年4月,他在给许广平的回信中提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赤膊上阵的牺牲换来的效果甚微,“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5]。就是说,革命者要讲究战术,以便进行“持久战”。刘和珍的牺牲让鲁迅更加真切地见识到了血的教训,愈发坚定了其“韧”的战斗观念。例如,1927年他在上海劳动大学作的演讲中说道:“以生命来投资,为社会做一点事,总得多赚一点利才好;以生命来做利息小的牺牲,是不值得的。”[6]总之,鲁迅并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控诉中,而是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提醒青年改进斗争的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虽然不赞成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但面对美好生命的牺牲和被诬蔑,他着实不忍“指责”青年学生的“天真”,于是又站出来坚定地维护牺牲者的崇高精神。因此,鲁迅对请愿的反思,便被激烈的谴责、热烈的赞赏所遮挡,隐蔽在文本的深处。教师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时,就要把鲁迅这一复杂的情感展现出来,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青年生命的珍惜,理解鲁迅的良苦用心,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同时渗透生命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进行引导,比如对于新闻报道中因过劳而猝死的警察、医生,社会礼赞、感激他们的牺牲精神的同时,要看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英雄的生命是宝贵的。通过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构筑正确的追求生命价值的路径,培养学生更加成熟的爱国情怀,更好地投身到国家建设中。

二、挖掘刘和珍形象的丰富性,渗透性别教育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刘和珍作为一个“中性”的英雄来看待,对其人格魅力的解读只停留在爱国精神、英勇无畏等方面。这样的讲授舍弃了刘和珍的女性特征,对刘和珍形象的呈现与传统男性英雄无异,忽略了其作为女性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事实上,面对刘和珍这一公认的英勇的牺牲者,鲁迅并没有像写作许多其他英雄传记那样,为了渲染牺牲者的英雄主义光辉而将女英雄“中性化”,他对刘和珍的描述并未剥离其性别,而是保留了刘和珍作为女性革命青年的气质。魯迅首先强调刘和珍的特点是“温和”,人们心目中敢于反抗专制校长的学生领袖总该是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7]。之后,鲁迅又提到女师大风潮之后,往日的教员准备陆续引退,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鲁迅笔下,刘和珍并非一个“神性”的英雄,而是一个充满了女学生气的青年,温和、细心且有脆弱的一面。联系到后来刘和珍遭受暴行时的沉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刘和珍是一个真实的由女学生成长起来的英雄,这个集“女性”与“英雄”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才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才更具感染力。

此外,鲁迅在文末坦言,这次惨案有几点很令他震惊,第一是当局者竟如此凶残,第二是散布流言者竟如此下劣,第三便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如此从容。接着,鲁迅感叹道:“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8]由此可见,在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抨击之后,鲁迅最后将关注点落在“女性”身上。他并非鼓励青年作无谓的牺牲,但依然由衷地肯定与敬佩新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气概。然而,这段如此赤诚、深沉的表达,长期以来竟在语文教育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的时代比较特殊。20世纪20年代,刚刚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少数女子得以挣脱旧家族的羁绊,获得了宝贵的受教育机会。她们率先走出闺阁,走向社会,将个人的前途同民族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绽放出女性自我价值的光芒。鲁迅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兼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在这个时期开始接触中国的新式女性,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女性解放、民族新生的希望。在鲁迅看来,刘和珍等人的抗议活动,不仅是中国青年学生参与的一项反抗反动政权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女性反抗封建统治、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因此,语文教学倘若忽略刘和珍的女性解放意义,那么学生对于刘和珍这个人物形象和文本思想主旨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对该文的解读只有补足性别视角,才能更为完整地展现刘和珍的主体人格和英雄气质,体会鲁迅对中国女性进步倾注的殷切期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该文的“去性别”解读,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理念中无性别意识,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性别角度的缺失。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表明,人在青春期(12~18 岁)的主要矛盾是角色同一性和角色混乱,这一阶段是青少年追求性别、职业、信念和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在实际中,性别困惑是影响中学生成长却习焉不察的重要因素。诸如性别刻板印象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将来的专业、职业选择,青春期女生的自信心不足,对异性缺乏理解和尊重等问题,需要引起教育界的重视。2021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其中“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部分提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全面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男女平等意识明显增强”。[9]因此,将性别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是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性别盲点问题,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教育资源,语文课程可以起到加强性别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性别的敏感认知,重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性别观,将现代性别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相比语文教材中占比最大的传统女性形象,刘和珍这位现代女性形象熠熠生辉,这更显示了《记念刘和珍君》之不容忽视的性别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现刘和珍所代表的历史转折期的女性解放意义,帮助学生确立性别平等意识和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既能够悦纳自我的性别角色,也能够平等地看待与尊重异性的性别角色。

