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

2022-05-30 21:07喻倩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态培育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积极心理品质是展现当代青年活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但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厌学、浮躁、抑郁、焦虑、生气等不良情绪过于突出。为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让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端正的心态、高尚的追求、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将来岗位工作需要。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能,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素质条件下。广大青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胸懷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新时代下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工作至关重要,要重视大学生群体中面临的各种不良情绪,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力,培育大学生平和的心态,重视大学生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

一、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指以积极的心态,充满正能量的方式所展现出来的优秀人格和健康品行。从心理学上来看,积极心理品质是一种幸福、乐观的情绪。当代大学生要加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挖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让大学生获得善良、合作、宽容、好奇、兴趣、价值观等优秀人格和美德,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与价值。

(一)促进大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学习是大学生日常的基本任务。一些大学生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对学习产生厌倦,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业心态,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学习是获取知识,增长才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精力旺盛,智力发展快速,也是探索知识、积累智慧的关键期。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中,指导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丰富和拓宽自我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促进大学生保持稳定的心态

心态是一种心理状态,平和、稳定、良好的心态是确保学习的重要条件。一些大学生遇到难题就退缩,遇到挫折就放弃,对自我缺乏客观评价,要么自卑、自弃,要么迁怒别人,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极端的不良情绪旋涡中,甚至做出不当的行为。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要重视大学生心态的调整,勇于用积极的情绪面对挫折或困难。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理性地认识自我,认识与他人的关系,在面对挫折、压力、困惑时,要学会宽容、理解,要能够化解自我不良负面情绪,用正能量、正思维来代替不良想法,保持愉悦、乐观的心境。

(三)促进大学生主动与人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获得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条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些人不善于与人交际,不懂得交际的基本方法,搞的同学关系很僵,甚至产生摩擦。良好的个体心理应该具备主动与人沟通,积极与人相处的能力。人在交往中,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够与周遭环境保持和谐的相处状态。人际交往意识也是衡量一个人优秀品格的重要条件。通过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让大学生学会沟通的方法,收获友谊。

(四)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要勤奋努力,要积极上进,要树立远大理想,要保持必胜信念,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最大限度展现自我才能和价值。但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对自我放松要求,不愿意吃苦,不能承受压力,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学习中遇到外界干扰易于放弃;在面对难题时,缺乏毅力、信心和拼搏精神。一遇到问题,习惯于求助于家人、朋友,缺乏自立与自强意识。因此,通过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用积极的心理素质来增强自控与自我管理,对自己的学业进行科学规划,学会制定目标,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挖掘自我学习潜能,奔着目标,做到坚韧勇敢直面挫折。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要树立理想信念,乐观、主动地去面对艰难险阻,要勇于创新,成就精彩人生。

二、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发展路径

当代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积极、乐观、主动的学习心态,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彼此交流,共同成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要从大学生思想状况入手,用积极的心理疏导,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熏陶学生,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能够拥有健康、愉悦、稳定、平和的心态。

(一)做好外部环境的支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中,要重视环境育人,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多样性,对大学生而言,要重视从环境中体验美好的情感,从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从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育人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良性的心理成长条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校园美化、人文环境塑造方面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大学生从校园文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高校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文体教育活动,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实际,引入相关技能竞赛活动,帮助大学生从发挥专业特长中找到快乐,获得成就感。同样,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大学生在学习、交流、实践中要面对困难,积极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习得努力上进的优秀品格。文体活动的实施要兼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大学生结合自我,找准文体娱乐方向,让大学生能够从文体活动中放松身心,获得积极情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环境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校舍建设、餐厅美化、更新校园文化基础设施,让学生热爱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堂是大学生思政育人的主阵地,要结合大学生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育人活动,打造“全包围式”思政课堂模式。一方面,教师要为大学生做好表率,重视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待学生要热情、积极、和蔼,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需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教师有了好感,自然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另一方面,要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过程中,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一年级要通过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情实际,并重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年级要重视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渗透领导力教育,帮助大学生感受集体的凝聚力,增强爱与包容的信念。三年级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将自我成长、规划与学业、职业结合起来,利用实践活动,重视大学生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劳动精神的培养。

(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梳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指导大学生掌握不良心理的疏导方法,让大学生能够对自我心态进行调适,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困难时,通常都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如抱怨、恐惧、逃避、焦虑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教师要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让大学生认识、观察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绪,慢慢地接纳自己,并学会与自己和解,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不良情绪,如何帮助大学生化解,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认识负面情绪,给予适当注意力转移。在学业、生活、交友等过程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理会产生不良情绪。这个时候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换位思考,从困惑中解脱出来。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能使自我感到幸福、快乐的事件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精神压力,消解负面情绪对自我的干扰。二是学会不同的情感宣泄方法。面对不良情绪,一味地“压制”往往会越压越严重。不良情绪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宣泄出去。比如在遇到难事时,心理上感到困惑、焦虑,可以找个同伴,以诉说的方式,将内心的纠结说出来。在诉说中,同伴会给予理解和开导,从中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在遇到无法释怀的困惑时,可以选择聆听音乐,投入到音乐的旋律中,暂时忘记困惑的牵绊,让自己的心境得以舒怀。同样,在心理上感到很愁苦,内心有积怨而无法表达时,可以找个僻静的空间,让自己哭出来,大声地哭泣能够很好地释放内心的压力。另外,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在运动中出汗会让紧张、烦躁的心理得以平复。不良情绪的宣泄可以让大学生慢慢冷静下来,以更加勇敢、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生活。三是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自我暗示通常以自我激励的方式来鼓舞自我。遇到挫折、坎坷时,大学生都会感到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一定能行”“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要坚持、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的”等等。用自我安慰、鼓励的方式,为自己加油,帮助自己树立新的希望,让自己能够以积极、乐观、主动的心态来应对一切不如意,保持正能量。

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大学自我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生理上已经成人,但心智上还存在诸多“幼稚”的表现。如做事不能持之以恒,与人交流过于斤斤计较。一遇到困难就会自卑,妄自菲薄;面对前途期望过高,在无法实现理想时,会产生焦虑、烦躁、失望等不良情绪。因此,要指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大学生客观审视自我。大学环境每个人既是观察者,又是模仿者,在相互交流、影响下,学习他人的优秀品格。在遇到难题时,要充满自信,用心努力,寻找朋友、同学、老师的帮助,共同解决。要指导学生做好反思,对比他人的优势,审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在设定目标时要客观、实际,要分阶段、细化小目标。目标不能太高,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要从失败中学会反思,正视自己,寻找差距,再接再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三)完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主题活动,增强大学生优秀品格养成

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最终要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收获美好心灵,感受蓬勃的生命活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高校要通过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乐观心态,强化大学生的性格力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有意义的事,发展自我爱好、兴趣,提升成就感、幸福感,戒掉坏习惯、实现自我超越。一是完善积极情绪教育课程。如学习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认识自我情绪,克服思维与认知中的偏差,端正学习、生活认知,体验愉悦感。二是开展积极情绪心理辅导活动。利用优势测试、优势训练活动去发现大学生的自我优势,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识。引入感恩教育,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会恩泽。引入写感恩日记、感恩沟通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仁爱、包容、勇敢等品质。引入毅力训练活动,毅力的培养从克服困难、克服坏习惯、时间管理、意志力训练中让大学生增强目标意识,体验到坚持的力量,收获坚韧、果断、自律等品格。引入“挑战自我”等实践活动,设定不同的实践目标。细化不同的任务,在完成相应任务后,给予自我肯定,不断增加任务,培养坚强、不服输的优秀品质。

三、结语

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具有长期性、针对性,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拓宽不同的积极心理教育活动。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教育主题活动,从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认识自我,体会成就感。拓宽第二课堂,重视反思改进,重视交流分享,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喻倩,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态培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还是“看掐架”心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