三、深入体会鲁迅的语言风格,渗透情感教育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进步文人纷纷挺身而出,写下悼念刘和珍、抨击段祺瑞黑暗统治的文章,例如周作人作《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作《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朱自清作《执政府大屠杀记》。在众多同类文章中,只有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最被熟知,流传最广。究其原因,除了鲁迅的思考更为理性、深邃,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一篇的情感表达最为动人,值得细细品味。语言与思想情感是相辅相成的,鲁迅式的思想情感使得该文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对语言风格的解读也成为触摸鲁迅内心世界的有效通道。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多用转折词,形成了感情的回环、曲折和复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10]这段简短的文字密集使用转折词:“虽然……但……却……倘使……那……但是……却”,初听起来有些拗口,却是鲁迅复杂心理的准确写照。鲁迅目睹这些鲜活宝贵的生命白白牺牲,作为她们的老师、长辈和关爱中国前途的现代知识分子,他感到无比痛苦和惋惜。鲁迅清楚地知道文字的有限性,自己的文字无论多么用心写就,在生命的鲜血面前都分量不足,无法挽救既成的悲剧。况且烈士的勇氣令“苟活到现在”的鲁迅自惭形秽,但也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告慰她们的灵魂,只得在沉默了数日后依旧提笔。通过这组转折句,我们可以感知到鲁迅清醒的痛苦、纠结和挣扎,鲁迅作为文化伟人的形象也更加立体、丰富。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还体现为冷静思考与强烈抒情之间的平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11“]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2]这两段是《记念刘和珍君》最常被提及的部分,其中肯定句、反问句、感叹句并用,长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韵律,铿锵有力。文字的波动折射着鲁迅多层次的情感的涌动,交织着其对真正的英雄精神的赞颂,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对生者苟且偷生的无奈,以及对改变现状的强烈呼唤。

概括来说,《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体现了鲁迅理性与情感的交融。鲁迅作为一名文人,本身情感丰富、共情力强。李长之曾在《鲁迅批判》中将鲁迅定位为一位“诗人”,这并非指鲁迅是吟风弄月的雅士,而是说他有着“强烈的感情”。但鲁迅不是一位普通的“诗人”,他是一位思想型的诗人。他从不会任由自己的情感无节制地蔓延,而是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反复彻底的揣摩、审视和提炼,将充沛锋芒的感情糅合成充满智性的思考,给内心燃烧的火焰套上冷静的外壳。这也是钱理群所说的,鲁迅兼具“冷与热”:“激情喷发的冲动和克制、冷化、超越情感的欲求同时并存于鲁迅内心深处,二者互相撞击、激荡,又互相制约、补充,形成了鲁迅内心情感的辩证运动,其外观形态即是外‘冷内‘热的情感表现。”[13]《记念刘和珍君》典型地带着鲁迅“外冷内热”的气质,冷静的思考包裹着炽热的情感,既能给青年以振奋和启迪,也是他对黑暗势力进行胸有成竹的还击的最佳方式。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丰富多变、感受细腻的人生阶段,他们富有激情、感受力强,中学阶段是道德情操养成的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对课文语言的分析侧重字词、背诵等方面,导致学生在情感最敏感的时期却不能正视对情感的表达,例如在朗读抒情性的课文时,许多学生都羞于表达,读起来语气干涩、敷衍、缺乏情感,甚至故意“阴阳怪气”掩饰尴尬。健康的情感品格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学生的热情、善良、正义感很大程度上来自语文课堂。《记念刘和珍君》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优秀文本,教师要用文本理解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情投入鲁迅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丑恶事物的批判,对美好事物的共鸣,对自己情绪的审视和管理,促进学生理性精神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内涵,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20 世纪80 年代“重写文学史”以来,文学研究突破了单一的阶级视角,开始从文化、审美、人性等多元角度进行文本重读,经典的多重意蕴得以浮现。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语文教学通过对其多角度的解读,既能够使学生领略鲁迅文学世界的魅力,又能够促使学生将作品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获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完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下的中学生对鲁迅所处的年代有隔膜,对此教师可以挖掘鲁迅作品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试着以鲁迅的思维理解周围和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学生走近鲁迅,体会文学超越时代的价值。总之,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应当挖掘其人文内涵,既重视其文学性,也重视其教育性,在培养学生文学理解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经典教学建议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